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2016年7月國際形勢大事述評

2016年7月國際形勢大事述評

時間:2024-10-25 10:50:43

本刊編輯部/文

一、美韓宣布在韓部署薩德系統東北亞地區戰略平衡遭沖擊

7月8日,美韓兩國防務部門發表聯合聲明,正式宣布決定在韓國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後于7月13日将“薩德”部署地點确定為韓國南部慶尚北道的星州郡,聲稱借此應對朝鮮核和導彈開發所帶來的安全威脅。“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将覆蓋大部分美軍基地和設施,但首爾附近的大部分地區則在射程之外。由于“薩德”系統的防禦能力主要針對中遠程導彈,且其雷達探測系統高達1000—2000公裡,顯然用于維護韓國安全的理由并不足以令人信服。鑒于“薩德”系統雷達監測彈道導彈活動的能力,中俄都對将“薩德”系統部署在東北亞表示堅決反對。

在韓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是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維護美國在該地區軍事優勢的重要舉措,但這一行動顯然會對中美俄之間的戰略平衡造成嚴重沖擊。雖然韓國自認為“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主要目的是維護自身安全,但由于“薩德”系統的部署遠遠超出了韓國的安全需求,并觸犯了中俄的安全利益,令中俄威脅感上升,因此勢必會有損中韓、俄韓關系。此外,有學者分析認為,“薩德”導彈防禦系統的部署會緩解朝鮮面臨的制裁壓力,可能會推動東北亞格局向“中朝俄”對“美日韓”方向發展。顯然,在這一地緣政治博弈中,韓國看似有了安全保障,事實上朝鮮卻成了赢家,韓遭受的損失未必能彌補其安全上的獲益。總之,韓美兩國在韓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遠遠超出了韓美雙邊關系範疇,對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造成了極其負面的影響,不利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二、北約史上最大規模峰會閉幕向東強化軍事存在成主線

7月8—9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成員國、夥伴國及聯合國、歐盟、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2500多名代表齊聚華沙,召開首腦峰會,會議議題涉及北約與俄羅斯關系,烏克蘭、阿富汗、叙利亞局勢,以及反恐等全球性安全問題。此次峰會規模大、議題多,其最大成果是延續上屆峰會所通過的《迅速行動計劃》,擴充軍備,加強在中東歐地區的軍事存在。其中包括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部署四支多國部隊,分别由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德國指揮。同時,北約還計劃在黑海沿岸的羅馬尼亞加強軍事存在。此外,鑒于阿富汗、伊拉克等戰亂地區局勢,此次峰會決定繼續堅持打擊恐怖勢力,延長其部隊在阿富汗的非作戰任務。

自烏克蘭危機以來,由于與俄羅斯的對抗不斷升級,北約加大了在中東歐地區的軍事部署力度。2015年威爾士峰會決定将北約快速反應部隊規模提高四萬人,并在北約東部地區新建八個地區中心,為緊急狀态下的軍事部署做準備。美國奧巴馬政府也通過“歐洲再保證倡議”強化在歐洲的存在。2016年6月,北約還集結24個國家的3.1萬名士兵在波蘭舉行了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劍指俄羅斯的意圖非常明顯。北約與俄羅斯的關系也由冷戰結束後着力推進的“夥伴”向“新冷戰”加速邁進。的确,北約強化了在中東歐的軍事存在,但難言當前的歐洲比以前更安全。倘若将視線轉到伊拉克、阿富汗,北約的局限便更加暴露無遺了。因此以安全治理的成效來衡量,北約的轉型仍任重道遠。

三、南蘇丹大規模武裝沖突再起和平進程與國家建設步履維艱

7月8—11日,在南蘇丹首都朱巴,效忠總統基爾的蘇丹人民解放軍政府派與支持副總統馬沙爾的蘇丹人民解放軍反對派之間爆發嚴重武裝沖突,導緻270多人喪生,3.6萬多人流離失所,7000多人到聯合國維和部隊營地尋求避難。中國維和部隊遇襲,兩名維和人員犧牲。這場沖突圍繞總統基爾和副總統馬沙爾的權力争鬥展開,基爾所代表的是南蘇丹最大的族群丁卡人(約占總人口的54.5%)的利益,馬沙爾代表的是第二大族群努爾人(約占總人口的15%)的利益,努爾人主要分布在南蘇丹石油産區,基爾和馬沙爾權力之争的背後還有深刻的族群矛盾和利益分配之争。這場沖突反映出,族群認同的程度遠遠高于對南蘇丹民族國家的認同。

南蘇丹于2011年脫離蘇丹取得獨立,随後争取獨立的蘇丹人民解放軍按照族群差異劃分成不同陣營,并分别由基爾和馬沙爾為代表,他們之間的權力争鬥最終在2013年釀成大規模沖突,導緻200多萬人流離失所。在地區鄰國、域外大國及非盟、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IGAD)等地區組織的協調下,敵對雙方簽署和平協定,組建民族團結過渡政府,開啟南蘇丹的和平進程。然而,和平協定的關鍵條款并未得到有效執行,支持南蘇丹獨立的美國在南蘇丹獨立之後的和平建設方面沒有給予有力支持,IGAD的協調作用趨于下降。由于外部約束逐漸消失,雙方在原有妥協立場上出現倒退,并最終釀成7月初的武裝沖突。雖然基爾和馬沙爾已下令停火,馬沙爾撤離了朱巴,但族群矛盾仍根深蒂固,敵對雙方的信任依然脆弱,這表明南蘇丹的和平建設之路将布滿荊棘。

連日的武裝沖突造成南蘇丹朱巴地區混亂,圖為2016年7月16日在南蘇丹朱巴武裝沖突中損毀的坦克。

土耳其最大反對黨和執政黨7月24日在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聯手舉行大規模集會,反對本月15日夜發生的未遂軍事政變。四、“南海仲裁案”政治鬧劇收場談判才是解決南海問題之道

7月12日,由菲律賓耗資3000萬美元于2013年1月單方面提起的南海強制仲裁案,在美英律師團隊支援下,經國際海洋法法庭前任庭長日本籍外交官柳井俊二組建的臨時仲裁庭發布嚴重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仲裁結果。在仲裁案公布之前不久,美國向南海派出兩艘航母艦隊為菲律賓“撐腰”,美菲披着法律外衣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施加壓力的政治圖謀不攻自破。由于這場政治鬧劇自其謀劃之日起就缺乏合法性和公正性,因此中國堅持了“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一貫立場。非法仲裁案落幕後,中國空軍組織航空兵赴南海戰鬥巡航,幾乎囊括了中國空軍現有的所有主力機種,這一行動彰顯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

回顧“南海仲裁案”,菲律賓不僅未能在解決南海問題上提供建設性的解決方案,而且還向美軍開放了軍事基地,強化了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引發了南海局勢的緊張升級。面對美菲挑釁和輿論抹黑,中國始終從全局高度審視南海問題,即便在南海仲裁案結果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仍通過《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争議》白皮書,

五、埃爾多安挫敗軍事政變土耳其緊張局勢短期内或難消除

2016年7月15日夜間至16日淩晨,土耳其軍方部分勢力發動軍事政變,在外度假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利用新媒體與國内連線,呼籲民衆走上街頭,對政變者予以回擊。土耳其的這場軍事政變由于沒有得到廣大軍方及民衆支持而被迫流産,盡管如此,圍繞政變所開展的沖突仍導緻200多人死亡。政變流産後,埃爾多安進行強勢反擊,逮捕1.3萬名涉嫌參與或支持未遂政變的人士,5萬多名被視為與政變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工作人員被解雇或停職。7月21日,埃爾多安宣布為期三個月的國家緊急狀态。面對土耳其的動蕩局勢,信用評級公司标普下調了土耳其的主權信用評級,并将前景展望調整為“負面”,由此導緻土耳其貨币裡拉的大幅跳水。

針對這場未遂的軍事政變,埃爾多安将矛頭對準其昔日盟友——“居倫運動”的領袖、著名宗教人士居倫,指責居倫主導了這場政變,并要求将定居在美國的居倫引渡回土耳其。居倫堅決否認,并指責埃爾多安自導自演了這場政變。美國國務卿克裡則強調,除非拿出确鑿證據,否則引渡居倫事宜便無從談起。作為美國的戰略盟友,土耳其與美國在如何對待叙利亞等問題上本已存在分歧,此次未遂軍事政變或将使土美關系再受牽連。雖然沒有有效證據證明居倫主導了這場政變,但埃爾多安的疑慮和批評也足以加劇其領導的正發黨政府與“居倫運動”之間的緊張關系。“居倫運動”在土耳其警察、司法系統等機構中擁有巨大勢力,素有“國中之國”稱号。長期來看,埃爾多安與“居倫運動”關系持續惡化,或将影響土國内政治秩序建設,因政變而釀成的矛盾和緊張局勢短期内或難消除。

六、第11屆亞歐首腦會議召開安倍借機圍堵中國圖謀流産

7月15—16日,第11屆亞歐首腦會議在蒙古國烏蘭巴托舉行,來自51個國家、兩個國際組織的近4000人與會,圍繞“亞歐會議二十載,互聯互通創未來”這一主題進行探讨。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發表《亞歐夥伴命運與共,合作升級再譜新篇章》的引導性發言,為推進亞歐全面合作、提升合作水平提出三點建議,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然而,與倡導合作理念的中國不同,出席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利用這一多邊場合,就南海問題向中國施加壓力。同時,安倍還分别與越南總理阮春福、菲律賓外長亞塞舉行雙邊會談,确認尊重所謂南海問題裁決結果的立場,試圖在南海問題上構建對華包圍圈。

針對日本這一圖謀,李克強總理應約會見安倍時表示,日本作為非當事國,應謹言慎行,不要炒作和介入。顯然,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并未回避矛盾,彰顯了中國處理這一問題時的決心和信心。盡管安倍不時利用雙多邊場合進行鼓噪和宣傳,但其野心并未得逞,亞歐首腦會議最後通過的《烏蘭巴托宣言》和《主席國聲明》僅寫明了一緻認同依據國際法原則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解決争端的重要性。這與兩年前的上屆會議主席聲明内容幾乎相同。作為亞歐間涉及成員最多、規模最大的多邊對話平台,亞歐峰會自成立來已走過二十個年頭,為确保這一跨區域合作進程上升到新的高度,成員國理應謀劃合作事宜,提高合作水平。唯有如此,這一機制才能釋放潛力,成為增進互信而非塑造對抗的平台。

七、非盟召開第27屆首腦會議聚焦地區一體化和安全建設

7月17—18日,第27屆非盟首腦會議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舉行,來自50多個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與會,圍繞“2016年非洲人權年·關注婦女權利”這一主題進行讨論,但由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南蘇丹沖突所引發的安全風險,使地區經濟一體化、地區安全建設成為與會代表更為關注的話題。在地區經濟一體化方面,非盟峰會承諾要在2017年啟動建設“東南非共同市場”“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東非共同體”三方自由貿易區,以提高非洲國家間的貿易水平。作為地區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盟推出了全非統一電子護照,旨在促進非洲大陸的人員實現自由流動。

面對南蘇丹沖突以及不斷湧現的恐怖主義和極端暴力,非盟成員國承諾要加強合作,加快推進非盟和平和安全機制建設,以有效應對沖突暴恐問題。為減少對捐助國的依賴,非盟成員國一緻同意,将本國進口稅收的0.2%用于資助非盟,此舉将為非盟籌集到12億美元資金,相當于現有外部援助的76%。此外,非盟委員會主席換屆選舉(現任非盟委員會主席德拉米尼·祖馬表示不再連任)、摩洛哥重新回歸非盟等也成為會議議題。當歐盟因難民問題、英國脫歐等困擾而停滞不前,東盟因地區矛盾、大國博弈而陷入迷茫之時,非盟卻在一體化進程方面展現了獨特的魅力。長遠來看,随着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和和平安全建設的持續推進,非洲在世界體系中的邊緣地位或将有所改善。

(執筆:張凱)

(責任編輯:魏銀萍)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