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量子通信:學術研究引領産業發展

量子通信:學術研究引領産業發展

時間:2024-10-26 02:27:25

在全球量子信息技術競賽中,中國起步并非最早,但是起點高,進展快,在應用領域的多個方面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副總設計師周依林(左三)與工作人員在量子衛星旁忙碌量子信息技術是當今國際前沿科學,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3個子領域。近年來,量子信息已經成為大國競逐的科技和産業制高點之一,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制定了本國或本地區的量子信息技術發展戰略和路線圖。

在全球量子信息技術競賽中,中國起步并非最早,但是起點高,進展快,在應用領域的多個方面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從首次成功實現量子态隐形傳送以及糾纏态交換,首次實現安全通信距離超過100公裡的光纖量子密鑰分發,到建成國際上首個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中國科學家逐步跻身于國際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行列。特别是在城域量子通信技術方面,基于量子密鑰分發的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已經從實驗室演示走向産業化,在城市裡,通過光纖建構的城域量子網絡通信已經開始實際應用,中國量子通信方面處于國際領先的地位。

2016年,量子通信産業化元年

科學家們發現,在微觀世界裡,有共同來源的兩個量子之間存在着“糾纏”關系,無論兩者相距多遠,隻要其中一個量子狀态發生變化,另一個量子就會立即“感應”,并做出相應變化。量子通信就是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

量子通信具有高效率和絕對安全的特點:一旦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劫持,發送方和接收方就會立刻知道,而信息劫持者也不能得到信息全貌,從而确保了信息的絕對安全。正是因為量子通信具有傳統通信方式所不具備的絕對安全特性,其在國家安全、金融信息等安全領域有着重大的應用價值和前景。

2016年是中國量子信息産業化發展的重要節點,中國在量子通信産業化方面不斷突破,已經初步形成從量子通信核心器件生産,到量子通信設備制造,再到中下遊的量子通信傳輸網絡建設和量子通信網絡運營與應用的産業鍊。可以說,2016年稱得上是中國量子産業化元年。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号”發射成功,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在衛星和地面之間進行量子通信實驗的國家。10月18日,全長260公裡的全球第一條量子通信商用幹線“滬杭幹線”(浙江段)宣布開通,一些政府部門和地方銀行機構已經投入使用。之後不久,途經北京至上海多個城市,主要承載重要信息保密傳輸的的量子通信保密幹線“京滬幹線”也全線貫通,已有國有商業銀行開始使用京滬幹線傳遞備份。這些項目的相繼開通,标志着量子技術已經從實驗室開始走向市場,也表明中國的量子應用領域正走在世界的前端。

科學源自最初的好奇

其實,從量子概念誕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争論,直到今天,學界的争論還未平息。但這些争論絲毫也不影響量子世界向人類所展現的無窮科學魅力。近年來,中國科學界的一批科學家堅信量子世界的奇異性,長期緻力于量子糾纏、量子通信、量子加密、量子計算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取得了世所公認的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在大學時期就開始對量子疊加态問題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告訴媒體,當時怎麼也想不明白怎麼會有量子疊加态呢?這個問題糾纏着他,甚至無法好好聽别的課。就是從那個時候起,為了搞明白量子疊加态的問題,潘建偉開始學習量子力學。1999年,潘建偉在導師的領導下,和實驗室的同事們完成了國際首次實現光子的量子隐形傳态的實驗,并将實驗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上,被認為是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那年潘建偉29歲。

2001年,回國後的潘建偉負責組建了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實驗室,使國内幾乎“零基礎”的量子信息實驗研究得以快速起步,在短短的幾年内,便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五光子糾纏和終端開放的量子隐形傳态。他說:“過去,我們在科研領域常常扮演追随者和模仿者的角色,研究方向的選定、科研項目的設立都先要看看國際上有沒有人做過。量子信息是一個全新的學科,我們必須學會和習慣做領跑者和引領者。”

潘建偉的團隊被人叫作“夢之隊”,成員都是中國最頂尖的物理學家。團隊每年都有重大進展。2004年,利用五光子糾纏,團隊首次實現了終端開放的、多接收用戶的量子隐形傳态;2006年,利用六光子糾纏,團隊首次實現了兩粒子複合系統的量子隐形傳态;2015年首次實現了多個自由度的量子隐形傳态,2016年底更是首次成功實現了十光子糾纏。

與此同時,團隊于2007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安全通信距離超過100公裡的光纖量子密鑰分發,2008年實現了國際上首個全通型量子通信網絡。2010年,世界首個量子政務網在蕪湖試運行,2012年建成首個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2016年發射首顆量子實驗通信衛星,并實現京滬廣域量子保密通信。

構建天地一體化連通

量子通信的産業化也在中國科學家的全力推動下得到快速發展。

蕪湖、濟南、合肥、杭州、武漢等多個城市建設完成了規模化量子通信城域網,一些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率先嘗試到量子加密通信,實現語音電話、傳真文本通信和文件傳輸等量子保密傳輸業務。而已經開通的“京滬幹線”将連接各地城域接入網絡,打造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建成大尺度量子通信技術驗證、應用研究和應用示範平台。

一些大型商業銀行和電信企業,不僅參與到量子通信産業項目,而且還享受到量子通信帶來的安全性。如中國工商銀行不僅成功應用量子通信技術實現了工行北京分行電子檔案信息在同城間的加密傳輸,還實現了上海數據中心處理的業務,通過量子通信通道傳輸到北京數據中心做異地備份。

量子通信和量子科技的巨大潛能還吸引了衆多資本,成為2016年最吸金的行業之一。“京滬幹線”的承建商,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6年6月正式挂牌新三闆,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量子通信第一股”。

已經正式交付使用的“墨子号”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将實現高速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星地量子糾纏分發和千公裡級的空地量子隐形傳輸,在未來兩年的在軌運行裡,将會配合五個地面台站,在太空與地面之間開展遠距離量子通信的實驗研究。墨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軍事家和教育家,他是第一個通過小孔成像實驗證明光是沿着直線傳播的,并且提出粒子概念和牛頓慣性定律的雛形。“我們想用名字提醒大家,中國人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學。從前有、現在有,将來會有更多。”潘建偉告訴記者。

未來,一個由幾十顆量子衛星組成的“璀璨星群”,将與地面量子通信幹線“攜手”,支撐起“天地一體”的量子通信網,最終建立覆蓋全國甚至全球的廣域量子保密通訊網絡,讓量子通信能夠走進千家萬戶。

“屆時,每個人的家裡、手機上或許都會有一個量子加密芯片,銀行轉款、電子賬戶等涉密操作,都不用擔心被盜用或者被攻擊。”潘建偉對此滿懷信心。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