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植根于鄉土文化上的傳統與變革

植根于鄉土文化上的傳統與變革

時間:2024-10-23 04:28:28

一直以來,中國為消除貧困付出了堅定和顯著的努力。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已有8億人口脫貧,為2015年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近,我走訪了中國中部省份河南一個叫裴寨的村子,在那裡我親眼見證了村民們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取得的成就。盡管飛速的發展給裴寨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裴寨人依然在日常生活中保留着傳統的生活習慣。

裴寨商業街上開了一家電商的配送店,用以配送村民們網購的商品。乘着高鐵飛速穿過河南的鄉間田野,我們順利抵達了新鄉市。這是我第一次了解新鄉。新鄉市大約有600萬人,比很多歐洲國家首都的人口還多。假如河南是一個國家,它的人口數量在世界上能排到第12位。回味着這些數字,我登上了開往裴寨村的巴士,我的鄉村生活體驗即将正式開始。

裴寨村裡有一口被棄用的孤零零的老井,這是過去那段飲水困難時期留下的印記。如今村民們喝水已經非常方便,很難想象僅僅十年前,他們每天都要為這個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發愁。深藏在太行山腳下的裴寨村受制于不利的地理環境,水資源匮乏使村子的發展常年陷入困境。如今,新建的水庫和灌溉設備已經讓裴寨村大變樣:原本貧瘠的土地已經種上糧食,從高處望去一片翠綠。“水對裴寨太重要了。”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是當地的一位慈善家,為了裴寨的建設,他頻頻慷慨解囊。“有了可靠的水資源,我們才能發展。”廣場前,幾口大鍋裡正在烹煮粉條燴菜。裴寨人喜歡以這種傳統的方式招待前來參觀的客人。裴春亮說的沒錯。正是有了蓄水系統,裴寨村民才第一次在與不利自然條件的抗争中占了上風。為了解裴寨人過去的生活環境,我們去了臨近的發展較為滞後的大王莊村。走進大王莊村,光秃秃的土路蜿蜒在破舊的土坯房之間,有些房子空空蕩蕩,已經無人居住。在這裡,大部分村民依然靠着種地為生。想到裴寨村過去也曾是這番景象,我更加覺得裴寨人取得的發展成就了不起。

如今,裴寨村寬闊的廣場迎接着來來往往的遊客,廣場旁的文化牆上是村裡孩子們的畫。村民們告别了過去破舊的土坯房,住進了一排排整齊的小洋樓,村裡的籃球場、乒乓球台等體育設施一應俱全,村民随時可以去鍛煉。伴随着中國的發展,這樣的場景在全國各地随處可見。可是,為何裴寨還保留了其獨特的鄉村特色呢?我在裴寨人身上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裴寨村的樣貌的确已大不同于從前,但改變一個村子的傳統可不像拆掉幾間老房子那麼簡單。每天清晨,村裡的老人依舊聚在一起鍛煉,待子女準備出門上班,便紛紛回家照顧孫子孫女。下午,他們坐在自家院子裡曬太陽,身旁是小塊的菜地和晾曬的衣物。家裡雖然收拾得幹淨,但農村生活的器具依舊散落地擺放着。盡管搬進了嶄新的房子,裴寨人的心态和生活習慣并未發生太大的改變。時光匆匆,老一輩裴寨人的苦日子已經成為過去,在新村成長起來的孩子們也已開始上學,也許他們長大後不會像父輩這樣生活。但如今,這種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明顯的對比在裴寨人的生活中仍然清晰可見。

這種對比尤其體現在飲食上,村民們的飲食習慣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人人都知道,飲食是構成中國文化的重要部分,裴寨村也印證了這一點。午飯時間,我們和其他遊客一道走進了村頭一間整潔明亮的飯廳,坐下等待用餐。但這裡的廚房設在室外,廚師們在一口露天的大鍋裡炒菜,鍋竈下柴火燒得很旺,這樣的場景與周圍嶄新的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午飯是燴菜和白米飯,我們吃得很香。吃飯的過程中,新與舊的碰撞還在延續,不斷有人進進出出,把菜從室外的大鍋竈端進飯廳。當地人告訴我,不論廚房修得多漂亮,還是老鍋竈煮的飯菜味道更香。這在裴寨村很常見,好幾次我都撞見村民在自家門前用老式的爐竈蒸馍馍,設備齊全的現代廚房反而被擱置一旁。裴春亮說:“食物很重要,外來人對一個地方最初的印象就來自于食物。隻要你在那裡吃飽了,你就會對那裡留下好印象。”裴寨商業街上的便利店裡,将要成為母親的老闆娘在照看生意。

村裡的兒童在商業街上的一家舞蹈培訓班裡學習拉丁舞。傳統廚藝的價值還有一個重要的體現——紅薯粉條節。在那段與貧乏的水資源和貧瘠的土壤作鬥争的歲月裡,紅薯成為當地村民可以依賴的農作物之一,裴寨人靠着紅薯挨過了不少苦日子。現在村民們日子富足了,他們通過舉辦紅薯粉條節,熱鬧地紀念這個曾帶來溫飽的農作物。制作紅薯粉條的場地是向遊人開放的,我一邊聽着空中回響的民族音樂,一邊親眼瞧瞧紅薯是如何被制成粉條的。開始,一個個紅薯被切成碎塊,磨成粉,攪拌成面團。等面團揉到恰當的時候,通過篩網擠成細長的粉條,下到盛滿熱水的大鍋裡,鍋底不斷添着柴火,水一直熱騰騰的。做粉條的師傅們穿着亮白色的制服在炊煙和霧氣中不斷忙活着,他們的裝束就像是高檔餐廳裡的大廚。不一會兒,煮好的細長粉條被撈起,晾到旁邊的架子上,晾幹後就可以用來做各種菜了。62歲的王中美和兒子一起做紅薯生意,他告訴我,紅薯渾身都是寶,連紅薯梗都已經出口到韓國,成為那裡的一種美食。王先生是土生土長的裴寨人,他還是裴春亮的中學老師。他相信,盡管裴寨這些年變化巨大,但人們對紅薯粉條的喜愛是經久不變的。我和紅薯粉條節的組織者也聊了會兒,他們也同樣愛着粉條。“辦這個紅薯粉條節,我們可以向外地朋友展示我們的土特産。”他們中有個人告訴我:“它成為我們展示本地産品的一個窗口,也帶來了新的商機。”

一路走到今天,裴寨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除了種紅薯,他們也發展起更多的生意。裴寨村的許多新産業不僅解決了當地人的就業,還給他們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中國有句諺語,“授人以魚,養人一日。授人以漁,養人一世”。對裴寨人來說,“授人養寵物金魚,贈人好生意”可能更貼切。裴寨村裡有一長排矮房子,房裡各種寵物金魚在成排的魚缸裡遊來遊去,這些金魚将被遠銷到北京等城市。對于一個幾年前還極度缺水的村子來說,能把利潤豐厚的金魚養殖生意做起來真是令人驚歎。裴寨村民在喜事彙内聚餐。裴寨村供圖裴寨村仍然有不少人在務農,村裡發展的現代農業仍需要裴寨人世世代代幹農活的手藝和經驗。村裡開辟了一大片土地,建了28座大型溫室大棚,種植特色水果和蔬菜,而不是常見的紅薯。這些溫室大棚的朝向非常講究,以獲得盡可能多的陽光照射,一堵高高的黏土牆用來保溫,棚頂是半透明的塑料膜。這樣的設計效果非常好,溫室大棚内明顯比外面暖和多了。雖然這些溫室大棚很先進,但農村的勞動習慣仍然保留了下來,一家人還是會在一起勞作。梁先生今年50多歲,他和女兒一起管理着兩座西紅柿大棚,生意蒸蒸日上,父女倆一年可以掙五六萬元。臨近的一個大棚裡,茹女士正在料理充滿異域風情的火龍果。這些火龍果長在外貌酷似仙人掌的細長莖上。她年幼的女兒則在大棚外面玩耍。

走進村子中心,我們來到了讓裴寨人引以為豪的商業街,這條街是當地的商業中心,代表了裴寨人的希望和夢想。傳統的鄉村生活和現代化的産品交織在這條商業街上。一家電器店裡陳列着嶄新的電視機、洗衣機和空調,而在店門口,一位老人正推着木制手推車賣水果。在一所拉丁舞培訓學校裡,一群孩子跟着老師的步伐興高采烈地舞動着身軀。即便在這裡,電子商務的觸角也無處不在。商業街上開了一家電商的配送店,用以配送村民們網購的商品,小店的經營者楊先生今年剛剛21歲。為了吸引村民存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這裡開了一家便利店,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包裝的食品和日用品,村民們憑存款憑證可以買到打折的商品。便利店的老闆娘懷孕六個月了,店裡沒有暖氣,她包着厚棉襖坐在櫃台後面,努力讓身上暖和一點。裴寨仍然在不斷發展,這裡的人們對此非常自豪,他們也的确應該感到自豪。

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支持,有了裴春亮這樣慷慨的社區黨總支書記,裴寨人的夢想才得以實現,他們内心對此充滿了感激。裴寨村裡貼着“學習裴春亮”的标語,坐落在裴寨村廣場的村史展覽館裡陳列的展品體現着村子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些成就由一個個普通裴寨村民的奮鬥故事組成,正是他們的成功和曾經的挫折共同推動了整個裴寨村的發展。未來,裴寨人還将繼續他們的道路。

在村史展覽館裡,一張合影吸引了我,照片攝于裴寨村2015年舉辦的一場慶祝大會,照片說明寫着“我們是一家人”。盡管現代化的進程讓裴寨村日新月異,但裴寨人那份獨特的身份認同仍然寄托在經久不衰的鄉村文化中。

(本報道撰文者系人民畫報社外籍雇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