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張彥:值得永遠學習的師長

張彥:值得永遠學習的師長

時間:2024-10-26 12:44:31

他目擊了日軍投降儀式,他的目擊報道振奮了全國同胞;他以香港向世界發行的《中國文摘》駐京記者身份采訪開國大典,他的目擊報道震動了全世界,“單就這兩次頭等重大事件的目擊報道,已經足夠使張彥成為新聞界的曆史人物了。”

1、1949年10月1日,張彥在天安門城樓見證開國大典

2、20世紀60年代,張彥下放農村勞動

2018年7月8日,我們敬愛的張彥駕鶴西歸,走完了他96歲的人生。縱覽他的一生,回顧與他幾十年的交往,在他身上值得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他不愧為值得永遠學習的師長。

一生風雲激蕩

張彥的一生,用早年引領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著名作家馬識途老先生的話來說,是風雲激蕩的一生。這句話是對他一生的高度概括。

張彥在提到自己如何走上革命道路時,曾這樣說過:“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足迹,如此漫長而曲折,酸甜苦辣俱全,怎能不遐想萬千!1931年,我9歲,趕上‘九·一八’國恥日,日本鬼子的鐵蹄踏上了我國領土東三省。1937年我初中剛畢業,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于是開始過逃難、跑警報的苦難日子。1941年我上了西南聯大這所當時最簡陋然而又是最優秀的大學,受到思想啟蒙,選擇了與國家民族同命運的人生道路。”從此,他的一生都與中國的對外傳播事業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直到生命的最後幾年,他仍把中國外文局和今日中國雜志社的事業放在心上,繼續出謀劃策,貢獻心智。他這種勇于追求真理、一生初心不改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張彥1945年大學畢業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在湖南芷江現場報道日軍投降,翌年在重慶采訪了當時決定中國命運的國共談判。随後,他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全過程。1949年10月1日,他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報道了劃時代的開國大典。1952年,他随宋慶齡為首的中國代表團,采訪了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1955年,他随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采訪了影響深遠的萬隆會議,并且猶如神助般地躲過了“克什米爾公主号”飛機爆炸的劫難……年輕的他能完成這一項項重大事件的采訪,與其說是所在單位分派的任務,勿甯說是憑着敏銳的新聞敏感,及時捕捉到了這一系列千載難逢的大事件。張彥的這種超能量和超能力,不但讓我們羨慕,更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2012年,時年107歲、與張彥有長達半個世紀交誼的中國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老先生曾這樣說:他目擊了日軍投降儀式,他的目擊報道振奮了全國同胞;他以香港向世界發行的《中國文摘》駐京記者身份采訪開國大典,他的目擊報道震動了全世界。“單就這兩次頭等重大事件的目擊報道,已經足夠使張彥成為新聞界的曆史人物了。”此言極是。與蕭乾、葉君健、段連城、愛潑斯坦、沈蘇儒、楊憲益等前輩一樣,他的名字已經寫在了中國對外傳播的史冊裡。

向世界介紹中國

張彥一輩子走得最長的是一條向世界介紹中國的道路:從重慶談判中在上海創辦的《新華周刊》,解放戰争中在香港創刊的《中國文摘》,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創辦的第一份對外刊物《人民中國》,1957年進入宋慶齡創辦的雜志《中國建設》(現名《今日中國》)主持工作,直到1989年67歲時離休。他說:“中國隻是這個偌大地球村的一員,隻有互相了解和彼此相通,才能共榮共存。這是一項何等偉大的而艱巨的任務!為此獻身的有志之士大有人在。”我們的張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員。相信大家,特别是同他共事過的老同事們,都會有這樣一個印象:他寫的稿件,事實是那樣充分,故事是那樣生動,結構是那樣嚴謹,文字是那樣流暢,段落之間的銜接是那樣自然,前後呼應是那樣緊密,主題是那樣鮮明,道理又是那樣地讓人容易接受。這正是對外傳播的基本功和最重要的要求,他的許多稿件都是對外報道的典範之作。

而他的自傳,也具有這樣一些特點,應視為他一生業績的延續和發展。其中的最大特色,是把自己擺到所處的曆史環境及變化中,寫出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作、所為,寫出了自己如何與人民共呼吸、與祖國同命運,與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事業一起走過。其中沒有虛構和誇張,也沒有回避和掩飾,感受到的是他的理想信念。他奮鬥的一生,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始終如一,昂揚向上,沒有消沉,沒有牢騷。他參與過許多重大曆史事件的采訪,但沒有半句炫耀。所以,周有光老先生才有這樣的評價:張彥是“一位馳騁于驚濤駭浪頂尖的新聞記者”,他的自傳“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傳記,也是一個時代的曆史縮影”。對這種評價,張彥當之無愧。在他的自傳裡,大量涉及到了從他青年時期起到現在的重大曆史事件。他既是這些重大曆史事件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他真實地寫出了大量曆史事實,體現了真實、準确、可信的寫作要求。另外,寫自傳,最難的是如何恰當地裁剪出一生中最能表現自己思想性格特點的材料,寫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主要傾向,給自己一個客觀公正的評述。讀張彥的自傳,看到的不是他90年的流水帳,不是從出生到現在所有的事情都擺在那裡,雖然他也寫了自己的家世、家人,但主要從走上革命道路寫起,書中主要内容,還是他這90年中最重要的幾個關鍵點。這些關鍵點構成了書中一些最重要的篇章。至于對自己的評述,基本上都體現在對這些關鍵點的記述當中,即用事實說明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主要做了哪些事情。其中《用理想與真情譜寫我的人生》一文,則是集中概括。不過,這篇概括性的文章,主要寫的也還是事實。他用這些事實,揭示了自己區别于他人的那些東西。這就是他一生中最為驚心動魄的、讓他自己至為歡喜或至為悲傷的那些關鍵點。正是有了這樣一個特色,才讓張彥得到馬識途老先生的稱譽:“他不僅是中國新聞記者的驕傲,而且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這位老先生還特别指出,所有這一切,并“不見于他謙遜的文筆中,卻含蘊在他所表述的事實和過程中”。從這些事實和過程的追述中,一個中國頂尖新聞記者的鮮活形象躍然紙上。他書中後半部分《懷念故人》的附錄專文,雖無華麗的外表,卻有深刻的内涵,這其中顯示的是他幾十年從事對外宣傳工作的實踐經驗。因此可以說,張彥完全可以與我們所熟知的一些老前輩比肩,同樣是中國對外傳播戰線的巨匠。古人有名言:“寶劍鋒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張彥的對外報道真本事、硬功夫,特别值得業内晚輩們學習。

正是因為有着早年那些超凡的經曆和能力,中國外文局的前身—外文出版社剛剛成立,他就成了其中重要的一員,直至1957年4月,曆任《人民中國》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1957年4月,他調任《中國建設》,當過編輯部主任、分黨組代書記和副總編輯,在宋慶齡領導下主持雜志社的工作。

堅守理想初心不改

天有不測風雲。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張彥先是被扣上了“反黨”的帽子,開除出黨,後又被下放到農村勞動,參加“四清”,拉家帶口去五七幹校接受改造,即使還能完成一些業務工作,也是在“控制使用”的情況下。就這樣,他經曆了21年的艱難歲月,直到1979年才得到平反。但是他在這漫長的日子裡并沒有消沉,更沒有消極,依然保持着自尊,努力在逆境中尋找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想起那些日子,他這樣說過:“我的生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自然擡不起頭來……但是,沒有想到,這卻為我創造了一個大好的機會,讓我學習到應該怎樣去認識客觀世界和社會發展。”比如在“四清”時,他被出乎意料地指定負責一個生産隊的“四清”,他從中受到了極大鼓舞,積極努力工作,不但被評定為學習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還利用機會深入了解農村的實情,并且與一批農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又比如下放五七幹校以後,他們夫婦和兩個孩子住在一個叫上樂村的地方,他回憶道:村民們從來不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們是什麼“壞人”,“而是和他們一樣忠厚勤勞。很快,就和我們結為好朋友了。特别是因為我的本來就是中學校長的老伴,還被當地中學聘請去教書,更受到學生們的熱愛。”在那些日子裡,他沒有垂頭喪氣,而是“将在這裡勞動改造的歲月,看成是讓我們補上一堂大課,可以零距離地了解中國的農民和農村。這一堂大課,對于幫助我們認識中國農村的真實狀況,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是難以估計的。尤其可貴的是,我們與當地的農民親如手足,建立起的深厚友誼一直延續至今,并傳給了我們的下一代。”張彥這種人生态度,達觀、大度、積極、陽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切順其自然,享受人生”,确實永遠值得學習。

張彥獲得平反後,正值中美建交,他成為《人民日報》駐美記者。1983年起任《中國建設》第一副總編輯(總編輯為著名國際友人愛潑斯坦),直到離休。在離休之後的30年裡,他一直沒有閑着,不但繼續為單位的事情操勞,不斷思考着對外傳播事業應如何發展,就此還提出過許多有益的建議。

張彥退休後仍筆耕不辍

與時俱進擁抱互聯網時代

就個人生活而言,張彥真格是活到老學到老。像他這樣的高齡老人,即使還健康地活着,也往往會感到寂寞,但他不。他說:“如今的我,雖然早已離休在家,卻并不感到寂寞。”一是他和弟弟妹妹們經常聚會,他們對他這位大哥關懷備至,還有單位的老幹部工作部門對他時時關心。自己的生活和周圍社區與時俱進地更新,讓他切身體會到了改革開放給國家帶來的巨變。這讓他精神愉悅,何來寂寞?當然,這是很多老年人都有的感受。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他自己這樣說:“我之所以能不感到寂寞,還應該感謝高科技的互聯網。我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上網。頃刻之間,整個世界就奔來眼底。我與國内外友人之間的熱線,立刻暢通,往往已經有幾十封信等我去拆。有的是轉發來最新的天下大事,有的是問寒問暖的感情交流,讓我立刻感到暖乎乎的……我也是一個互聯網的受益者,它既能讓我與天下大事不脫節,又能幫助我保持思維敏捷,不至于得老年癡呆症。”到了耄耋之年,還能不斷地與社會一起進步,時時關注着天下大事,高興地學習和掌握新事物和新知識,張彥的這種人生态度,特别值得年長的人們學習。

張彥曾經說:“進入老年以來,因為沒有什麼外來的任務壓在身上,所以就有時間去感悟自己的人生。有一年,我去訪問我所敬佩的周恩來總理在紹興的故居,看到他用以自勉的格言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兩句話,從此也成我前進的方向标。”他認為,到了這種境界,思想自然會更加自由,會自覺地助人為樂。于是,他也像許多網友那樣,天天把有益的信息,特别是有利于人們增進健康和修養的珍貴資料,及時轉發給好友。他說:“事情雖小,也算是助人為樂,心裡也感到一點安慰。”其實,在他的一生中,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當中,他都會心地善良地處處為他人着想。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幫助了别人,從來不挂在嘴上,不會告訴被他幫助的人,更不會以此求什麼回報。這種助人為樂的高尚情操,印證的是“讓人快樂,自己快樂”的真谛,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風雨曆程情義無價

張彥是一位十分重情的人。他說:“回顧我的人生曆程,是在風風雨雨中度過的,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是,光輝的理想始終向我召喚,灼熱的‘情’字始終溫暖着我的心。”關于理想,前面已經提到,關于“情”字,自傳中寫了他的父母,寫了他的伴侶、他的子女和孫輩,無不貫穿着一個“情”字。特别是那篇《我的小裴,我們的小裴》,寫了他與夫人的忠貞愛情,讓人感動不已。書中還寫到了他走向革命的引路人,他幾十位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甚至還有他在農村勞動時結識的農民兄弟,都表現出他的親情、友情,他的愛國、愛黨、愛民之情。特别是寫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更是充滿了深情。還有與他保持幾十年純潔友誼的美國朋友,這是國際友情。張彥一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朋友?為什麼張彥與“三教九流衆多好友”(張彥書中語)能保持幾十年的友情?這是因為他重情,他時刻把親人和朋友裝在心裡。試想,當年到農村勞動或接受改造的人,何止成千上萬,我們周圍就有不少人,但是像張彥這樣,事隔多年後還與老伴和兒子相攜專門去看望那些農民朋友并受到他們真誠歡迎的,又有幾人?正是這一個“情”字,成為張彥傳記寫作中的一條主線,也正是以“情”這條主線串起了那麼多的故事,張彥的自傳才有了感人的力量。重情重義、真誠實在,張彥值得我們學習。

這樣一位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師長走了。他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敬業精神、做人态度甚至寫作技巧,都值得我們去細細領會,認真學習。

繼承他一生追求的理想,為他未竟的事業而努力,自然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回顧我的人生曆程,是在風風雨雨中度過的,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是,光輝的理想始終向我召喚,灼熱的‘情’字始終溫暖着我的心。“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