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我在做我想做的事”

“我在做我想做的事”

時間:2024-10-25 12:37:38

三聯生活周刊:近幾年在表演上你有産生自我懷疑的時刻嗎?

譚卓:《我不是藥神》裡有一場戲,兩個用藥家屬來找我們,問是不是我們的藥有問題,我們幾個就在那兒跟他們掰扯。我在劇組裡不算條數多的,但這場戲導演反複說不行,不停地否定我。到後來所有人都開始在那兒教你。我本來是比較有服務意識的,盡量滿足導演的要求。但就這一句台詞,拍了得有三四十條。拍到後來我真的自我懷疑,我想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這種情況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是不是一個不合格的演員?

三聯生活周刊:這個過程中你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

譚卓:我就覺得非常煎熬。我一方面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告訴自己千萬不要被這些否定幹擾,不要因此失去自信,要認識到演員總會遇到夠不着的地方。同時,還告誡自己不要産生其他情緒,不要質疑别人。因為這兩種情緒都會影響你的表達,你需要在一個很放松的狀态下才能克服這些困難。我花了很大的力氣去解決當時那個窘境,結果,原來他們一直在“耍我”,那天是徐峥老師的生日,大家在等蛋糕,就用這場戲拖着。其實這場戲早就過了。

三聯生活周刊:當初放棄播音主持,除了要讀大學,還有别的原因嗎?

譚卓:一開始比較懵懂,中間的過程,好像是有自我實現。因為很風光,受矚目,有很多慕名追求者。後來我就發現,特别不喜歡這個工作,我覺得說話過多,而且說的不是自己想表達的。

三聯生活周刊:後來選擇表演,這是自己想要的嗎?

譚卓:高中的時候,我已經明确自己不要做主持人。當時河北大學的校長知道我,他說,你考我們學校吧,來讀表演系。我就想,表演這工作還行,一邊賺錢,一邊還能四處遊玩。去考北電、中戲的孩子,對表演是有概念的,我不是,我是很偶然的。我們的出發點不一樣,比如說考這些學校的人,想學表演,想進入這個圈子,想成為明星,他們方向清晰、目标很強,那我就完全不是這樣。

三聯生活周刊:這聽上去不夠努力?

譚卓:我一直就不夠努力。我從業十年産量不高,一年拍一個戲。我如果努力,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很多潛能沒有完全展開。

三聯生活周刊:《我不是藥神》會成為你的臨界點嗎?

譚卓:這麼一個題材能做到這個程度,首先能上映就很不容易了……我的一個好萊塢朋友看完這個片子,特别激動,還給我發信說“中國電影有希望了”。可想而知,它不是一個常規意義的好看的電影,它的意義和分量是不同的。所以我覺得能參與這麼一個事兒,這裡頭有你一筆,挺牛的吧!“我年輕的時候……”未來都能這麼吹牛。

三聯生活周刊:男演員可以等,30歲不紅,還有40歲、50歲,殘酷的是,這個市場沒有給女演員相應的成長空間,你會因此而焦慮嗎?

譚卓:我一直沒覺得自己隻是演員。我以前出去(國外),都不說自己是演員,這話挺難理解的吧?你看,我演戲這些年,作品非常少。大家當然因為我演的作品,将我的社會屬性歸類為“演員”,但我自己不是這樣做自我認同的。我沒有按照演員的職業生涯走,沒有遵循這個行業的軌迹。我在做我想做的事。有時候這件事是在電影裡扮演一個角色,有時候做我的藝術作品。這也是我會跟楊福東導演合作《明日早朝》的原因。别人會覺得,這個女演員為什麼要去做這樣一件名利都不收的事,但我能跟楊福東這樣我非常佩服的藝術家合作,簡直太高興了。不能僅從演員或者明星的維度去看待這些選擇。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