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他們營造“微故宮”

他們營造“微故宮”

時間:2024-10-23 02:35:46

故宮博物院數字傳媒組全體成員。這個八人小組主要負責故宮博物院的官方網站群、微博、微信與移動應用程序等網絡媒體的策劃、發布、運營與維護。這個八人小組都是“80後”或“90後”,與六百歲的故宮,還有“宮裡”資深的老專家、老師傅相比,他們年輕太多,所在的部門也是故宮博物院裡比較“前衛”的。進入故宮博物院工作後,這群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嚴謹。同時,他們也慢慢地影響着人們對故宮的認知。

走進西華門,沿着金水河,穿過小半個故宮,來到壽康宮南小院。推開木門是一處避風閣,連接着幾間不算大的辦公室。和普通的寫字間一樣,辦公桌上放着電腦以及大量文件和書籍。唯一的不同是,專業研究資料與文獻書籍塞滿了整面牆壁的書架。這裡原是壽康宮的廚房,如今是故宮博物院新媒體團隊的辦公室。

不到8點,這裡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擦亮一件塵封許久的東西

在故宮博物院,“新媒體團隊”的正式名稱是資料信息部數字傳媒組,主要負責故宮博物院的官方網站群、微博、微信與移動應用程序(以下簡稱App)等網絡媒體的策劃、發布、運營與維護,小組成員所學專業涉及計算機、曆史、英文、考古和設計等。

資料信息部成立于1998年,部門成立的初衷,是利用數字化手段,記錄院藏文物信息。随着數碼照片積累得越來越多,他們開始着手建立數據庫。逐漸地,這個部門覆蓋的業務範圍越來越大,但運用數字技術記錄古建築和文物信息,始終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故宮博物院的全面數字化始于2000年,随後,官方微博、App、官方微信也陸續上線。

郭珽是負責線上業務的數字傳媒組組長。2002年,她大學畢業進入故宮博物院工作,當時主要負責網站的運營和維護,是團隊裡最早“入宮”的成員。“可能每個北京孩子都多少有點故宮情結吧。”郭珽說。

對于這群年輕人來說,最初走進這裡還帶着或多或少的“誤打誤撞”。比如郭珽的專業是計算機應用,負責App項目的莊穎本科是英文專業、碩士專業是美國文化研究。隻有“微故宮”(微博、微信社交媒體的統稱)的負責人張林的學術背景是考古學,但研究方向也并非紫禁城所經曆的明清兩代。時至今日,這座舊宮殿對于他們來說有太多的不一樣,而他們更是每個人“一專多能”地擔任着幾項工作。

有着600年曆史的紫禁城因為這群年輕人的加入,通過移動互聯網迸發出了新的生命力。通過社交媒體,人們看到郭珽、莊穎和張林心目中的故宮。也正因如此,“故宮活起來了”成為這幾年許多人的看法。傳統文化被一個個全新的渠道傳播,以活潑新穎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屏幕上,像是把一件塵封許久的東西擦亮後拿到人們面前,讓人眼前一亮。

讓故宮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作為世界上每年接待人數最多的博物館、最受矚目的世界遺産地之一,故宮博物院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故宮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故宮微博”全然沒有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相反卻是格外親切。

談起“故宮微博”的誕生,郭珽說那是大勢所趨。“那會兒都在開微博,我們自己也玩兒,故宮也喜歡接受新鮮事物。”郭珽也表示,現在主管資料信息部的馮院長就是當時“故宮微博”的第一任小編,“他可以算是故宮新媒體第一人。”

“一看這就是故宮!”許多人看到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時會有這樣的印象,而這就是郭珽和組員們希望達到的效果。

開辦“故宮微博”的時候,确立了讓公衆能更全面地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想法。展示故宮豐富的館藏資源也一直是“故宮微博”發布的主要内容。同樣是展示,在新媒體時代,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闆起面孔”說教,也可以俏皮地拉近距離。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大家開始把文物介紹做成“#春日話明媚#、#夏日話清涼#、#秋日話缤紛#、#冬日話溫暖#”的系列話題;把故宮美圖系列的視覺效果确定為一種相對明快的詩意表達,具有故宮元素的相對高飽和度的色彩被廣泛應用;把大量紫禁城的美景圖片以“愛上這座城”的話題定期發布……紫禁城的美在網絡上迅速流傳開來。

“我們希望‘讓故宮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把我們的數字産品和社交平台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讓大家發現原來生活可以‘很故宮’。”郭珽說,“這是大家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得到認可的同時,質疑的聲音也一直存在着,“畢竟這是故宮,在一些問題上我們确實還是要‘較真兒’一些。”作為科組的負責人,郭珽說。

郭珽(右一),數字傳媒組組長,2002年進入故宮博物院;莊穎(左一),App項目負責人,2008年進入故宮博物院;張林,“微故宮”負責人,2014年進入故宮博物院。

莊穎(左)與同事溝通App産品中遇到的問題。

數字傳媒組的實習生在書籍中查找展品資料,為“故宮微博”發布的内容提供素材。“我們希望找到一個小切口”

2012年下半年,随着移動數字媒體的普及,故宮博物院有了新的計劃:做自己的App産品。2008年“入宮”、時任故宮博物院英文網站編輯的莊穎參與了策劃工作,這就有了後來的《胤禛美人圖》。

“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看到故宮在招英文編輯,就想報名試一下。”美國文化研究專業畢業的莊穎就這樣來到了故宮博物院。她也坦言,像大多數人一樣,在報考時并不了解故宮博物院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甚至有親戚問她是不是去當導遊。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故宮博物院一直努力讓公衆意識到,故宮博物院不僅僅是一大片古迹,更是一座有豐富館藏博物館的原因。而通過移動數字媒體手段,是很好的方式。莊穎說:“我們的第一個App産品就是推薦故宮衆多藏品中的一個。我們希望找到一個小小的切口,從它深入進去,最終吸引更多人來關注故宮蘊藏的更深層次的文化。”

很快,切口找到了。2013年5月,故宮的第一款App産品《胤禛美人圖》上線。

這是一款文物鑒賞類App,以一套12幅的清宮舊藏美人圖為基礎進行創作,風格清雅别緻,不僅能讓觀者欣賞到畫作,還引領觀衆走入舊時美人“品茶、觀書、沉吟、賞蝶”的日常生活,而美人周圍的家具、擺設等也可以被讀者逐一點開,探其究竟。這款App的開發是基于故宮博物院專家們對《胤禛美人圖》的深入研究,使這款産品有了豐富的“料”,在新媒體時代,足夠吸引眼球。

這個初試啼聲的作品,上線兩周,下載量超過20萬,并獲得了蘋果應用商店“中國區2013年度優秀App”。“當時,我自己甚至都還沒有iPad。”莊穎笑着說。

移動數字媒體普及後,大多數博物館會選擇将導覽性App作為首選,而故宮博物院則不然。“我們做了很多調研,雖然是一個大趨勢,但是我們覺得第一個産品就做自己無法掌控的,如此大的規模,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莊穎說道。

先後負責《胤禛美人圖》《清代皇帝服飾》《每日故宮》《故宮展覽》和《故宮社區》5款App産品項目開發的莊穎,在提起最近的一個産品《故宮社區》時說:“《故宮社區》确實和之前的都不一樣。”

《故宮社區》是一個全新形态的博物館App,用戶可以基于故宮的傳統建築元素,創造一個線上的虛拟城市,以現代的方式體驗古典文化生活。而像這樣的概念在國外博物館界也剛剛提出。

經過莊穎和科組的努力,2017年5月,《故宮社區》正式上線,在産品發布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出席。“單院長常說,線上産品最重要的是用戶是不是真的喜歡。所以,我們推出第一款App的時候,他也許并不是那麼了解這款産品,但他可以聽到用戶的反饋,看到用戶真的喜歡,會鼓勵我們繼續做。”莊穎說道。

如今,這個科組依然不斷地向各個方向進行嘗試,從先後上線的9款App,到嘗試各類新穎數字技術與故宮相結合的可能性。近期,第10款App即将上線,郭珽透露,這将是一款“有故事”的App。

在《故宮社區》App發布會後,團隊主創人員的合影。攝影張林

“希望最終能讓大家愛上故宮”

攝影與新媒體密切相關。2014年,從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畢業的張林成為故宮博物院的“禦用”攝影師。在此之前,因為熱衷在博物館裡進行攝影創作,張林已經收獲了一些“粉絲”。如今,他負責“微故宮”運營的同時,也沒有放下攝影這項特長:那些觸動了許多人的故宮美圖,大多出自張林與另一位攝影師之手。

“我學的是商周考古,關于明清時期的曆史了解的并不多。”起初連明朝有哪幾任皇帝都說不全的張林,在來到故宮博物院之後發現,這段曆史其實很有意思,這座城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地方。

回想起剛“進宮”不久第一次“交作業”,張林用“很慘”來形容。“那時候我是按自己的理解去拍照。我覺得故宮是一座經曆了六百年風雲的城,應該着力表現滄桑感,所以我總是喜歡拍一些破舊的角落。”但随着與郭珽不斷溝通,張林意識到滄桑和曆史感隻是一方面,并不是故宮的全部。

不久,一張張故宮“美圖”逐漸通過網絡傳播開了:從玉蘭“迎春”、六月遊魚睡蓮,到落英散盡、金黃挂滿枝頭,再到大雪覆滿宮。

“進宮”3年多,張林去過故宮的許多地方,也拍了很多照片,而2015年冬天拍的那場雪則是他自己最滿意的。那場雪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氣放晴又碰巧趕上周一閉館,張林和另一位攝影師申請拿鑰匙去拍攝三大殿。“隻有我們兩個人站在太和門下面,看着銀裝素裹的太和殿廣場,陽光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非常美。”

那兩條雪中紫禁城的微博也反響空前,兩條轉發超過20萬次。“現在一遇到下雪或者預報有雪的時候,網友就在微博上留言,催我們趕快上照片。”今年2月,北京預報有雪的一天,張林“主動”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已經在拍了,各位不用私信了。”

這些照片“廣告”效應顯著,有一年的大雪天,剛過中午,每日8萬張的故宮博物院門票就售罄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每到春天,配着詩詞,“微博故宮”就變得繁花似錦。在“微故宮”,受歡迎程度能排進前三名的一定少不了賞花系列。“我原來不認識這麼多花,都是後來惡補的。”曾經對花卉知識了解甚少的張林,現在對于故宮裡的花已經能做到如數家珍。幾年的尋花經曆讓他腦海裡仿佛有一張地圖。

近些年故宮很火,但對于數字傳媒組的年輕人來說,仍然任重道遠。“在相當一部分人的印象裡,故宮還隻是一個旅遊景點。但事實上,故宮是一座博物館,景點并不是它最主要的屬性。我們希望能用‘風花雪月’的美圖在第一時間吸引住大家,再引導大家關注故宮的其他信息,最終愛上的是‘故宮博物院’。”張林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