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座僑捐學府的桑梓情懷

一座僑捐學府的桑梓情懷

時間:2024-10-23 08:30:46

口本刊記者/子言

前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先生(右)與百萬教授梁王巧雲(左)在“國際旅遊與酒店業發展論壇”上合影

感恩賦新,春暖花開。

2000年3月的南國鳳城——順德,開啟了一座城與一群人的大學夢的故事,點燃了全球順德人的鄉梓情懷,彙聚了63萬人次點點滴滴的愛心。從此,這片隻有806平方公裡的縣域城市譜寫着一座僑捐高等學府——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傳奇。

“鴻義賦新”的感恩

順德自古以來,崇文重教,英才輩出,擁有“狀元之鄉”和“嶺南壯縣”的彪炳功績和曆史美譽。生養于這方熱土的順德人高瞻遠矚,深明“教育興,則萬事興”的道理,于是邁開創辦縣域城市高等學府之路。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始于1984年成立的廣東廣播電視大學順德分校。為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順德對當地教育進行了不斷改革和優化,于1998年将順德永強成人學院、順德李偉強醫護學校、順德成人中專學校和順德教師進修學校四校合并籌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1999年3月,教育部正式同意建立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現任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校友會、基金會辦公室主任兼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的董國順親曆了順德重視教育,傾力創辦高等學府的一系列壯舉。其中,最讓他感動的,是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創辦舉全順德人民之心力,并凝結着順德50萬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回報桑梓的情懷。

關于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順德職院”)的每一筆僑捐,一路見證着順德職院建設發展的董國順深懷感佩,“因為順德僑捐由來已久,氛圍很濃厚。順德職院的每一棟樓房、每一間課室、每一棵樹木,甚至每一個角落,都注寫着一段段順德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為家鄉捐資助學的故事。”

學校校董、校友李佘少鴻女士自順德職院籌創以來,一直關注并資助的善舉感動了一屆屆的順德職院人。

世居順德大良的李佘少鴻女士,畢業于順德職院前身的順德師範學校。勵志向學的她,對家鄉、對教育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她與先生李兆麟移居香港後,在教書的同時,自己也不斷深造,并輔助先生經營事業,闖出了一番天地。

在祖國改革開放之初,心懷故裡的她和先生連綿不斷地支持家鄉的各項建設,尤為重視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其中,在順德職院籌建新校園之時,她捐贈了230萬。為了鼓勵莘莘學子奮發圖強和幫助貧困學子完成學業,她還于2004年起在順德職院設立李佘少鴻助學金和李佘少鴻優秀貧困生獎學金,至今累計捐資近50多萬元。喜好音樂藝術的她,在2009年捐贈600萬元支持學校建設藝術樓,并于2013年設立李佘少鴻音樂藝術教育基金,每年捐資5.6萬元,支持培育音樂等藝術類特長的優秀學生。

如斯綿遠流長的善舉,潤澤着順德職院,滋養着莘莘學子感恩的心。2014年11月23日,以銘記李佘少鴻對順德職院發展的突出貢獻,一座命名為“李佘少鴻樓”于順德職院揭幕。那一天,天朗氣清,順德職院夏偉院長代表全校師生把一幅“鴻義賦新”的書法作品送給李佘少鴻女士,感恩李佘少鴻女士的義舉和她賦予學校和學子們新的希望。那一刻,回饋與感恩盈滿鏡頭,同時也記錄了順德學院對于僑捐者的敬重與承諾。

“交鑰匙工程”的智慧

進入順德職院的正門,迎面而來的是前方一座正方形架構的建築:四根方柱托起一個方頂,方頂的中間空出一個圓圈,懸挂着一顆镂空的圓球。這是學校的标志性建築——智慧門。

通過智慧門,董國順跟我們講了另外一個關于“智慧”的故事。順德舉全區之力創辦順德職院,有深厚的地域文化淵源,有熱誠的僑捐文化情懷,更有高瞻遠矚的戰略者的眼光。于是,順德職院的起點瞄向清華大學。

為實現“高起點”,順德選擇了北上尋找學院領航人。時任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的楊家慶推薦了剛剛榮休的清華大學副教務長陳智,一位有先進辦學理念和豐富教學管理經驗的教育專家。

2002年,陳智出任順德職院第一任院長,帶着他的清華情節。短短半年時間,在順德區政府的支持下,陳智帶領着全院師生員工貫徹“立足地方,以人為本,崇尚品位,辦出特色”的辦學理念,漸漸勾畫出一個高品位的建設藍圖——高職界的清華。

走過十七個年頭的順德職院,已在全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中名列前茅,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第一批立項建設單位。

而當年孤身從北京來到南國鳳城的陳智已白發鬓鬓,将未竟事業的接力棒傳給了夏偉這位年富力強、卓有見識的後繼者,以名譽校長的身份繼續關注和支持着順德職院的成長。

這個“智慧”的故事起源正是從這位順德職院先驅者開始。在順德職院十周年院慶前夕,順德企業家、順德職院校董孫志恒和幾位企業家商量要為學院送上一份禮物。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順德職院創建之初,想到順德職院首任校長——陳智,想到他為順德職院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貢獻,一個文化公園的概念開始萌芽。“一個文化公園,這樣既可以為師生提供一個優雅休憩的好去處,還可以形成校園的一大文化景觀,可以積澱文化,潛在育人。”孫志恒說。

文化公園利用了順德職院的一片濕地,并在興建方式上采用了頗具創新的“交鑰匙工程”。“一所大學的設立,離不開文化的積澱,更離不開衆人的參與和支持。”孫志恒和其他企業家沒有做“甩手掌櫃”——直接捐錢,而是集體參與,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再到交付使用,企業家們全程參與和負責,學院不用任何擔負。如此方式,既讓企業家有參與感,讓捐贈明明白白地落到實處,也讓順德職院省卻了各種瑣屑之事,事半功倍。

竣工後,經過大家商榷決定,這個文化公園命名為“智園”,寓意“智慧之園”,希望學子們在智慧之園中增長智慧,學有所成;同時也為了紀念陳智老先生。

如今,智園枝繁葉茂,花香鳥語,湖水幽幽。企業家們每次回來,無論多麼匆匆,都要到智園走走,尋找當年參與建設的身影,體味今天的校園文化。

“百萬教授”的魄力

有了高瞻遠矚的戰略者的眼光,更需要有勇士般膽識和魄力去開創。順德職院,一所區域性高職院校,如何才能鍛就為“高職界的清華”?路在何方?從校董到學校上下,大家一緻認為,辦學的核心是人才,是大師,即“大學者,非大樓也,乃大師也”。基于以上的共識,校董們為學校的建設開出一劑良方——建立“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延聘國際國内知名專家教授基金”,用民間的力量合法地打破了相應規定對于高校教授年薪制約的壁壘,創新了高級人才引進機制。

2005年3月16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召開,與會校董和嘉賓一緻同意并捐款1000萬元人民币建立“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延聘國際國内知名專家教授基金”。校董會榮譽主席李兆基博士、梁潔華博士,美的集團CBO何享健先生,校董會副主席湯偉立先生,校董周君廉博士,香港順德聯誼總會主席吳祯贻先生、李錫先生,香港順德綿遠堂主席劉鼎新先生等各樂捐100萬元,鄭裕培先生樂捐20萬元,李塔源先生樂捐30萬元,何家齊、何家樹先生樂捐10萬元。

基金成立後,順德職院開始尋覓适合的高級人才,并于同年在校董劉鼎新的大力幫助下,引進了一位“百萬年薪”的教授——梁王巧雲,轟動一時。

梁王巧雲出生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祖父是中國人。父輩在檀香山開了很多中餐館,而上世紀70年代,梁王巧雲就讀夏威夷大學旅遊管理專業。大學畢業後,她在美國、新加坡、香港等旅遊機構任職,成為業界精英。

順德職院校董劉鼎新先生把她推薦給學院的時候,梁王巧雲教授已是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酒店管理的資深專家。源于血脈的情愫和對職業的追求,梁王巧雲來了,擔任順德職院旅遊系總監,年薪約100萬人民币。這年薪比校長的高好多,可謂在當時同業中開創了先河。

然而這百萬年薪花得相當有見地,把順德職院推向了國際舞台。2005年初,順德職院酒店及旅遊管理系正處于創辦初期,隻有300多人。梁王巧雲到來後,帶來了專業建設領域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新思維、新模式、新資源,漸漸打響了該系的品牌。目前,該系(現已發展為旅遊及酒店管理學院)的學生拓展發展到3500多人,并于美國羅瑞特集團旗下的瑞士格裡昂高等教育學院簽約,合作共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中歐國際酒店管理教育中心,與馬來西亞UCSI大學合作,在吉隆坡共建馬來西亞UCSI大學順峰烹饪學院,使中國烹饪高等教育走出國門,開創國際合作辦學模式,與中國烹饪協會合作,創辦中國烹饪學院,等等。

梁王巧雲還利用自己多年積累的業界資源,在順德政府和順德職院的支持下,于2005年12月16日成功舉辦了“國際旅遊與酒店業發展論壇”。

一時間,全球飲食、旅遊、酒店業界精英聚集順德講經論道,國際知名的旅遊與酒店管理教育家、美國酒店業權威朱卓任教授、錦江集團總裁Mr.ChristopherBachran、前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先生、世界旅遊組織亞太區主任徐京先生、亞太地區旅遊組織策略與計劃中心主任Mr.JohnKoldowski、全球知名烹饪節目“甄能煮”(YANCANCOOK)的主持人甄文達等出席論壇并作精彩演講,為順德旅遊酒店業的發展帶來全球最具前瞻性的觀點、趨勢、方法。

通過這個國際平台上,順德職院與錦江國際酒店集團、凱悅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東莞)、世界旅遊組織亞太區旅遊協會、夏威夷大學旅遊管理學院、香港中國夏威夷商會、美國飯店協會、香港職業訓練局旅遊服務業培訓發展中心暨中華廚藝學院、夏威夷大學旅遊管理(國際)等結為教育合作夥伴,開展學術交流,為學院酒店與旅遊管理系師資培訓、學生實習及推薦工作提供條件和機會。

順德職院的國際化道路正漸漸打開,拓寬。因為地緣血脈,因為桑梓情懷,這一方水土将會厚積薄發。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