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丁最近,張泉靈很忙。忙離職,忙創業,忙回應.."/>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張泉靈,“魚缸”内外

張泉靈,“魚缸”内外

時間:2024-10-25 08:34:27


    □鶴丁

最近,張泉靈很忙。忙離職,忙創業,忙回應。與李詠、劉建宏、馬東、白燕升低調離開央視不同,才女張泉靈放下話筒,卻制造了更大的聲響。最先爆料的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微博負責人“震長”應料想不到,張泉靈的離職與跨界會引發不小的輿論震級。

42歲、女性、才華、人脈、名嘴、體制内、丈夫的官員身份……這些标簽本已足夠奪目,但“創業者”張泉靈卻要将它們一一撕去。這頭是金飯碗、現世安穩與不折騰;那邊是弄潮兒、重頭再來與不安分。對于這樣的選擇,質疑聲有之,惋惜聲有之,祝福聲也有之……

有人星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裡。古往今來,人各有志,人生道路本就多樣。況且恰逢變革的年代,即便人到中年,也可以從心所欲,改變人生的軌迹,這不能不說是張泉靈之幸。不過,真正讓張泉靈走上浪尖的,正是她一篇辭職說明。有人認為,該文“無懈可擊”;有人認為,是借老東家之勢炒作;更多人可能覺得,張泉靈道出了他們的心聲。

“如果好奇心已經在魚缸外,身體還留在魚缸内,心會混亂吧。”這不是張泉靈第一次說到好奇心了。在去年一封給兒子的信中,張泉靈對兒子天真的好奇心給予了最寬容的“目送”:“如果我們失去想象力和好奇心,我們的世界就永遠不會包括獵戶座的紅巨星。”現在看來,這封信既是對兒子的祝福,更是對自己的勉勵,紅巨星挂在前方,破繭成蝶隻待時機。保有對世界的好奇心,才有探索未知的動力,這是心靈年輕的标志。如果張泉靈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那麼是不是也能折射出我們這個時代充滿着活力?

比起“圍城”,“魚缸”更能說明這個時代的風景。圍城刻畫的是城牆内外密不透風、信息不對稱導緻的互相豔羨;而透明的魚缸内外,卻一目了然,這也更加準确地描摹了當今人們對世界的感知。幾個月前,河南女教師一封隻一行字的辭職信引起極大的震動,那是大家都已熟悉的文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應該說,現代社會賦予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就是了解與選擇的權利。不管是如張泉靈一樣選擇離開,還是如更多人一樣選擇留下,都“别有懷抱”,也都應該尊重。

透過“魚缸”,能看到外面的天光雲影正在悄然變化,以緻“離開體制”“撈金”都無法準确概括張泉靈們的離去。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下海的潮汛是市場開放,那麼今天,不僅有更加自由流動的勞動力要素市場,還有悄然來臨的産業革命。當“工業4.0”“互聯網+”的概念山呼海嘯之際,如果不站在産業革命加速到來的曆史時點把握,很難理解為何名流多數流向了互聯網行業。新一輪人才競争顯山露水,新的人才格局也正在确立。春江水暖,張泉靈們跳出“魚缸”算是開風氣之先。而觸角靈敏的大衆在觀潮的同時,也在悄悄确認潮頭的風險。

但是,“該不該創業和該不該結婚一樣,除了當事人,誰都作不了主”。這是張泉靈最新一篇文章的回應。的确,有人弄潮,并不表明大家都去逐流。轉型時代的核心精神,也并非創業,而是更多的選擇自由以及對選擇的寬容度。如果對新事物總能率先涉足,那麼緊跟“互聯網+”的洋流去擊水也值得推崇;如果本性習慣在熟悉場景中努力,那麼在“金魚缸”内舞姿翩跹也照樣出彩。時代越開放,改變和努力就越是不一而足。可以像張泉靈那樣跳出“魚缸”,換池遨遊,也可以像白岩松說的那樣,創造條件,“(讓身邊的)水流動起來”。

因此,變與不變,不在“變在當下”或“跳在當下”,關鍵在永遠保持選擇的能力,而這離不開經年累月的蓄積,這也是張泉靈們的過人之處。水中有鰓,可以暢遊;上岸有肺,能夠呼吸,水陸兩栖再談搶灘,能夠洄遊再說下海。張泉靈說她不擔心被拍死在沙灘上,我們又如何?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