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新北極鄉之光

新北極鄉之光

時間:2024-10-23 12:01:26

上世紀90年代初,本刊曾對這座位于湯河之濱的喇叭溝門滿族鄉進行過報道。在這篇名為《“北極鄉”之光——北京民族鄉村經濟發展紀實》的文章中,本刊前輩記者寫到:喇叭溝門滿族鄉是“老、少、邊”山區,單少了一個“窮”。鄉裡借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經濟發展東風,優先發展紅果、采金、養羊、工業、農業等五大支柱産業。沒幾年的光景,全鄉總收入達2005萬元,人均年分配1060元。當初能有這樣的收入水平,确實不容小觑。

近20年後,作為雜志社的一名新人,我再次重返這個地處北京最北部山區的滿族鄉采訪。從北京市區的東直門出發,上G45京承高速,30多分鐘便暢通無阻地到達懷柔城區,之後繼續沿着G111國道一路北上,途經雁栖湖、青龍峽、雲蒙山等景區,接着穿過一條長約6公裡的“分水嶺”隧道,沿着湯河北行便到達了“北極鄉”。

來之前,我對這個鄉的名字就充滿了好奇。其實,喇叭溝門的命名既與此處的地形有關,也與滿族人的心理偏好有關。藏傳佛教喇嘛念經時所用的大銅号筒、大鼓、铙、钹等“四大件”和海螺、小手鼓、手鈴、銅磬等“四小件”樂器,滿族人均認為是神聖的法器。四大件中的銅号筒、四小件中的海螺均屬喇叭之列,這就是滿族人為什麼把自己聚居之地稱為喇叭溝門的主要原因了。

至2016年末,整個喇叭溝門滿族鄉15個村,有13個村已完成新農村改造。除了傳統的果樹種植業和“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種植業,全鄉還結合滿族的民俗特色,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使新“北極鄉”轉型步入發展“快車道”。

中榆樹店村的油葵田對角溝門村“喜鵲姐姐”飛進大山

對角溝門村位于喇叭溝門滿族鄉南端,G111國道從村西穿過。

這個村子的名字,與200多年前本地南溝門的兩個對着的碓臼(用于搗雜谷用的工具)有關。如今,舊時的碓臼早已沒了蹤影,以前人們生活的山溝也變成了一片開闊平整的土地。2016年初,對角溝門剛剛完成新農村改造,一間間矮小的土坯、磚瓦房變成了敞亮大氣的滿族四合院,家家戶戶門前都種植着薔薇花、懸挂着紅燈籠。村口開鑿出一條寬約1米的引水溝渠,将汩汩湯河水引進村子,水渠兩旁簇簇鮮花盛開,成為一處頗具詩意的景觀。

對角溝門村的新農村建設才剛剛起步,很多人家剛搬進新房,有些還在裝修,擴建廂房。談起未來的發展,村裡的“第一書記”馮俊英對我說:“讓每家每戶開起農家院,發展鄉村旅遊業是這個村子的發展方向。”

其實,對角溝門村計劃大力發展旅遊業并不是要跟“大環境”的風,而是因為這裡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旅遊資源。在對角溝門南側有塊近500畝的花卉蔬菜種植采摘園區,園區前有一座田園特色的竹樓牌坊,上書“喜鵲登科滿族風情園”。進入園區的柏油路寬敞整潔,路盡頭有一排滿族民居特色的平房,是餐飲接待和銷售特色農産品的場所。房子的牆體被漆成淡綠色,畫着身着滿族傳統服飾的人物形象。房前搭建了一排竹制涼棚,絲瓜藤和葫蘆藤爬滿棚頂,碩大的果實沉甸甸地懸滿棚頂,過往遊客無不駐足贊歎。穿過這排平房,是座标準的四合院,院内共有20間客房,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一塵不染。

從延續千百年的傳統小農經濟,到當今如火如荼的第三産業,對角溝門村可謂是整個喇叭溝門鄉的縮影。其間有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被村裡人親切地稱為“喜鵲姐姐”。

“喜鵲姐姐”王桂英是懷柔區雁栖鎮範各莊村人,原是一名商業職工,有較豐富的經商經驗。喇叭溝門有王桂英家的親戚,所以,從小到大,她經常來此地探親訪友,對這裡的物産風情很了解。

上世紀90年代後期,對商業信息較敏感的王桂英,看到山區鄉親們有很多雜糧等農産品堆在家裡——而這正是城裡人求之不得的“稀罕物兒”。于是,她便産生了收購山區土特産到城裡售賣的想法。打那以後,王桂英就成了一名廣受城鄉歡迎的“紅娘”。山裡鄉親們看到“不起眼”的葫蘆條、窩瓜幹、小雜糧等變成了現錢,心裡特别高興,把王桂英視為“财神”。山裡人的錢袋漸漸鼓起來了,王桂英想幹一番事業的風帆也随之鼓了起來,雄心勃勃地決心大幹一場。這個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倆人先後辭去穩定的工作,在喇叭溝門滿族鄉黨委政府的全力扶持下開始創業。

在收購了幾年山裡農産品之後,王桂英覺得傳統的種植模式和品種已經滿足不了城裡消費者的需求。并且她發現,在喇叭溝門鄉的對角溝門村,不但有種植土特産品的傳統習慣,而且交通方便。何不自己建立一個種植基地自産自銷,并且帶動村裡人就業呢?2007年,王桂英在對角溝門村承包了500畝土地,同時成立了土特産品加工廠,采取“基地+工廠+農戶”的形式運作,不但有效擴大了種植面積,還為當地部分貧困農民提供了就業,增加了收入。

沒有資金就找朋友借,沒有廠房就去租,不懂管理就去學,不懂技術就請專家。經過一年的摸索和實踐,王桂英創出了“宏英”牌系列土特産品,包括10大系列、300多個品種。這些産品一上市就受到歡迎,消費者普遍反映“宏英”牌綠色食品質量好、口感好。當年的銷售收入一舉達到380萬元,創利69萬元——王桂英笑了,當地百姓也笑了。笑過之後,大家的共同考慮的是:下一步該怎麼走,怎樣才能讓鄉親們賺到更多的錢?

從市場調研入手,王桂英發現:人們對黑色食品非常感興趣,市場需求量大。于是她多次到農科院、農研所去找專家咨詢。緊接着,又赴河北、山東、山西、内蒙古等7個省、自治區實地考察。經過專家論證,結合當地多年的種植經驗,她決定試種黑小米、黑玉米、黑花生、黑豆和紫薯。

品種是有了,可農民有顧慮,怕産量低效益差,都不敢輕易種植。王桂英決定成立産銷合作社,免費給農民提供種子,用高于市場的價格進行收購。功夫不負有心人,品種終于試種成功,而且産量可觀,村民播種新品種的信心倍增。2004年,王桂英擴大種植面積,并向種植的農戶保證,收購價是普通雜糧的兩倍,同時與全鄉15個村分别簽訂了購銷合同。

2007年,為繼續推廣新品種,王桂英又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她多次聘請專家到合作社進行指導,引進了水果玉米、日本紅薯、韓國辣椒等優特品種。這些年,她從農科院聘請專家對農民進行過六次培訓,并且把所收集的各類種植養殖信息編輯成冊發到農民手中,讓大家盡快掌握種植養殖及管理的先進技術和理念。王桂英先後帶動起近7000戶農民合作創業,年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安置就業近300人。

對角溝門村的趙憲國和老伴王海珍已年近六旬,又沒有特殊技藝,如今在王桂英的合作社工作,不用出家門每年就能掙到3萬多元。他常和老伴說,真沒想到哇,老了老了,咱還能遇上這麼好的事兒!村民劉德芹和甯福蓮也都在合作社做事,年收入都在12000元以上。

2014年,王桂英又開始向花茶飲料方面發展,引進10萬株金蓮花、20萬株菊花、10萬株玫瑰花苗并且成功栽植,同時将她的500畝園區打造成具有滿族風情的多功能園區,取名“喜鵲登科滿族風情園”,集餐飲、住宿、采摘、購物于一體,吸引了大批遊客。

我來到對角溝門村時正值周末,這裡的遊客多得着實讓我吃驚:他們先是在園區裡采摘蔬菜鮮花,然後又争先恐後地購買加工包裝好金銀花、玫瑰花、黑豆、雜糧等土特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王桂英告訴我:“周末的遊客還不算最多的,每年的五一、十一假期,或者趕上鄉裡一年一度的滿族風情節,遊客是現在的兩倍。我這園子的接待能力有限,如果對角溝門村的老百姓都能開起旅遊接待,不就是能賺錢的好方式嗎!”

目前,村裡已經對農戶進行過三次與民俗旅遊接待相關的技能培訓,如烹饪、禮儀、編織等等。這樣的培訓在村裡很受歡迎,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報名參加,大家覺得通過培訓能學到很多有用的技能,即使将來家裡不開民俗旅遊接待,也能增加一門手藝。王桂英還将自己的餐廳騰出一半來,配上桌椅、音響設備免費供村裡開展培訓使用。

“過去的王桂英為村裡的農産品進城搭起了橋,今天的王桂英又為城裡人進村搭起了橋。鵲橋是牛郎織女相約的地方,王桂英也在城鄉之間搭起了一座‘鵲橋’,她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喜鵲姐姐’啊!”村民的贊揚發自肺腑。

中榆樹店村不隻擁有一個22℃的夏天

從喇叭溝門鄉政府向東行駛5公裡左右,就到了風景秀麗的中榆樹店村。村東一片美麗的白桦林,屬于原始森林保護區的一部分,也是北京唯一的原始森林自然生态景區。

9月初,北京市區“秋老虎”肆虐,這裡卻早已涼爽宜人,不負“北極鄉”裡“北極村”的美譽。今年9月以來,白桦林景區多次出現雲海奇觀,猶如人間仙境。站在主峰猴頂山上舉目遠眺,雲霧像汪洋大海,而山峰隻能露出頂部,像一個個小島在雲海中飄浮。很多遊客感歎,此雲海奇景不輸聞名遐迩的黃山。

2010年,中榆樹店村将附近的上榆樹甸村、中榆樹甸村、下榆樹甸村三個自然村合并,完成了新農村改造。2012年,中榆樹店村依托白桦林景區發展起了民俗旅遊産業。走進村裡,筆直整潔的鄉村公路将全村分割成南北兩個部分,每條胡同前都建有滿族民居特色的牌樓,并按照“南園北巷”的布局為每座牌樓起了古樸典雅的名字,如南邊的福壽園、勤合園,北邊的秋實巷、古韻巷等。走進這一“園”或一“巷”中,兩邊的農家小院更是令人賞心悅目。淡黃色的牆身、大紅色的屋頂、家家戶戶院門前開得正豔的白薯花,在青山和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像是一幅濃墨重彩但又精細勾勒過的水彩畫。道路兩旁的燈柱上懸挂着統一的廣告招牌,上面寫道:走近“北極村”,給你一個22℃的夏天。

這次采訪,我住在彭海芹家。2012年,彭海芹也加入了村裡的民俗旅遊接待合作社,是村裡第二批開起民俗接待的家庭。每天早晨天不亮,彭海芹的丈夫王加民都會穿着膠鞋和棉服去村後的森林裡摘野生蘑菇。這個季節,村後的山林裡有大量肉蘑、珍蘑等野生菌類,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豐富,他說一定要讓我嘗嘗鮮。

2010年末,中榆樹店村完成新農村改造時,彭海芹家隻花了2萬塊錢就建起了正房和西廂房,當時的王加民還在縣城裡打工。彭海芹家有4畝玉米地,那些年丈夫在外打工,她就在家種地同時照顧女兒。2011年,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讓王加民身受重傷。回到家裡養病時,他見周圍的鄰居好幾戶都開起了民俗旅遊接待,大夥都說做這個買賣不會賠本,便動了心。傷養好後,王加民決定不出外打工了,留在村裡搞民俗旅遊接待。2012年他又花了2萬元多建起東廂房,将現有的三間房全部改造成客房,并且修葺了院子,種上了無公害的蔬菜水果。

2016年,生意越來越好的彭海芹一家,再次投入6萬多元建起南廂房,增加了4個客房,并且在院子裡砌上水泥台子,擴大了餐廳面積。王加民還自學電腦,将自家的農家小院“挂”上了互聯網,讓遊客可以提前在網上點菜和預訂客房。每逢節假日,彭海芹家的客房都會在提前三四天的時候就被全部預訂。與彭海芹家一樣,中榆樹店村的每一戶民俗旅遊接待戶生意都非常好:“想在中榆樹店村住一晚,嘗嘗地道的農家菜,要提前一個星期預訂,要不然就吃不上啦!”

20多年來,村支書彭興利為了帶領村民探索出一條緻富之路,做過許多嘗試:從最早開始玉米制種、養殖肉牛,到後來的種植三果(晚秋黃梨、太平果、海棠果),可效益都不是很好,僅僅能滿足基本的溫飽。自從開始發展鄉村旅遊業以來,彭興利便一心投入其中,每次開村民代表大會時他都會說:“搞鄉村旅遊是我們村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一條出路。”

為保持幹淨整潔的村容村貌,村裡制定了黨員門前三包制度,即村裡32名黨員,每人管理自己家周圍鄰近的5戶村民,要定時查看家門前的衛生狀況,監督每戶家中的餐飲衛生和住宿環境。與此同時,村裡115戶農戶按照網格化管理模式分成18個組,每組設立一名網格員對其組員進行管理,誰家有什麼困難、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跟網格員彙報,他們會第一時間向村委會上報,大家一起商讨解決。中榆樹店村的村民民主自治是全鄉的典範,村裡大大小小的事務都要全村人商量決定,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村兩委班子會議一層一層地讨論,保證每一位村民都有發言權,每一個決策都能讓大多數人受益。

向現代化邁進的同時,不能忘了滿族傳統文化。彭興利帶我參觀村子的時候說:滿族人喜歡的吉祥物與漢族有所不同,漢族人喜歡用道教中八仙人手持的法物為圖案,叫“暗八仙”,以物指人祈求吉祥,多用于家庭裝飾圖案;而滿族人所喜愛的“八寶”更明了樸實,寶珠、方勝、玉磬、犀角、古錢、珊瑚、銀錠、如意這八樣寶貝涵括了金銀财寶的方方面面。難怪中榆樹店村主街兩側的牆上都繪制着珊瑚、如意、銀錠等圖案,這其中無不包含着滿族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中榆樹店村東邊曾經有棵古老的榆樹,是家家戶戶祈福的吉祥之樹。可惜在新農村改造時,這棵老榆樹被連根拔起,這件事至今還令彭興利惋惜不已。

如今,彭興利每天都在琢磨着挖掘一些新的文化元素。“夏天時,遊客會沖着22℃的涼爽氣候來到這裡,冬天這裡就顯得蕭條許多。如果能在春節等節慶上做做文章,中榆樹店村的冬天也是值得一來的!”春節滿語為“阿涅業能業”,滿族人過春節時有很多的風俗,挂箋就是其中一項。挂箋,亦稱挂旗,要求旗子的顔色要和自家旗籍一緻,分為“紅、黃、藍、白”四色。這些挂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征着一年的吉祥開端。春節要貼對聯、貼門神、貼窗花、蒸年糕、燒香拜祖,大年初一早晨要迎喜神、跳滿族秧歌、玩嘎拉哈、乘爬犁跑冰等。這些傳統習俗随着時間的變遷有的已經失傳,有的也已經演化為别樣的習俗。彭興利計劃将這些風俗打造成民俗旅遊項目,讓遊客能夠近距離地感受滿族文化、體驗滿族人的日常生活。

其實在喇叭溝門鄉的帽山村,目前已經發掘出了一些傳統的滿族習俗,并初具規模。其中“大班、小班”傳統花會,就是這個滿族鄉冬天裡的“一景”。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帽山村便會組織村民集體出演,吸引十裡八鄉的村民和北京城裡的遊客前來觀看。花會共有五個角色,霸王鞭開路,扇子生随後而上,小姐碎步緊跟,小丫環在後面,老賣婆最後壓陣。大人演完後,小孩再演一次,表示代代相承,也是“大班、小班”花會名字的由來。

帽山村還在飲食文化的挖掘上下功夫。滿族人把餃子叫做饽饽,過年時,帽山村的民俗接待戶會給客人表演純正的滿族饽饽制作過程:剁餡時要說“歲歲平安”,入鍋煮時叫“元寶入庫”,大家吃餃子叫“幸福分享”。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當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時,主人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寓意日子一天比一天過的好。然後讓小孩爬到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責編梁豔菊)

中榆樹店村的民俗接待戶在給遊客做剛從山上摘來的珍蘑菜

鄉政府對面的喇叭溝門滿族民俗博物館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