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艾恺:梁漱溟是真正獨立思考的人

艾恺:梁漱溟是真正獨立思考的人

時間:2024-10-25 01:24:11

漢學家、芝加哥大學曆史系教授艾恺,是研究梁漱溟第一人,師從費正清和史華慈。他曾提到研究的初衷:“這麼重要的一個思想家,這麼重要的一個人,忽略了,誰都不管他,誰都不理他了,誰都不研究他呀,無論中外都是這樣,我才決定,一定要很深刻地去了解他。”漢學家、芝加哥大學曆史系教授艾恺(張雷攝)在艾恺看來,梁漱溟的獨到之處,在于他不是學問家而是實幹家:“他不同于中國現代的知識分子,從不‘坐而論道’;他總是思考着社會問題,一有所悟便去力行。此外,他自己還強調過,也無人可以否認,他是表裡如一的人,其思想和道德是一緻的。”

艾恺的《最後一個儒家》(1979年英文版第一版)出版後,梁漱溟提出想見他。艾恺趕赴中國兩個禮拜,和梁漱溟深入對話,完成了另一本著作《這個世界會好嗎》,引起海内外學術界重視。時至今日,他的研究仍然是很多學者研究梁漱溟無可替代的第一手資料。

在梁漱溟逝世30周年之際,6月底,艾恺來到中國,并專程到濟南參加“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與當代鄉村振興國際學術研讨會”,作為重要嘉賓發表了《梁漱溟鄉村建設運動的起源》的專題演講。他的中文十分地道,盡管最初是在台灣留學,但口音是普通話,常常還有一些俏皮的用詞。7月2日,艾恺在北京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中西文化

三聯生活周刊:您研究梁漱溟數十年。跳出研究對象本身,您覺得梁漱溟和他同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相比較,他在中學和西學問題上的哪些想法可以稱得上有獨創性?

艾恺:實在太多了。梁先生的方法跟他們都不一樣。其他知識分子覺得“我們的精神比你們好,你們的物質方面比我們好,我們隻好接受”。但是梁先生不認為“文化”分好的和壞的,他認為“文化”本身沒有自己的價值,能解決問題才有價值。所以他是解決問題的思路,他的理論是獨一無二的。

梁漱溟提出了人類演進的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西方的文化是強了,它可以解決人類最原始的東西,衣食住行。工業化很快就會解決這些問題。不過西方社會也随之出現很多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人跟人的關系。梁先生描述的西方社會跟有些馬克思主義者差不多,馬克思在1844年有文章提到,人跟人的關系越來越淡漠,唯一的關系就是金錢和交易的關系。所以西方人雖然在物質方面這麼成功,全世界都是學他們的這些辦法,不過他們的生活,尤其是内心的生活越來越苦悶了。所以梁先生的意思是說,第一個階段的問題,西方文化已經算是解決了。人類很快會進入解決第二個階段的問題的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尤其是在人跟人的關系方面,儒家倫理會起一個類似宗教的作用,這樣可以滿足感情方面的要求。梁先生說的“很快”,也許是再過100年、200年,都說不定。不過,原則上可以說,事實會逼着人類走向這條路。第三個階段就是生死的問題了。

梁漱溟寫《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1921年,中國當時是青黃不接,一直都沒有解決第一個階段的問題。梁先生一方面覺得不得不立刻接受西方的尤其是科技方面的東西,另一方面,覺得放棄中國原來的文化簡直不是時候,應該維持下去,再等一等就會變成世界文化。我認為這個說法多多少少是有道理的。

梁先生另一個獨一無二的地方,是他的鄉村建設運動,他把講學作為一個工具,通過群衆運動來複興中國,用文化來複興儒家思想,這在當時也隻有他一個人這麼思考。他的父親梁濟對他的影響很大。梁濟為了中國固有的道德自殺了,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不會人雲亦雲。梁漱溟先生也是真正的獨立思考。依我看,“表裡如一”這一點隻有他一個人還算是實行了,成功了。隻有他在1953年還敢站出來說話。其他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生活是一件事,他們的思想是另外一件事。比如馮友蘭,表面上是儒家,事實上一點都不是。事實就是如此。

三聯生活周刊: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提到中西文化的分水嶺是宗教問題。他說:“中國古代社會與希臘羅馬古代社會,彼此原都不相遠的”。您是否贊同這種說法?從您的視角看,中西文化區别的根源在哪裡?

艾恺:我第一次和梁先生見面交談,他提到,他一輩子就想當個和尚。我說我的書是給他“最後一個儒家”的說法。他說沒關系,這個可以接受,可是自己也是個佛教徒。在梁漱溟身上也看不出什麼矛盾。梁啟超主張學習西方,同時也是虔誠的佛教徒。所以梁漱溟這樣,也不足為奇。後來提到道家、科學社會主義、基督教,他也都覺得各有長處。

為什麼他可以把這些表面看起來似乎矛盾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我看,也許是在商朝或周朝初期,從《易經》開始中國已經有一種融合的思想了,這是中國最早讨論宇宙觀的一本書。諸子百家們也根本都沒提到這些。在中國傳統的思想裡,似乎沒有太絕對的排他的東西。在一兩千年前西方的古老思想中,有好多分隔是絕對的,比如神與人、自然與非自然。在中國的思想裡沒有。所以可以說中國有一種“和諧”的思想。最好的例子是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的著作裡包括了法家、道家、儒家的方面,也看不出他自己或者當時的人覺得有什麼大的矛盾,是很自然的事情。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也一直是這樣的。

中西文化的分水嶺,比梁先生想得早多了。他說在西方是從基督教開始的。西方的邏輯是二元邏輯,最基本的古希臘思想就有個非此即彼的邏輯。

三聯生活周刊:在您看來,相對西方來說,中國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

艾恺:多于二元。可以說是多元的,基本也可以說是沒有“元”。中國的主流傳統是什麼?我今天跟孔子在一起,明天說不定我可以跑到别的地方,找别的老師,也感覺不出什麼矛盾來。有意思的是,在先秦思想的價值觀裡,墨子的思想很像西方思想,他也是非此即彼。梁先生也提到了這一點,最早的西方的組織,跟中國不一樣的地方就在這裡:你不在裡邊,就是在外面,沒有一個中間的狀态。

三聯生活周刊:可以說梁漱溟提出的“西方過着集團而鬥争的生活,中國大體上過着散漫而和平的生活”,這一點您是贊同的。但是至于“分水嶺”的時期,您跟他想得不同。

艾恺:對。中國文化的特點是,連續性強得不得了。别的文明中,異族侵略,文明滅亡。中國可不一樣了,雖然也被侵略,不過總會本着原來的原則而重複。

三聯生活周刊:梁漱溟提出了“東方的精神生活”和“西方的實利主義”。但拿到今天來說,大部分中國人卻是注重“實利”的,同時嚴重缺少精神生活。

艾恺:問題就在這裡,當時梁先生從鄉下着手,為什麼?因為在鄉下還保留一些中國傳統的東西,不過現在的鄉下也很難找到了。比如留守孩子的現象,還有被遺棄的老人,這在六七十年前是不可思議的,現在大家都覺得很自然。傳統的價值判斷,到底在鄉下還保存多少?還是很難說。

中國的鄉村

三聯生活周刊:在山東濟南的研讨會上,日本學者長谷部茂提出,梁漱溟“不是儒學傳統中的人,他的儒學和同時代的大多數知識分子(包括外國人)一樣,是研究出來的儒學”。您贊同他的說法嗎?

艾恺:我恐怕不大同意他的這個說法。在西方,專門研究中國的學者才真正知道“儒家”是怎麼一回事,他們都是學術界人士。比如波士頓有兩所大學,研究儒家思想的分兩派,一個是陸王派,一個是程朱派,他們的研究很詳細。不過說到底,儒家的本質也不是在學術界玩玩的,是要在世界上實行的一種思想和實踐。梁先生跟他們可就不一樣了。梁先生強調,無論是什麼思想、什麼文化,主要是解決問題的工具。

三聯生活周刊:現在關于“新儒學”的提法,您認為和梁漱溟的儒學有哪些區别?

艾恺:“新儒學”就是剛才的問題的好例子。澳洲國立大學的一位教授約翰·梅克漢姆(JohnMakeham)曾經出版過一本書,談新儒學,他覺得新儒學已經失去了它的靈魂,成為了局限于學術家的東西。但是他沒有提梁先生,因為他覺得梁是真正的儒家,沒有失去儒家的靈魂。在學術界,新儒學的代表人物恐怕是熊十力,熊十力是在書房裡看書寫書的一種學者。雖然他去過一次鄒平,但是基本上來說,他不是一個行動者,梁先生還是主要的實踐者。1987年,他在一次有點像是回顧性的講話中說,我是一個要拼命幹的人。我的一生是拼命幹。

三聯生活周刊:您曾在書裡提到梁漱溟和毛澤東對中國農村現象的不同反應:毛澤東把它看成是精神上的無産階級進行武裝政治運動的動力,并很快着手發展了一支軍隊;梁漱溟卻把它看作是對道德教化的召喚,并很快制訂了一個方案,以便讓農村遍布“君子”。

艾恺:梁漱溟和毛澤東在這方面最大的區别,很明顯的是,毛澤東從年輕的時候一直到最後,都覺得“奮鬥”是最好的東西,而梁漱溟覺得“和諧”是最好的東西。梁漱溟去延安的1938年,在延安住了16天,有8天和毛澤東見面。我推測他還是多多少少對毛澤東有一點思想上的影響的,因為毛澤東後來也是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了。後來我訪問梁先生時我就跟他說了(這個推測),他就說:“我不敢這樣說。”

三聯生活周刊: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和梁漱溟的《中國文化要義》,都探讨了中國的鄉村。

艾恺:我1973年第一次跟費孝通先生在北京見面,他也是我的老師費正清的朋友,我也看過他的書。我本想跟他說:你的分析法跟梁先生的分析法……我還沒有說出“一樣”這兩個字來,他先說“不一樣”,哈哈。費孝通和梁漱溟都覺得中國文化的核心在鄉下。現在,很難說中國文化的核心在哪裡了。

梁先生很早就說,知識分子到城市受到教育以後,就不回去農村了。因為他們吃不慣,穿不慣,也住不慣了。關于鄉下的精英分子跑到城市去過比較舒适的生活這個現象,在《聖經》裡,耶稣講了“回頭的浪子”(prodigalson)的故事,浪子要了錢跑到城市去享受,最後還是回了家,父親接受了他。關于中國的鄉下的精英,有一個字“紳”,我就發明了一個說法:prodigalShen。這些紳士也跑到城市去,跟《聖經》故事不同的是,他們不回去了。他們放棄了在鄉下社會的領袖角色,留在了城市。

三聯生活周刊:在山東舉辦的研讨會中,您提出仍然在繼續進行梁漱溟的研究。在《這個世界會好嗎》之外,您近年有哪些新的視角?

艾恺:我最近在寫兩個地方史,都是跟梁先生有關系的。我在1986、1987、1989年訪問過鄒平的400多人,還有一些90多歲的老年人記得清朝末年一直到50年代的事情,記錄了他們的口述史。其中有很多新的發現,我現在還沒有寫出來。另外,我正在把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翻譯成英文版,也正在修改《最後的儒家》,其中有一些比較小的問題。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