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以文化的名義

以文化的名義

時間:2024-10-26 02:34:56

在中國傳統中,對于文化的尊崇由來已久,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有時候,文化卻被綁架,人們會以文化的名義戕害文化。

日前,茅盾手稿侵權案在南京市六合區法院開庭審理。因為拍賣公司天價拍出茅盾手稿涉嫌侵犯相關著作權,茅盾的孫子、孫女等三名親屬作為原告起訴拍賣公司。涉嫌侵權的這些手稿是茅盾先生1958年寫下的一篇評論文章,按理說應該保存在發表文章的雜志社,但卻不知怎麼流落到個人手中,并經層層轉賣走進拍賣行,最終以1207.5萬元的高價拍出。近年來,關于文人手稿侵權案或拍出高價的拍賣層出不窮,但卻讓人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

按理來說,文人手稿炙手可熱,拍出高價,可以說是出于對文人的尊重,對文化價值的認可。但這種所謂的“尊重”卻是未得到權利所有人認可的交易行為,說白了隻是把文化當成賺錢的工具,并不是真正尊重文化價值的行為。

與此同時還有一條消息令人關注。前不久舉行的“紐約亞洲藝術周”上,佳士得推出來自日本藤田美術館的中國古代藝術稀世珍藏,其中六卷《石渠寶笈》著錄的南宋陳容《六龍圖》等古畫以及四件罕見商周青銅重器,拍賣總成交約8.77億元人民币。這些文物均是在晚清與民國時期流散海外,如今買下這些寶貝的則多是中國買家。

近些年回購海外文物,在日漸強大富裕的中國已經成為一種風潮,就像前些年陸續被贖回的圓明園牛首、虎首等文物。散失海外的瓷器、古畫、青銅器代表着中國文化藝術水準曾經達到的高峰,但當年卻正是因為它的文化價值被擄掠至海外,如今又大搖大擺地走進拍賣行,面向富裕的中國拍賣,以天文數字般的高價,對中國财富進行再一次劫掠。

看到歐美等地的博物館你就會明白,因為當年的戰争、動蕩流失海外文物數量巨大,即使以舉國之力也未必能夠将所有文物贖回。那又何必浪費巨額的金錢去贖回屈指可數的幾件?不如就讓這些在海外流失的中國寶貝當做一種坐标,讓中國人隻能去國外的博物館欣賞,讓更多的人銘記這些寶貝為何散佚海外,永遠記住那段挨打的曆史。而那些用來贖回文物的資金,不如投入到更加有用的渠道,讓中華民族可以更為強健,可以走得更遠。活的人畢竟比死的寶貝更珍貴。

以文化的名義,行毀文化之實,在網絡時代更是一條容易出錯的捷徑。

比如網絡文學平台似乎是在張揚文學,可是看看他們的規則就明白它與文學的真意相去甚遠。網絡文學中流行的總裁文、穿越文、玄幻文都有一番自己的套路,不同的作品之間有時候差的隻是人名、地名。更為反文學的是,它要求作者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保持每日更新的頻率,許多寫手稱這種寫作為碼字,俨然成了疲于奔命的搬運工。因為是按字算錢,為了多賺錢,網絡文學總是“水汪汪”的,動辄就能寫到上百萬字。在傳統文學界這樣的字數已堪稱巨著,在大多數網絡作品中不過是套路的重複。

強大的網絡渠道中即便是注水套路的網絡文學,憑借着廉價便捷的刺激也能籠絡不少粉絲,并衍生出各種IP劇、網劇,将危害蔓延至影視圈,打亂影視劇的生态平衡。拜時代所賜,網絡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便捷的生産通道、傳播渠道,但如今看來,更多的是以文化的名義傾銷缺乏文化含量的文化次品。當我們越來越依賴網絡時,這種文化次品對我們的影響就越大。

文化的本意是為啟迪心智,但當它隻是成為某種行業的招牌和幌子、當成生意來做就一定會跑偏。面對金錢在當下的強勢誘惑,文化或許顯得無力,隻能企望今天文化行業的從業者能有更長遠的目光和胸懷。“風物長宜放眼量”,從更長的曆史階段來看文化的力量要比金錢更持久長遠,對人類的影響更深刻。

以文化的名義,行毀文化之實,在網絡時代更是一條容易出錯的捷徑。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