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85後房客:40萬元裝修出當下的幸福

85後房客:40萬元裝修出當下的幸福

時間:2024-10-23 09:37:52

租來的房子一樣可以住出幸福感。孟奇和太太沒有想過10年後怎麼辦,隻是想着把當下的10年過好

一扇紅色木門隔開兩個世界。門外,是彎彎繞繞的北京胡同和零七碎八堆放的雜物;門内,是孟奇和妻子Yvonne一寸一寸打造的童話世界。

這是一處偏日式的小平房,像極了宮崎駿動畫《龍貓》裡的房屋造型:進門,能看到院子裡搖動的楓樹葉、漂亮的日式屋檐、落地推拉門、盈滿陽光的走廊和房檐下可以赤腳在上面走來走去的木質平台。室内布局簡約卻不失考究,餐具、廚台、冰箱、牆壁幾乎都是白色,屋頂露出複古的瓦片和木梁,上面挂着燈籠和木質電扇,素潔清新裡透着細膩心思。

房子是租來的,隐藏在北京國子監附近的胡同裡。租期10年,他們花了40萬元将其整修成現在的模樣。就像明黃色木門和屋頂的灰瓦沒有絲毫違和感一樣,這座點綴着現代趣味的小院和周圍的老北京四合院并不沖突,反而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孟奇和Yvonne帶着4歲的兒子之之,在房間裡讀書、玩耍、做精美的食物、招待朋友。很多人來了都賴着不想走。Yvonne每天回家,看着紅牆、樹影、胡同裡的燈光,覺得特别滿足。

2014年,一家三口搬進新家。在一寸一寸打造的童話世界中,夢想落地,生根發芽

40萬與10年

孟奇的朋友圈照片裡從來不缺陽光。光線透過玻璃窗照在餐桌上,打在房間内的一束花、一件玩具上,或映在Yvonne和之之的笑臉上。他和妻子精心布置的房屋和小院,就像《植物大戰僵屍》裡會生産陽光的向日葵。

孟奇是河南人,85後,到北京十多年,性格溫和。Yvonne來自台灣,是室内設計師,1米74的身高配上消瘦的身材,衣着簡約時尚。2012年,Yvonne到北京的第一天便在朋友的飯局上認識了孟奇。愛情來勢兇猛,2013年,他們組建家庭,後來有了兒子之之。

他們一開始也租住在普通的居民樓裡,兒子的到來,成為他們改變生活的契機。

在夫妻倆的觀念中,最美好的房子莫過于有樹、有院、充滿陽光。他們最終選定國子監附近的這處平房,房間60平方米,院子50平方米。兩個人對院子一見鐘情,房東也願意把租期定為10年。合同敲定當天,Yvonne欣喜地寫了篇《小房子日記》,貼了兩張平房原貌的照片,看上去陳舊又普通,但Yvonne寫在旁邊的字充滿喜悅:“對小小的之之來說應該是個大院子!在之之兩歲之前,我們要搬進來,在院子裡給小之之過生日。”

日記中,Yvonne畫出了小屋未來的樣子,有浴缸,還有廚房裡刀、鏟、洗碗布、手套等物品的擺放細節。末尾,她畫了個太陽,邊上寫着:“Oursunnynewlife!Can’twait!”

兩個巨蟹座把對家的愛表達到極緻。開始改造後,受《龍貓》啟發,他們把屋内吊頂打掉,露出中式木梁結構,又把房東留下的塑鋼窗全部換成木窗,用Yvonne的話說,“還原了它真實的表情”。他們用玻璃天窗連接廚房和客廳,并延伸到浴室,用屋外的木質平台圍攏了整個房間和院子,還在房間内“變”出一個可以躺着曬太陽的榻榻米陽光走廊。

一開始,兩人的預算是10萬元,但裝修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希望追求完美,結果嚴重超支,花了40萬元。超支的部分都花在看不見的地方:優質的環保材料、最好用的廚房抽屜五金件。他們甯可多花幾倍的錢,也要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讓家裡每一寸空間都是優質的。

考慮到兒子的需求,他們在門的下方加裝了把手,燈的開關也按照小孩的身高安置,即便在非常有限的空間,也單獨為他做了兒童洗手池。Yvonne希望兒子可以獨立完成很多事情。

2014年秋天,一家三口如願搬進新家。Yvonne形容,在滿是夢想的世界裡,伸手把夢想摘來,讓它真實落地,生根發芽。

不湊合

媒體的到來把孟奇夫婦帶入公衆視野,這是兩個人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他們禮貌地拒絕了幾家媒體的采訪,像兩個守護小花園的孩子,奮力抵住那道不斷有人嘗試推開的紅色木門。

在這個被奮力保護起來的小世界裡,全家人活得自在,随心所欲。同住一個胡同的喆涵特别喜歡他們,尤其是之之。“之之一點不認生,在胡同跑來跑去,特别可愛,跟誰都愛說話。Yvonne性格也好,爽朗,愛笑。”喆涵說,很多人慕名而來,找不到院子就找他們開的店。他粗算了一下,每天幾十個人是常事。

家門向胡同裡的朋友敞開。朋友“茶”是孟奇家的常客,他們在院子裡喝酒、看露天電影、一起動手做精美的西餐。

孟奇和Yvonne總結過搬進這個院子以後的生活,結論是“挺好的”。“我們當時的40萬元可能可以在五環外買個房,但每個人的世界不一樣,我們接受不了去住郊區一個小樓房,那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現在租個房子,改造後住上10年,我覺得挺劃算的,不湊合。生活不能湊合,湊合就是活着。”孟奇告訴《博客天下》。孟奇和Yvonne帶着4歲的兒子之之,在房間裡讀書、玩耍、做精美的食物

之之最喜歡的地方,是家裡的榻榻米陽光走廊大概與學藝術有關,過去十幾年裡,孟奇的生活方式一直在突破父母的想象。好在父母很開明,并不幹涉他太多。

Yvonne對生活的理解與孟奇很一緻,不願意通過舉債、向父母借錢的方式去付一個大房子的首付。他們覺得理想生活有很多實現路徑,“很多人都有這個能力,看你是否給了自己美好的生活方式”。孟奇說,買大房子不是重點,整修院子也不是,重點是生活本身,不要本末倒置。

有點像吸引力法則,兩人慢慢感到,種下一個美好的種子後,他們通過一個點會看到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連接到另一個更大的世界—更多的朋友、更有趣的圈子、更前衛的生活理念。“我們并沒有過多的期許,隻是盡力地想讓現在好一些、再好一些,這是個相加的過程”。

孟奇認為,家,代表了主人的内心世界、審美品位,他和妻子身處與美有關的行業,很多理念理應走在别人前面。一個美好的家,會是其他所有美好的源泉。

不少人替他們擔憂:10年以後怎麼辦?“很多人都覺得可惜,但我們覺得現在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想的就是能把這10年過好。”Yvonne說。

他們把動畫片的海報擺在家裡的各個角落,之之也像在動畫片裡一樣,快樂地長大。

這個小男生很活潑,見到陌生人一點兒不害怕。他最喜歡的地方是家裡的榻榻米陽光走廊,可以騎着小車來回跑,或者趴在上面玩玩具。走廊的盡頭有藍色鴨子、木馬等玩具,另一頭有個房子造型的窗戶。那是之之的小天地。他管這叫“小花園”,在裡面擺滿自己喜愛的小汽車,有時還會縮在窗台上曬太陽。

Yvonne有種感覺,搬到這裡後,兒子内心世界的門打開了,他有自己的樹、自己的門和小車,會蹲在地上問螞蟻要去哪裡,而不是一腳把它踩死。

各種精心的設計也起了作用。有了兒童洗手池,之之會主動洗手、刷牙,不用别人幫忙開門、開關燈。在孟奇夫婦看來,這可以讓兒子有歸屬感。

當陽光每天透過推拉門照進整個房間時,美好的一天開始了。孟奇的視頻工作室、商店都在離家不遠處,一家人的生活靠散步、自行車便可完成。

天氣不好時,家就是他們的遊樂場,媽媽會給之之講故事,父子倆最喜歡在院子裡玩水。但孟奇夫婦不會為了之之專門設計一些活動,而是讓他一點點融入自己的生活。在他們看來,3個人都是家庭裡的重要成員,平等地在一起生活。

在這家店裡,一切物品都是白色生活本來的樣子

孟奇夫妻的生活态度,不僅體現在“住”這一件事上。當年,兩人在天台舉辦的婚禮,同樣别具一格。

主意是朋友出的,婚禮也是朋友幫着籌劃的,他們還自發組成“婚禮組委會”,并設計了海報。說是婚禮,更像在天台的party,當天來了70多人,每個人都要穿紅色或白色服裝,孟奇和Yvonne身着同款白色及膝短褲,Yvonne頭戴朋友親手做的頭紗。婚禮是一個簡短的小儀式,之後樂隊即興演奏,大家從下午兩點一直玩到晚上7點。孟奇和Yvonne覺得,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帶着這種理念,他們創立了一家以白色為主題的商店,這家小店像是為二人孵化了一個美好的白日夢。

室内裝修也是Yvonne設計的,但風格和他家大不一樣:家裡有更明快的黃色、綠色,而店裡卻從裡到外一色白,被網友稱為“性冷淡街”的重要标志—國子監街因為藏着幾家設計師品牌店,成為外人眼中有格調又神秘的地方。

和家也有共同點。孟奇夫婦一開始并沒有給予小店太多期許,隻是将它作為孟奇視頻工作室的客廳,用來接待朋友。時間久了,總有人探頭進來好奇地看,夫妻倆索性對外開放。

在這家店裡,一切物品都是白色,有來自日本的手工器皿,也有來自瑞典的筆記本,每一樣都仔細擺放。孟奇說,白是東方哲學的終點,它是最原本的樣子,可以承載一切。慢慢地,小店開始吸引志趣相投的朋友,這讓孟奇開啟了一個新世界—他們開始拍攝視頻,做各種有趣但不賺錢的事。

Yvonne現在已不再接室内設計的案子了,專心享受當前的生活,沒事時一個人坐在院子裡曬曬太陽,發發呆;有朋友來,大家就坐在一起喝啤酒,放露天電影。她說:“北京人喜歡說接地氣兒,這是跟自然、土地更親切的一種關系。”

他們的院子裡曾經種了3棵樹,爸爸的紅楓樹,媽媽的無花果樹,兒子的蘋果樹。現在隻留下了楓樹,入夏後,院子裡滿眼綠色。

2018年,之之可能去台灣讀小學,一家人也會搬過去生活幾年。有空的時候,他們才會回北京幾天,照顧一下店面。朋友開玩笑說:你們搬走後,這房子就變成一個傳說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