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壩上村:紅色旅遊助力井岡山脫貧的樣本

壩上村:紅色旅遊助力井岡山脫貧的樣本

時間:2024-10-26 12:29:55

在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看來,“率先脫貧摘帽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标,讓井岡老區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才是我們的奮鬥目标。”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90年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成功創建,中國革命的星火,從井岡山開始燎原全國。這片紅土聖地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016年2月,農曆小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井岡山親切看望慰問井岡山人民。他殷殷囑托,在全面小康的進程中,決不讓一個貧困群衆掉隊,井岡山要在脫貧攻堅中作示範、帶好頭,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2017年2月,井岡山通過發展紅色旅遊等綜合扶貧政策,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初的13.8%降至2017年的0.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606元人民币。

在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看來,“率先脫貧摘帽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标,讓井岡老區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才是我們的奮鬥目标。”

而昔日的貧困村—茅坪鄉壩上村,則成為井岡山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實寫照。

一堂課帶富一村人

壩上村地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茅坪,位于毛澤東曾居住和辦公的八角樓往東6公裡處。村裡有步雲山紅軍練兵場、紅四軍軍部等革命舊址、井岡英才—袁文才烈士墓,因而壩上村又被稱為“紅軍村”。

2016年,壩上村依托這些紅色資源,推行旅遊扶貧,以被評為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契機,投入500多萬元人民币開發了“紅軍的一天”紅色培訓體驗項目,為遊客提供急行軍、制作紅軍餐、入戶調查、聽紅軍故事等主題活動。每年體驗“紅軍的一天”的遊客達到4萬餘人。

在壩上村,一批批身穿紅軍服、頭戴紅軍帽、肩挎紅軍槍的青少年奪人眼簾。來自全國各地的人齊聚壩上村,隻為體驗“紅軍的一天”。“實踐、學習、考察,一天下來非常充實,”壩上村的“一課”給了河北保定學院學生嶽桂永很好的暑期體驗。

“紅軍的一天”開課後,一年比一年多的人群背後,是村民日漸改善的生活條件。

村民吳雲月早年丈夫因病去世,獨自撫養一雙兒女,生活一直過得很艱辛。在2013年之前,吳雲月隻是靠種植8畝水稻、養豬和打零工維持基本生活。2013年,吳雲月參加了村裡的“紅軍餐”旅遊接待活動,當年就有了3000多元的收入。到2016年,吳雲月家共接待遊客1000多人次,純收入達1.5萬元,“再加上我有時也在村裡工地上幹點小工,兒子外出務工可以賺的2萬元,一年下來,家裡的收入将近4萬元。”吳雲月喜滋滋地說。

“2017年,村裡50餘戶參與接待的農戶戶均增收2萬餘元。”挂點壩上村的茅坪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劉衛東說,光這“一課”就讓村裡的貧困戶脫了貧,真是“一堂課帶富了一村人”!

講紅軍故事、做紅軍餐……“一堂課帶富了一個村”,紅色教育體驗為全村村民探出了一條緻富路。

研學基地再添新客源

每年的7月,鄧柱香一家顯得尤為忙碌。旅遊旺季,為遊客提供一頓地道的農家菜是鄧柱香每天的必修課。正在自家廚房忙活着的鄧柱香,一邊在土竈上蒸着飯菜,另一邊炒着剛從後院摘下來的時蔬。每人33元的用餐标準,遊客樂得實惠。一桌10人左右,剔除相應成本,一桌飯能給鄧柱香家帶來180元的純收益,這讓她樂不可支。不過,今年的暑假已經不再隻是遊客體驗“紅軍的一天”的高峰。自從5月開始,村裡一座廢棄的小學被改造成紅色研學基地,壩上村又多了一些來夏令營拓展訓練的孩子們。壩上村風景“一張床一間的房30元,兩張床一間的房50元,帶空調的80元。”7月初,鄧柱香家接待了14名夏令營的小學生,幾天住下來,又給她增加了一兩千元的收入。

“壩上村不久要與南昌天閣教育集團簽訂合作協議,以研學基地為基礎帶動夏令營、拓展訓練。屆時壩上村每天可以多接待200位學員住宿。”一次性投入能帶來持續可觀的收入,壩上村書記李國峰正在給村民做着工作,他希望村民們像鄧柱香家一樣,把農房改造成民宿成為基地學員的住宿點。這意味着壩上将有更旺的人氣,農戶也有了新增的緻富渠道。

據李國峰書記介紹,“按照村集體經濟與村民收入同步發展,農戶庭院建設與鄉村建設同步進行,鄉風文明與社會文明同步建設的要求,今年以來,壩上村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民宿發展風生水起,環境整治持續加大,文明宣傳教育持續加強,村集體收入持續增加。我們要将壩上村的紅色、綠色資源充分轉化為鄉村旅遊、紅色體驗的發展優勢。”今年壩上村進一步整治村莊環境,并評選出最美庭院示範戶,鄧柱香家就名列其中。不僅如此,村規民約“三字經”、文明辦酒新風尚等宣傳标語上牆,成為新時代壩上村的文明遵從。而且,今年僅光伏發電一項就可給村集體經濟帶來8萬元收入。

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井岡山,以其輝煌燦爛的革命曆史,鍛造出了井岡山精神,它是全國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大課堂、大基地。

今年61歲的李祖芳,是紅軍烈士李筱甫之孫,21歲時當生産隊長,1987年入黨後任村黨支書記。李祖芳講紅色故事聲情并茂,不時唱起紅軍歌,成了井岡山紅色培訓基地最受歡迎的老師。他認真地對學員們說,“我們不要忘記今天的生活是怎麼來的,要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擔架要這樣做……”參與“紅軍的一天”體驗的學生向李祖芳求助,他拿過竹杠、麻繩熟練地演示着擔架的做法。對李祖芳來說,讓年輕人體驗紅軍當年的生活,是作為紅軍後人的義務和責任。如今,他并不局限于在壩上授課,他要讓紅色故事、井岡山精神傳出大山。而事實上,李祖芳已經将故事帶到全國各地。2017年11月他就曾到華南師大傳播紅色基因,今年李祖芳被聘為首都師範大學研究生部社會實踐老師。

“聽過我講課的人又邀請我出去講課,現在聽過我講紅軍故事的人非常多。”李祖芳說。為了講課,他經常顧不上吃午飯,曾經有一天光跟人拍照合影就有180多次。

在此之前的李祖芳,靠外出務工、種地等維持1個月1000多塊錢的收入,自從2016年參加了全村脫貧攻堅項目後,收入逐年增多。“今年收入大概能達到5萬元,去年就賺了3萬元。”李祖芳滿意地說。

在扶貧攻堅行動之初,壩上村有貧困戶36戶92人,根據貧困程度分為紅卡戶和藍卡戶,而在2017年全村僅剩一戶貧困戶。

曾任壩上村黨支部書記的李大伯說,現在和5年之前比變化确實很大,五六歲的小孩都能自覺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裡,會說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人的素質也提高了。

未來,壩上村人的生活會更加紅火。因為,茅坪鄉正按照“全域旅遊、全民創業、全鄉美麗、全面小康”的發展思路,以建設最美紅色小鎮為目标,重點打造“一帶一區一園”。壩上村的紅色培訓體驗區已經列在規劃之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