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上海國際電影節:百年緣分新起點

上海國際電影節:百年緣分新起點

時間:2024-10-26 12:47:01

作為國内唯一的A類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經過25年的發展,已成為亞太地區最具規模、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

1895年12月,盧米埃爾兄弟在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咖啡館放映了他們拍攝的電影《火車進站》等短片,标志了電影的誕生。半年之後,《火車進站》等影片就遠渡重洋來到中國上海,人們第一次看到了“西洋戲”。

自此之後的122年,上海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在老一輩電影人的呼籲下,1993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創辦。作為國内唯一的A類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經過25年的發展,已成為亞太地區最具規模、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

前不久剛剛落幕的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為期10天,共展映中外影片492部,放映1621場,觀衆購票數達468178張,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在國際文化交流和融合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報名影片數量井噴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共有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3447部影片報名參賽參展,比2017年的2528部跳躍式地增加了将近千部。

最終,492部中外優秀影片被列入30個不同的主題單元,在上海的45家影院放映,前3天觀影人次即突破17萬。除了剛獲戛納金棕榈大獎的《小偷家族》等一批最新熱門影片,還有謝晉、路易斯·布努埃爾、詹姆斯·卡梅隆等中外電影大師的經典作品。

評委會主席姜文強調上海國際電影節要有自己的标準,“這不是在院線,不是票房評選,要有來這兒評選的意義。”他強調,好的作品需要有原創性,如果沒有原創性,那必須把非原創性的東西做得更好。

獲得金爵獎最佳影片大獎的《再别天堂》,是導演巴特巴雅爾·綽格薩姆的處女作。該片講述了一對遊牧民族夫妻在迎接第一個孩子降臨時發生的故事。“簡單而不簡陋,樸實而具詩意。不論從哪個角度審視,都是部難得的好電影。”該片獲得評委會高度認可,同時成為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閉幕影片。

美國男演員泰伊·謝裡丹憑借《星期五的孩子》中的表現,摘得影帝桂冠。評委會高度評價了他在影片中的表現:“人物演繹真實,把角色被客觀引導的掙紮及主觀認知的堅定分割明确,沉着冷靜地表達人物内心感受是年輕演員中的典範。”

早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尚在初創時,最重要的推動者之一—中國著名導演謝晉即定下了很高的起點:請最好的導演,選最好的電影,辦最好的電影節。他極有遠見地看清,中國的電影節要發揮真正的影響力,需要建立一個能讓全世界優秀電影人交流的專業平台。于是借助自己的人脈資源,力邀日本導演大島渚、波蘭導演紮努西、韓國導演林權澤、中國台灣地區導演李行等國際著名導演為上海電影節助陣。

自創辦以來,擔任過金爵獎評委的導演涵蓋了各個時期活躍的、備受矚目的創作者。評委會主席人選既有丹尼·博伊爾、湯姆·霍伯等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導演,也有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克裡斯蒂安·蒙吉等“戛納金棕榈老男孩”。

25年來,金爵獎也見證了許多電影和電影人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2004年,韓國導演李在容以《醜聞》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獲最佳導演獎;2006年,德國電影《四分鐘》卡着截止時間報名,評委會主席呂克·貝松毫不掩飾其喜愛:“我用四分鐘決定了要把大獎頒給《四分鐘》。”在上海拿到金爵獎後,這部電影回到歐洲開啟“獎項收割”的征途,被公認是德國電影在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最成功的一部。

多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不但讓中國觀衆零時差地看到歐洲重要影展的優秀作品,而且以好萊塢和歐洲影展為代表的西方視角之外,嘗試尋找到自己的立場和獨特價值,發掘展示多元文化色彩的作者和作品,促成世界電影文化乃至文明的交流。

2018年6月20日,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之夜。本屆電影節上,26個沿線國家的電影節機構帶來了26部最新優秀影片,在今年首次創辦的“一帶一路”電影周集中展映。首設“一帶一路”電影周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共收到來自“一帶一路”沿線49個國家1369部電影報名參賽參展的作品,其中154部影片列入金爵獎競賽和展映單元。26個沿線國家的電影節機構帶來了26部最新優秀影片,在今年首次創辦的“一帶一路”電影周集中展映。

電影周以“一個國家、一位電影人、一家電影公司、一部電影、一家媒體”為基礎,舉辦電影展映、高層圓桌峰會、“一帶一路電影之夜”等活動。

從2015年起,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始探索多樣化的合作方式,增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影從業者的交流。2016年,電影節将“一帶一路”設置為國際展映闆塊的常設單元。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邀請了來自匈牙利、希臘、菲律賓、立陶宛、印度等13個國家的電影節和電影機構代表,共同簽訂“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合作備忘錄。

“二戰之前,主要是歐洲電影的影響力巨大;二戰以後,是美國電影逐漸成為主導力量。這幾年,中國電影産生了重要的影響力。如果我們把‘一帶一路’這些有實力、有前途、有潛力的電影帶動起來,我相信會再次改變世界電影格局。”上影集團的董事長任仲倫在電影節上表示。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還成立了“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推動中外電影産業進一步交流與合作。來自“一帶一路”沿線近29個國家的31個電影機構,共同簽署了關于建立“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備忘錄。

“我參加過很多國際電影節,例如印度電影節、上海電影節、伊朗電影節……世界上的電影精彩各異,視角多元,有很多新銳導演嶄露頭角,全新的文化視角湧現,但是這些在西方電影節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體現。從這一角度看,像上海國際電影節這樣的電影節,為發展中的世界形成更清晰的電影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金爵獎主競賽單元評委、土耳其著名導演賽米·卡普拉諾格魯說。

賽米·卡普拉諾格魯表示,上海國際電影節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了交流平台,讓這條路上代表不同的文明、文化和語言的國家相遇、交融。在他看來,不同于柏林和戛納電影節的西方視角,上海電影節是對多元電影觀的有益補充,在未來将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賽米·卡普拉諾格魯非常期待未來與中國電影人的合作,拍攝14世紀土耳其著名畫家穆罕默德·斯亞赫·卡萊姆在絲綢之路行走和交流的故事。

來自意大利國家電影音像和多媒體工業協會國際部總監羅伯托·斯塔貝爾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最好的橋梁,把中國的制作人以及全世界的制作人連接在一起。

來自烏克蘭電影協會的維多利亞女士則表示,中烏聯合制作已經展開,希望烏克蘭的優秀影片可以進入中國展映。

2017年,泰國電影《天才槍手》在中國市場創下了逾2億元的票房紀錄,成為中國電影市場最賣座的泰國電影。泰國電影協會副秘書長班探·通桑認為,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突破了傳統國際電影節較為單一的展評和交易模式,設立“一帶一路”電影周等一系列展映交流活動,為各國影視劇進入中國市場、促進雙方合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和平台。

立足亞洲扶持新人

自2004年起,上海國際電影節增設“亞洲新人獎”評選,作為和金爵獎平行的競賽單元。多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堅持“立足亞洲、關注華語、扶持新人”的定位,發掘亞洲電影新人,見證他們成長、成熟的創作曆程,并構築了階梯式培育孵化體系。

中國中生代重要導演中,甯浩、曹保平、萬瑪才旦等都是從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亞洲新人”單元起步的。在6月22日晚舉行的亞洲新人獎頒獎典禮上,甯浩緻辭,感謝上海國際電影的“知遇之恩”。他的嶄露頭角,正是從十多年前作品《綠草地》獲得亞洲新人獎最受歡迎影片獎開始。

本屆電影節上,無論是來自伊朗的《盛裝舞步》、菲律賓的《菲常嘻哈》,還是中國的《尋狗啟事》,都是新人新作,也是首次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這樣的大型平台上亮相。新秀導演們都将眼光投向了生活中的小人物,并由此折射社會和人性。

由馬來西亞導演郭修篆執導的《光》,入圍本次亞新獎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4個獎項提名。這部影片的靈感,來源于導演與患自閉症的哥哥之間的相處經曆,講述了患自閉症的哥哥與無微不至照顧哥哥的弟弟之間的故事。

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連接年輕導演和投資人最直接的紐帶,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已經開展了12年,先後見證了54部影片落地制作。

2013年入圍項目《春色撩人》,參與了2017年薩德伯裡國際電影節與加拿大新電影展展映;2016年入圍項目《在碼頭》,已入圍2017年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主競賽單元。《鋼的琴》《白日焰火》《十二公民》《師父》等諸多參與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的電影,更是在國際聲譽、票房、口碑方面都大獲成功。

今年“電影項目創投”共收到來自12個國家的399個項目申請,入圍作品題材廣泛,3天來得到業界熱烈反響,共完成710場洽談會議。最終,42個項目從中突圍,其中6個入圍“創投訓練營”,10個入圍“青年電影計劃”,6個入圍“制作中項目”。

上海國際電影節已成為亞洲範圍内最具影響力的電影新人扶植平台之一。通過完善的扶植機制,不少青年電影人已經在這裡完成了從“電影項目創投”到“亞洲新人獎”再到“金爵獎”的階梯式跨越,成長為亞洲電影的中堅力量,并逐步走向世界舞台。評委施南生說:“隻有亞洲電影新人不斷湧現,亞洲電影的未來才有希望。”

2018年6月22日,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頒獎典禮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