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農業與醫療,中非合作的“輸血”與“造血”

農業與醫療,中非合作的“輸血”與“造血”

時間:2024-10-23 11:35:32

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對非援助,領域與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糧食援助到覆蓋減貧、醫療衛生、教育培訓、基礎設施等民生和能力建設,從注重“無償援助”到強調“互利雙赢”,從“輸血”式援助向“造血式”升級……中國對非援助正在越來越多地成為中國與非洲合作。

在農業與醫療這樣的傳統領域,中非之間的合作源遠流長,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無償援助,到今天的更加注重技術培養與合作共赢,為非洲當地留下了後續發展的技術支持。

2009年9月,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長沙向來自非洲等地的代表與專家傳授雜交水稻技術。

“種植”幸福的中非農業合作2011年4月,中國援萊索托菌草技術項目的專家,為當地菇農現場授課。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供圖

在非洲,70%的人口是農業人口,農業對非洲國内生産總值的貢獻率達30%。然而,投入不足,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技術落後等困難,影響了非洲的糧食供給以及非洲人民的溫飽。前往非洲的中國農業專家,将中國這一傳統農業國家的技術、資金和經驗帶到了當地,幫助非洲人民種下了糧食,也種下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第三期中國農業援助布隆迪項目在當地開展中國雜交水稻試驗示範推廣工作,這讓當地水稻産量增加了近3倍,創造了非洲水稻高産紀錄。項目推廣期間,20多歲的大學畢業生耐克基在項目組組長楊華德的指導下,種植雜交水稻。豐收的水稻,不僅為耐克基提供了高質量的糧食,也讓他學到了水稻種植的科學技術,便于日後自主開展作物種植。2018年3月,在第四期項目開展之時,楊華德選擇繼續參加,将中國的發展經驗和農業技術傳授給當地更多人。

萊昂尼達斯,是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郊區小有名氣的商人。2012年,中國援助盧旺達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在當地開展菌草技術培訓班,萊昂尼達斯因此學會了生産菌袋的技術。2013年,他前往中國,在福建農林大學進行了短期培訓,回國後開了公司,建起了蘑菇種植基地。他的公司發展很快,已經擁有20名雇員。萊昂尼達斯說,菌草技術改變了他的生活。

34歲的坦桑尼亞人阿蔔杜拉,以種玉米為生。2014年,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來到阿蔔杜拉所在的村子,試點推行科學規範的玉米耕種技術。起初,阿蔔杜拉并不太相信這幾位初來乍到的外國人能搞出什麼新花樣。但收獲時節整整高出一倍的試驗田收成,令他刮目相看。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阿蔔杜拉家的玉米産量增長了3.5倍,從貧困戶變為了農業示範戶。

與此同時,莫桑比克農婦莎莉亞,貝甯農民庫努,贊比亞農民馬蘇佩……很多人都成為了中非農業合作的受益者。

如今,中非農業合作實現了由單純的糧食援助向農業技術提供的方式轉變,實現了“輸血”式向“造血”式的轉變。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内斯堡峰會上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将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建設作為新時期中國對非合作的優先重點領域,着力幫助非洲國家解決這一事關國計民生和經濟獨立的基礎産業發展問題。在非洲100個鄉村實施“農業富民工程”、派遣30批農業專家組赴非洲、建立中非農業科研機構“10+10”合作機制……而同時,中國近幾年已向20多個非洲國家提供了緊急糧食援助。“隻要是中方作出的承諾,就一定會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實際上,中非農業合作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已經開始。1959年,中國向剛剛獲得獨立的幾内亞無償提供糧食援助,開啟了中非農業合作的篇章。在中非農業合作将近60年的時間中,中國援建農場、農業技術示範中心、農業技術試驗站和推廣站,興建農田水利工程,提供農機具、農産品加工設備和相關農用物資,派遣農業技術人員和高級農業專家傳授農業生産技術和提供農業發展咨詢,為當地培訓農業人才……

同時,中國農業專家還積極參與當地農業規劃工作,積極為非洲農業生産出謀劃策:援貝甯專家組協助起草該國《農業法》和《農業管理法》;援博茨瓦納、幾内亞比紹專家組分别參與編寫兩國的《農業發展規劃》;援萊索托專家組協助該國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無口蹄疫國家地位;援毛裡塔尼亞專家組協助制定農業綜合分析測試中心實驗室建設方案……

(本報道未署名圖片選自《中非合作論壇15周年成果圖片展》)中國援埃塞俄比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的專家,教授當地農民使用插秧機。

2013年12月,中國援盧旺達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的專家,教授、示範收割機使用方法。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供圖

2011年5月,中國援助盧旺達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的專家,進行水稻育秧新技術現場培訓。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供圖

中國援贊比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專家,在實驗室内指導學員進行植物病蟲害防治實驗。

2016年3月,吉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窦森(左一)帶領兩名南非留學生做實驗。攝影張楠/新華社

馬拉維中非棉業公司棉花種植項目喜獲豐收。

“不走的醫療隊”2017年10月,中國第18批援助盧旺達醫療隊隊長陸軍,在馬薩卡醫院完成一名孕婦的剖宮産手術後,查房時開心地抱起嬰兒。中國第18批援助盧旺達醫療隊供圖這是一群來自中國的醫生,這是一份救死扶傷的工作。這份工作,赢得了非洲當地人的尊重。

當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中國醫療隊第一時間“逆行”奔赴疫區。一位接受中國醫生救治的塞内加爾女士,為表感激,為自己的孩子取名“中國”。

2017年11月,第18批援助盧旺達醫療隊在馬薩卡醫院移交一批中國援助的醫藥,和包括麻醉機、手術床、監護儀、麻醉穿刺包、口腔科器械、骨科器械和外科縫合線等在内的衛生器械。馬薩卡醫院院長烏維澤耶對此非常感激。以往,這座醫院的大部分設備均由中國捐贈,這次中國再次向醫院捐贈藥械。由中國政府援建的馬薩卡醫院在2009年底動工,2011年8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是地區最大的醫院。而中國援助盧旺達醫療隊的隊員長駐該院,協助當地醫生為民衆提供診療服務。同時,醫療隊還為許多居住在偏遠地區患者,提供了登門義診服務。義診前,醫療隊員還會前往當地的衛生站進行情況調查,按需捐贈藥品。2015年11月,塞拉利昂,中國生物危害防控專家、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中)到當地孤兒院探望“埃博拉孤兒”,并給孩子們帶去有中國特色的小禮品。新華社供圖

中國援建的塞内加爾兒童醫院,是塞内加爾國内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兒科專科醫院之一,于2012年6月投入使用,現有約140張床位、10餘名醫生,每天接待近300名病患。坦桑尼亞的魯菲吉地區,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瘧疾防控試點項目所在地。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來自中國的工作人員,在該地區的36個自然村開展媒介分布和生态習性調查。之後在坦國國家衛生與社會福利部等機構的協作下,分發了5萬頂長效蚊帳,并聯系中國制藥企業以成本價向試點地區供藥。如今,該地區的瘧疾感染率相比3年前已經下降了80%。

中非醫療合作,正在實現着治病救人、造福非洲的目标。從過去到現在,中非醫療合作,都在緻力于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早在1963年中國便派出了第一支援非醫療隊前往阿爾及利亞。之後,中國醫療隊走進了非洲更多的國家,成為在非洲的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回顧援非初期,中國與非洲均處于醫療器材和藥品短缺的階段。那個時候,中國醫療隊便與受援國醫護人員一起制作設備和器械,開展臨床救治。即便是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盡管非洲當地醫療衛生體系獲得了長足發展,中國援非醫護人員依然面臨着很多困難:政局不穩、戰亂頻發,物資匮乏、缺水斷電,傳染病肆虐……很多援非醫療隊也面臨設備、藥械不足的問題,更有隊員感染瘧疾,在初來之時還面臨着無法與患者進行直接語言溝通的障礙。但就像第18批援盧旺達醫療隊隊長陸軍說的那樣,盡管有困難,但做好醫療服務工作,是醫療隊的中心任務,“救死扶傷不分國界,我們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中國援非醫療隊的足迹已遍及非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今天,醫療隊員們積極防治傳染病、常見病和多發病,引進超聲乳化白内障複明、心髒搭橋、内窺鏡微創和關節置換手術等先進醫療技術,抗擊瘧疾,抗擊埃博拉,提供免費的複明手術,進行血吸蟲病防治試點項目……他們救治了數以億計非洲患者,也通過臨床帶教、學術講座等形式,為非洲培訓了數以萬計的醫務人員,為當地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這些來自中國的“白衣使者”,正在踐行着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精神,他們也被當地人稱為“最受歡迎的人”。

(本報道未署名圖片選自《中非合作論壇15周年成果圖片展》)2006年10月,北京,赴埃塞俄比亞的中國青年志願者在出征儀式上合影。之後,他們前往埃塞俄比亞,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漢語教學、醫療衛生、鄉村建設、計算機等方面的志願服務工作。

2011年9月,中國光明行醫療隊乘坐海航專機抵達莫桑比克馬普托,受到熱烈歡迎。中新社供圖

2017年10月,盧旺達基加利,中國第18批援助盧旺達醫療隊的醫務人員為一名學生義診。新華社供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