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消費金融成本走高增速堪憂 融資需求迫在眉睫

消費金融成本走高增速堪憂 融資需求迫在眉睫

時間:2024-10-28 04:16:30

繼2017年業績大爆發之後,在監管與資金成本的雙重壓力之下,運行穩健成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主基調

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的段子引起不少關注:“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那些有車有房有娃的。”年輕人真的敢随便辭職嗎?

事實可能并非如此。在消費金融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與環節中,明目繁多的消費貸近年來呈現井噴式增長,融360最新信貸消費調查顯示,90後已經稱霸了消費貸款用戶群的半壁江山,占比高達49%。

截止8月23日,已有兩家消費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浮出水面。中國聯通半年報顯示,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4億元,同比增長83.13%,淨利潤6.04億元,同比增長11.6%;重慶銀行半年報顯示,馬上消費金融營收41.07億元,同比增長224%,淨利潤3.66億元,同比增長181%。如預期所料,消費金融公司一如既往增長,不過兩家淨利潤增速較2017年底的同比350%、886%的增長速度相比,已經不可同日可語。

年輕人分期消費需求旺盛,但是消費金融公司淨利潤增幅卻不及去年,原因為何?

“穩健是今年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共識,今年如果盲目追求規模,不注重資産質量的話一定會吃大虧的,我們情願增長得慢一點。”某消費金融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當前非持牌類消費金融平台的暴雷也給行業敲醒了警鐘。

絕大多數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還未公布上半年業績,《投資者報》向多家消費金融公司采訪獲悉,和招聯消費金融類似,今年上半年行業仍然保持增長,但增速或将回落。

深入挖掘消費場景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其中提出要支持鼓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監管層明确鼓勵的态度被市場解讀為利好消費金融行業。

招聯消費金融方面介紹,在保持線上獲客優勢的同時,還獲得了股東方中國聯通的支持,其業務在聯通“手機營業廳”、APP、各線下聯通營業廳均能快速體驗,當前已覆蓋全國29個省市總計近兩萬家的線下營業廳,為消費者提供購買智能手機及充值消費體驗。

中郵消費金融主管業務的副總經理李乃欽則告訴《投資者報》記者,2017年及今年上半年,中郵消費金融積極開拓消費場景,加強産品推廣力度,深化拓展電商業務,不斷助力業務發展。同時加強與郵政郵儲的線下合作,持續深化與BATJ(百度、阿裡巴巴、騰訊、京東)等頭部企業的合作廣度與深度,成為整個互聯網産品鍊條中的重要一環。今年上半年,公司上線了新一代移動購物應用“郵你購”商城。

融360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消費金融場景應用日益廣泛,目前以創業貸、醫療分期為主,此外教育、裝修、旅遊、租房、結婚、月子中心、育兒、農業、美容等消費分期場景需求也日益增多。

資金成本增加

而對于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來講,消費需求增加卻未必能夠繼續保持較高的淨利潤增速。一方面是監管約束嚴格;另一方面資金成本也在逐漸走高。

以剛剛披露業績的招聯為例,其今年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潤的增長幅度存在一定的“剪刀差”,營收增幅高達八成之多,但是淨利潤增幅僅11%。

對此,招聯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當前行業面臨着企業發展戰略、社會生态變遷、金融監管約束、政府反壟斷等因素的影響,利潤增速放緩幾乎是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消費金融本身屬于資金消耗型業務,近年來行業激烈競争導緻共債風險凸顯,客戶不良率和流失率提升,自有渠道和通過合作方獲客成本也在不斷提升;受市場和監管環境影響,資金來源壓力加大,資金成本不斷上升。

此外,上述負責人認為,在監管引領下,消費金融業務還需要堅持普惠金融原則,意味着利率不能大幅提高,在資金成本上升之下,直接影響消費金融公司的利潤率。

《投資者報》記者從一位業内人士方面了解到,當前借款人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借貸平均年化利率在24%左右,這比一般信用卡透支18%的年化利率要高,消費金融資金成本較高是主要原因,當前銀行借款的資金成本年化利率最高要7%,股東存款也是需要回報的,相對便宜的融資是同業拆借與發行ABS(資産支持證券)。

此外,監管對消費金融違規趨嚴的态度也是持牌機構增長放緩的重要原因。今年年中以來,網貸平台持續出現風險讓消費金融行業風聲鶴唳。

融360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有近三成用戶以貸養貸,存在5.44%借款人資不抵債,即每20人中,就有1人每月需要償還的貸款比實際到手月收入還要多。這對于消費金融公司來講,這部分是高風險人群。

李乃欽告訴記者,部分P2P平台“爆雷”事件對整個行業發展也起到了一個警示作用,也為消費金融機構敲響了警鐘。在任何時候信息安全、風控完善、合規經營都是消費金融機構生存的立足之本。

融資需求迫在眉睫

因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不得吸收存款。一直以來,資本金是困擾消費金融公司做大的桎梏。某消費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透露,已有公司貸款餘額不多,資本充足率觸及監管紅線,融資需求迫在眉睫。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已有捷信消費金融、華融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等多家持牌機構進行了增資。

此外,中郵消費金融在今年7月,公司境内首單人民币銀團貸款成功募集并完成全額提款,貸款總額高達5.2億元。記者了解到,招聯消費金融融資方式更加多樣化,去年年末,其斬獲了國内消費金融公司首筆外資銀行銀團貸款,母公司招商銀行在今年7月給予的230億元的同業授信,并且該公司已獲準進入銀行間同業場景市場,獲得多家銀行同業借款。

《投資者報》獨家獲悉,盡管受到監管新規及市場風險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消費金融行業ABS發行規模不足去年三成,但是當前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已經開始或者即将籌備ABS補充資本。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