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五指山黎族民歌傳人黃清妍:

五指山黎族民歌傳人黃清妍:

時間:2024-10-23 10:14:25

黃清妍和她的翩哈組合成員。(管麗娟攝)“我唱的是祝酒歌,黎家用山蘭美酒慶祝喜事。”2015年12月30日,全球首條環島高鐵海南島高鐵全線貫通,黃清妍作為黎族民歌傳承人,受邀體驗西環高鐵,即興用歌聲表達她的激動之情。

當日,黃清妍身着黎族織錦,頸戴黎族項圈,一身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不時輕哼黎歌表達喜悅。這種喜悅,不僅源自于海南島路網覆蓋到黎村苗寨,還因為她所熱愛的這片土地即将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說得沒有唱得好的黎家女

1969年,黃清妍出生于五指山市通什鎮福利村委會明形村。她說,過去在海南黎村,黎歌相當于交流的通用語,黎族老百姓日常會用歌曲對話。如果一個黎族村民不會唱黎歌,是會被村民瞧不起的,會被認為沒有才能。黃清妍的外婆、姑婆、母親都是歌手,這樣的家庭氛圍下,更是不能落後。她從小就開始學習黎歌,說是學習,不如說是熏陶。黃清妍的母親曾在宣傳隊工作,小黃清妍聽着媽媽唱歌長大,一邊聽,一邊跟着學。

到了八、九歲的時候,黃清妍開始讀小學,在學習過程中,她發現漢語與黎話有些類似。尤其是到了小學四五年級,她看到漢語中有很多成語,不禁聯想:黎話也有很多很豐富的詞語,既然黎話與漢語有些類似,那麼黎族是不是也有本民族的成語呢?

于是,黃清妍開始對黎族成語産生濃厚興趣,并開始研究怎樣用漢語表達黎族成語,以及漢語與黎語之間的對應關系。“比如,摟起來,漢語與黎語的意思、發音一樣”,她向記者舉例說明。這個興趣,她保留至今,現在提起,仍是滔滔不絕。

可惜,天不遂人願,由于家境困難,黃清妍小學畢業後,便沒有機會繼續深造。因此,她不僅認識的漢字有限,普通話也不是很标準,無論是口頭交流,還是書面表達,她都不占優勢。甚至,她還需要依靠查字典,才能将黎族翻譯成漢語。

雖然文化不高,熱愛黎歌的黃清妍卻做了一件知難而進的事:自譜詞曲,創作黎歌。

“我喜歡在淩晨三點鐘創作,這個時候最有靈感,别人問我為什麼有黑眼圈,就是因為我喜歡在晚上創作”,黃清妍很自豪的說。随後,她向記者口述她的作品《黎家歡慶三月三》:“黎家三月三/鑼鼓震天響/雷鳴做炮聲/龍騰海伴奏/風鳴做笛聲/黎家歡聚聚歡唱/歡歡喜喜鬧歡心。”

一提到創作,黃清妍就像打開了話匣子,當即又介紹了作品《五指山是我家鄉》:“五指山是我家鄉/霞光一照萬佳景/歌聲悠美動人心/空氣清清益人行/淺淺溪水奏樂曲。”

黃清妍先是說,然後頓一頓,輕哼一會,再接着說。說着說着,她又會唱起來。她解釋道:“黎歌來源于自然,就好像山上的森林,像榕樹那樣多枝。黎歌裡有很多道理,不能斜着看人,不能無事生非,要行得正,坐得正,有股正氣。”

這也一語道破黎歌的特點——來自生活、教化族人。

熱愛黎歌的翩哈四人組

黎歌的特點,源于黎族的特别之處,黎族隻有語言,沒有文字,不可能像漢族那樣通過詩書禮儀文以載道,因此,音樂便成了黎族百姓傳承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

也許,黎歌之于黎族,就像《論語》之于漢族,正如孔夫子的述而不著,黎歌也恰好是口口相傳。可到了十三四歲,黃清妍卻開始向老人收集整理黎族歌曲。“是五指山地區祖傳下來的民歌”,她認真的更正記者的說法,強調是“五指山的民歌”。這個認真的更正可以從側面反映黃清妍的性格與特點——她非常強調地域,即自己的家鄉。正是性格使然,當看到越來越多的黎族年輕人已經不熱衷唱黎歌了,她感到一種責任:“黎族文化正在丢失,許多年輕人對黎族文化不感興趣了,不喜歡學黎族歌,他們都唱流行歌曲。”

黃清妍的恐慌并非空穴來風,很快,她便意識到,一旦還會唱黎歌的老人去世,這些歌曲就會随之失傳。這種擔憂更讓黃清妍感覺到收集整理黎歌的緊迫性,她認為這件事迫在眉睫,意義重大。黃清妍說:“作為黎族人,能将黎族的文化能傳承下來,以歌曲的形式分享給大家,是件非常好的事情。我們黎族文化有着很深的含義,比如,教育歌或者團結歌,會教你如何做人,才能跟人家融合起來。”

為了更好地推廣黎歌,2009年,黃清妍開始創作歌曲,并集結成冊,有了自己創造的“歌本”。有了“歌本”,離夢想就近了許多。2011年,黃清妍開始着手參加歌唱比賽。

為了參加2014年首屆海南方言歌曲創作演唱大賽,黃清妍與來自樂東的張吉輝、龍新,組建了一支黎歌團隊——翩哈組合。他們三人是翩哈組合的原始成員,現如今,翩哈組合又多了一位新成員黃婷,共四人。據翩哈組合成員黃婷介紹:“翩哈的翩是指非常好的老朋友、世交,哈則指我們,合起來的意思是我們的好朋友。”

“我們都愛‘zhongwen’,‘zhongwen’是‘唱黎歌’在黎語中的發音,就是唱黎歌的意思”,黃婷熱情地向記者介紹。她還告訴記者,翩哈組合的成員都是一群熱愛黎歌的黎家人。

護“短”自己的作品

黎歌是翩哈組合的凝聚力,将黎歌發揚光大是他們的共同心願。平時,他們四人或有自己的工作,或有自己的農活。有比賽、有節目了,他們才“變身”為歌手。

為什麼不做職業歌手呢?“唱黎歌養活不了自己”,黃婷與黃清妍異口同聲地回答。因此,限于現實問題,參加比賽成為他們推廣黎歌最主要的途徑之一。

然而,每每參加比賽,黃清妍和她的翩哈組合都會面臨一個難題——自己創作的黎歌會被改編。現行的音樂大多有标準與規定,“原生态的歌曲一直在被改造,比如要有定拍,前後要有呼應。這樣古老的旋律就會被破壞掉,變得很死闆”,黃清妍說。

采訪中,黃清妍一邊反複示範改編前後的黎歌,一邊告訴記者,“黎歌是自然發揮,雖然旋律一樣,發揮也可能不一樣,唱給不同的人,會是不同的心情,唱出來的感覺就不一樣”。然而,用流行的标準來看,“尾音要被切斷”,不切斷,就不能參加比賽。

令人驚訝的是,看起來柔順老實的黃清妍竟然選擇拒絕妥協,甯可不參加比賽,也不願意别人改編自己的黎歌。她認為,老一輩的人把黎歌傳下來,我們就要将此傳下去,改了,那就不是黎歌的味道了。“黎歌有獨特的氣息,用怎樣的氣,發怎樣的音,這都是老人傳下來的”,黃清妍一邊摸着胸口演示,一邊向記者介紹。

黃清妍是幸運的,她的拒絕妥協并沒有堵死她的路。憑着一股韌勁,她創作的作品《貴在熱情》、《幹杯吧,朋友》曾榮獲2012年海南黎族苗族祝酒歌征集作品采用獎。

在此之前,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彭桂榮,難以相信一個隻念過小學、不識五線譜的黎族農村女子居然能創作黎歌。于是,他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多次跑到五指山市,調查核實黃清妍是不是海南人、是不是黎族人以及這些黎歌是不是原創作品。彭桂榮告訴記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有很多,但是,既能創作又能表演的傳承人,則少之又少。

黃清妍正是從這個“少之又少”中脫穎而出。2015年,通什鎮推薦她為五指山市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2016年1月7日,全省民間文藝家慶祝年會的日子。這一天,黃清妍終身難忘,她以黎族民歌的傳承人身份獲得“2015年海南省優秀民間藝術家”稱号。

2015年是黃清妍的豐收年。那以後呢?黃清妍告訴記者,她希望可以參與進“民歌進校園”的活動中去,将海南黎歌進一步發揚光大。(文/徐晗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