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G20 杭州峰會 :國際輿論的關切與期待

G20 杭州峰會 :國際輿論的關切與期待

時間:2024-10-25 10:56:14

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将在杭州舉行,主題确定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為當今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G20的國際輿論關注度始終保持高位,已經超過原有平台——七國集團(G7)。國際輿論對中國舉辦G20峰會寄予厚望,期待中國方案發揮關鍵作用,引領全球經濟複蘇。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正在着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外界寄望中國能夠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和“穩定器”。

王洪波李占英/文

舉世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将在杭州舉行。圖為航拍杭州西湖文化廣場附近的京杭大運河夜景。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G20)[1]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将在杭州舉行,主題确定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這是中國首次舉辦G20峰會,也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國務委員楊潔篪表示,G20杭州峰會有利于中國同世界一道勾畫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新願景,開辟世界經濟增長的新格局。因此,在當前世界經濟仍在深度調整之中、全球經濟治理面臨諸多難題的背景下,國際輿論對中國成功舉辦G20峰會為世界經濟複蘇找到良方、推動G20轉型與改革充滿期待。

曆屆G20峰會國際輿論主要特點

一、關注度總體呈上升趨勢,明顯超過G7峰會

作為當今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G20的國際輿論關注度始終保持高位,已經超過原有平台——七國集團(G7)。通過對G20和G7(G8)最近十屆峰會的英文報道量進行比較可見,有關前者的外媒報道量明顯高于後者(見圖1)。[2]

這與G20在全球經濟治理中愈發重要的作用相一緻。除2008年第一屆華盛頓峰會以外,其他九屆G20峰會的報道量均在3000篇以上,且總體呈現上升趨勢。2009年第二屆倫敦峰會的報道量達到峰值7557篇,這與當時與會各方共同商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備受關注有關。

二、對中國保持高關注度,僅次于美國

作為主要成員之一,中國一直積極參與G20的活動,受到國際輿論的密切關注。縱觀前十屆峰會,在全球六大經濟體中,中國的受關注度僅次于第一大經濟體美國,高于其他主要經濟體(見圖2)。總體上,外媒涉華報道占有關峰會報道總量的三成左右。在2010年首爾峰會和2014年布裡斯班峰會期間,由于中美人民币彙率之争和中國獲得G20杭州峰會主辦權,上述兩屆會議的涉華報道量分别達到曆史高點,均在2000篇上下。“金磚之父”、知名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認為,沒有中國的G20并不是真正的G20,G20因為中國而存在。

三、世界經濟是曆屆峰會首要議題

G20是各成員就國際經濟金融等事務交換看法的主要平台,因此世界經濟是曆屆G20峰會的首要議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2008年華盛頓峰會和2009年倫敦峰會、匹茲堡峰會的主要議題是各方合作應對危機,2010年愈演愈烈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成為當年多倫多峰會的主要議題。2010年以後,G20逐漸從一個危機應對平台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關注重點從周期性政策向結構性政策轉型,着眼領域也從金融和宏觀經濟領域逐步延伸到貿易、投資、發展和結構性改革等領域。

此外,與會領導人,特别是全球主要經濟體領導人的講話和活動也是輿論關注點之一。外媒通過這些講話和活動觀察其内政外交方針政策及其對全球經濟形勢和國際格局的影響。同時,每一屆峰會還結合當時的國際和地區形勢,将一些熱點議題納入峰會議程。2015年土耳其安塔利亞峰會前夕,法國巴黎發生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這改變了峰會的既定議程,使得打擊恐怖主義成為會議的中心議題。

四、主席國及舉辦城市普遍受到重視

在曆屆峰會期間,主席國及舉辦城市受到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據統計,外媒關于主席國的報道量多占峰會報道總量的半數以上(見圖3)。主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舉辦城市的面貌,以及會務組織、後勤保障、配套活動等都是關注重點。澳大利亞在布裡斯班峰會期間開展“考拉外交”,韓國首爾為迎接G20峰會努力打造一個無臭味、無煙塵、無蚊子的“三無城市”,都給與會人士和媒體留下深刻印象。

2016年G20杭州峰會外媒關注點預判

一、中國方案如何引領全球經濟複蘇将成最大看點

在中國提出G20杭州峰會的主題後,外界對此反響積極。國際輿論對中國舉辦G20峰會寄予厚望,期待中國方案發揮關鍵作用,引領全球經濟複蘇。2017年G20峰會主席國——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丹尼斯·斯諾爾表示:“中國确立的峰會主題議題廣泛,跳出了經濟問題,考慮到社會、環境和包容性等方面,這對解決當前問題至關重要。”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指出,中國作為2016年G20輪值主席國,将為國際經濟合作“做出巨大貢獻”。在2016年2月的G20财長和央行行長上海會議期間,中國政府提出的設立結構性改革評價體系、建立綠色金融研究小組、研究擴大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特别提款權的使用等建議均獲得與會成員支持。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認為,中國将利用主場優勢,積極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制的改革和完善。預計峰會期間,外媒将重點圍繞峰會主題及中國領導人講話,聚焦中國如何引領國際議程制定以推動世界經濟發展。

圖1:外媒有關近十屆G20和G7(G8)峰會的英文報道量(單位:篇)

圖2:曆屆G20峰會外媒有關全球六大經濟體的英文報道量[3](單位:篇)

圖3:曆屆G20峰會外媒有關主席國的英文報道量(單位:篇)二、舉辦峰會對中國的重要意義是主要評論視角

2015年G20峰會在土耳其舉辦,該國輿論将2015年視為“全球土耳其年”,認為可以借助這次峰會确立土耳其的“大國”地位。作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首要平台,G20峰會首次落戶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于G20和中國都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不論是在2014年中國獲得2016年峰會主辦權之際,還是在2016年初展望中國大事件時,外媒都把評論焦點放在舉辦這一峰會對中國的特殊意義上。日本《朝日新聞》評價稱,在第二次主辦APEC會議後再主辦G20峰會,中國緻力于成為國際經濟領袖的勁頭越來越足。美國彭博社稱,中國将充分利用擔任G20主席國這一機會提升在地區乃至全球的形象和領導作用。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文章也認為,G20峰會将有助中國成就偉業。預計峰會期間,外媒将更多從舉辦G20峰會提升中國影響力、全球治理能力、國際話語權等多個方面進行全方位評價。

三、各方訴求和中國的協調作用将受到較多關注

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出于各自利益訴求,對峰會的期待有所不同。發達國家的期待更為宏觀。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報告認為,中國應将注意力集中在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支持可持續發展和促進公平三個領域。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指出,杭州峰會将為反思地緣政治、全球治理及發展道路提供契機。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網站的文章指出,中國應扮演三重領導角色——連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橋梁的構建者、落實已有政策的促進者、全球經濟創新增長的助推者。相比之下,新興經濟體的訴求趨于微觀具體。印度财政部前經濟事務秘書馬亞拉姆期待此次峰會能與衆不同,建議将可持續性基礎設施和多邊金融機構合作納入議程。墨西哥前總統塞迪略認為,中國可在建立協調的經濟政策、促進多邊貿易談判、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這三個關鍵領域推進國際合作。阿根廷馬坦薩國立大學亞太觀察項目協調人古斯塔沃·希拉多表示,中國應保護新興經濟體的利益。預計峰會期間,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不同訴求,以及中國如何在其中發揮協調作用将受到外媒重視。

四、與會領導人的外交活動及國際熱點問題将吸引視線

G20峰會不但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平台,也成為成員之間進行雙邊或多邊外交互動的舞台。峰會期間,中國領導人将與有關國家領導人舉行多場雙邊或多邊會晤。其中,全球兩大經濟體——中美兩國領導人是否會晤、會談議題、可能達成的共識及其對兩國和世界的意義将受到外媒重點分析與解讀。在中日關系有所改善但仍比較脆弱的背景下,中日領導人是否将在峰會期間舉行會晤頗受關注。近幾個月來,日本方面反複流露出希望在G20峰會期間舉行中日首腦會談的意願。同時,中國領導人與俄羅斯、歐洲國家、主要新興經濟體等領導人有何互動,都将受到外界報道。此外,南海、朝核等地區熱點問題的動向也将時時牽動外媒的神經。今年以來,美日就南海問題加大對華施壓力度,歐盟一些成員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中立立場也有所改變。峰會期間,上述議題是否會受到外媒的放大值得注意。

五、中國經濟形勢、會議安保等将是重要着眼點

與往屆峰會一樣,主席國中國以及舉辦城市杭州将處在國際媒體的聚光燈下。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正在着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外界寄望中國能夠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和“穩定器”。預計峰會之前和期間,中國領導人的相關講話、政府出台的各項經濟政策、發布的階段性經濟數據、國際金融機構對于中國經濟的分析和展望等都将吸引外界視線。重要國際會議的安保形勢曆來都是外媒熱衷報道的話題,在恐怖主義興起的當今世界尤為如此,杭州峰會也不例外。路透社已注意到,中國政府為保障G20峰會安全舉行,要求與會成員提供潛在恐怖分子和恐怖組織的名單。同時,杭州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如場地準備、主要活動安排、會務組織、空氣質量、交通狀況、城市形象以及市民文明素質等也将受到關注。總之,中國在杭州将呈現給世界一個怎樣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峰會備受矚目。

即将到來的G20杭州峰會是2016年全球最受矚目的經濟盛會。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中方G20事務協調人李保東2016年4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表示,杭州峰會實現了G20曆史上的兩個“第一次”:第一次把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被譽為“G20之父”的加拿大前總理保羅·馬丁認為,在中國舉行G20峰會不僅是G20重生的契機,還将是真正的國際合作的重生契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會議主席國,中國将是G20杭州峰會期間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同樣,這也是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4年北京APEC峰會之後,展現中國良好國家形象、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又一次重要契機。

(第一、第二作者系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責任編輯:徐海娜)

[1]二十國集團(G20)由七國集團财長會議于1999年倡議成立,創始成員包括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以及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韓國、土耳其19個國家和作為一個實體的歐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G20由成立初期的财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升格為領導人會議。2009年9月,第三屆匹茲堡峰會将G20确定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從2011年第六屆戛納峰會起,G20每年舉行一次峰會,标志G20峰會機制化。

[2]為便于比較,G20峰會和G7(G8)峰會分别選取最近的十屆。十屆G20峰會的舉辦時間段為2008年至2015年;十屆G7(G8)峰會的舉辦時間段為2006年至2015年,其中2006年至2013年為G8峰會(成員國有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2014年至2015年為G7峰會,俄羅斯不再參加會議。

[3]由于外媒有關六大經濟體的報道有交叉,所以報道之和大于有關峰會的報道總量。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