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阜平鄉村脫貧記

阜平鄉村脫貧記

時間:2024-10-26 12:22:53

阜平縣全面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創新扶貧模式,堅持脫貧攻堅與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

綠水青山環繞的樓房村

河北省阜平縣位于太行山深處,是國家級貧困縣,抗戰時期曾是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這個全山區縣的真實寫照。像中國很多貧困地區一樣,多年來基礎設施弱、産業水平低等因素制約了阜平的發展。

為了解老區的貧困狀态和實際情況,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阜平的貧困山村進行考察,這個革命老區再次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之後的5年間,阜平縣全面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創新扶貧模式,堅持脫貧攻堅與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2014年年初的10.81萬人降至2.6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54.4%降至13.8%。“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阜平時的期望,經過努力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駱駝灣裡話小康

2012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考察,令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名聲大噪。

“以前村民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現在駱駝灣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還是鄉親們的思想。牢記總書記的囑托,駱駝灣村全民勞動,勤勞緻富,2017年年底徹底脫貧了!”龍泉關副鎮長曹建平告訴記者。

扶貧先扶志。在駱駝灣村,記者感受最大的是村民們的精氣神十足,走在路邊,不時看見有七八十歲的老人仍在種花種樹。“小康是幹出來的,勞動最光榮,脫貧最光榮!老伴身體不好,以前我沒法出去打工,僅靠種地為生,一年才3000元。現在國家的扶貧政策這麼好,我也要抓住機遇啊。”今年71歲的孫振澤養了200隻雞、40頭豬,還在政府的補貼下,蓋起了兩層的樓房,準備開農家樂。“人要講良心,要感恩,不能總靠别人救濟,長遠還要靠自己,年齡大了不要怕,隻要身體還允許,也要幹力所能及的活,這對自己的身體也是一種鍛煉。”孫振澤說。

在駱駝灣村的互助幸福院裡,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在這裡安享晚年。90歲的李桂蘭兒孫都在外打工,她對村裡的安排非常滿意,住在幸福院裡,可以和其他老人互相陪伴,一日三餐不用發愁,衣服也有人來清洗,醫療也能全部報銷,在幸福院一年的費用僅1500元。

精準扶貧還需防止返貧,駱駝灣村書記顧瑞利告訴記者,為了鞏固扶貧成果,村裡正在發展林果業、食用菌種植和養殖業,還将依托遼道背、百草坨等自然資源優勢,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招商開發藏糧溝,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走出一條緻富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曾經阻礙我們發展的大山,隻要科學利用,終究會成為金山銀山。”對于駱駝灣未來的發展,顧瑞利滿懷信心。朱國利(右)、李建偉(中)、李五軍(左)投資30餘萬元辦起了養豬場。對于未來的發展,三人充滿希望

樓房村民搬新居

樓房村是名副其實的“樓房”村,一棟棟整齊的樓房被綠水青山環繞,村民們生活悠然自得。這是一個由9個自然村組成的行政村,全村228戶662人,長期以來群衆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産生活困難,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難。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是村民們幾輩子的夢想!

樓房村黨支部書記李喜紅介紹,2015年5月樓房村啟動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按照人均建設面積25平方米的标準,新建居民樓9棟,在村民置換房屋過程中,對于原有房屋評估價格低于所選購房屋價格的住戶,政府全額予以補貼,确保每戶村民都能住得上新樓房。目前已經集中安置141戶446人,配套建設供暖、供氣、供水、污水處理、路燈和學校、幼兒園、村民活動中心、幸福院、衛生室等基礎服務設施。“住得好還要住得穩,村裡正積極發展林果業、養殖業等,解決村民就業問題。”李喜紅說。

“這房子可不比城裡的差!我用舊房置換了106平米的新房,拎包入住,不僅沒掏錢,還獲得了4萬多元補貼。”忙碌了一天的村民朱國利回到家中,看着舒适的新居,心滿意足。他對記者說,“以前在縣城裡送水,一年到頭顧不上家,沒有休息日。現在我們村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我也抓住機遇回鄉創業搞養殖。”朱國利回鄉後,與李建偉、李五軍投資30餘萬元一起辦起了養豬場,他們計劃再申請政府貼息貸款,擴大生産。對于未來的發展,三人充滿了希望。

顧家台村産業興

走進顧家台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現代化的香菇大棚。食用菌種植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阜平縣把食用菌作為脫貧支柱産業,制定了“一核、四帶、百園覆蓋”産業總體規劃,以嘉鑫種植有限公司作為龍頭企業,在天生橋鎮南栗園鋪村、龍王廟村規劃建設了核心園區,輻射帶動龍泉關鎮駱駝灣、顧家台兩個分園區,并按照“政府+銀行+企業+基地+農戶+保險”的“六位一體”模式,大力發展香菇種植産業。顧家台村也成立了祥台食用菌合作社,種植食用菌大棚共48個,占地120畝,其中貧困戶有9戶。

51歲的馬秀英是村裡的女強人,帶頭承包了兩個大棚,每當看到長出的香菇,她就仿佛看到了希望。馬秀英告訴記者,“承包兩個大棚一年的利潤有兩萬多元,銷路是不用發愁的,由廠家來收購,價格會受到市場的影響。”

除了食用菌産業,顧家台還發展手工業,引進白溝九歌皮具有限公司開辦箱包加工廠,吸收婦女就近就業。村民李豔紅曾經在北京打工12年,無法照顧家人,如今,她做箱包加工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還能照顧孩子和老人。“女兒在龍泉關鎮的學校上小學,午餐是免費的,我隻管孩子的早餐和晚餐,工作家庭兩不誤,在家門口就把錢賺了,和外出打工比起來還是劃算呢!”李豔紅說。

顧家台村香菇大棚大道荒山變金山

在大道村,曾經的荒山秃嶺變成了一望無際的梯田,栽種着高山蘋果、玉露香梨等果樹,村民們正在為果樹剪枝。

阜平發展基礎差、底子薄,脫貧緻富建小康難度大、任務重,同時也具有縣域面積廣闊,生态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大的優勢。2013年,阜平被确定為“燕山-太行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在國土資源部的政策支持下,阜平縣把推進荒山整治開發作為加快脫貧緻富的戰略突破口。計劃利用3-5年的時間,采取“政府統籌主導+村級組織推動+農戶入股參與+企業開發經營”的山區綜合開發模式,對25度以下的未利用地進行開發整治,完成後預計新增耕地20萬畝,相當于在耕地面積上再造一個阜平。項目區人均增加3畝地,通過發展高效農業,可保障全縣近1/3人口脫貧緻富建小康。截至目前,全縣已立項規模13萬餘畝,設計新增約8.8萬畝,其中已完成驗收27980畝,另有48個項目正在緊張施工,32個村的立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大道村的村民以土地入股,參與開發經營,真正變成了“三金農民”,實現租金收入、股金收入、薪金收入“三金合一”。村民顧秀祈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他的4.8畝土地全部流轉給河北乾元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每年租金約4000元,再為荒山整治工程開拖拉機耕地,每天100元。由于妻子腦梗複發住院治療,顧秀祈誤工了一段時間,他說,“今年老伴住院18天,兩萬元的費用全都報銷了,生活壓力也不大。現在隻要能幹,都會有錢賺。”大道村的農民在“三金”中走上了緻富路。

阜平人深切感受到大山深處扶貧脫貧的艱巨,盡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經過努力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面對12個深度貧困村,聚焦堅中之堅,下足精準扶貧的“繡花”功夫,任重道遠。

魏博中國網記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