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我的家,在長白山下

我的家,在長白山下

時間:2024-10-22 11:20:53

困境

一場秋雨過後,座落于長白山腳下的奶頭山村鮮亮的朝鮮族民居房頂上空緩緩升起淡青色的薄霧,二道白河在村東逶迤流過,綿延起伏的山巒将村莊環繞其中。山上五彩斑斓:雲杉、白桦、美人松,青綠色、銀白色、金黃色,層層疊疊,一望無際,美不勝收。不久前剛來鎮裡任副鎮長的李振剛趕忙叫司機停下車。下車後,他站在村口的高地上舉目四望,為美景所深深沉醉。許久,他才對一同前來調研的同事說:“這麼美的地方‘養在深閨人未識’,那真是可惜了!”

其實,曾經可惜的又何止是美景。奶頭山村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二道白河鎮的一個行政村,由兩個自然村屯組成,是全鎮唯一的朝鮮族聚居村屯,因座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奶頭山旁而得名。“如果你10年前來到這裡,看着空蕩蕩的村子,更會覺着可惜了!”村支書全虎山對李振剛說。

今年55歲的全虎山是土生土長的村幹部,1995年當選村主任。那一年,村裡近30%的人都外出打工了,大部分都在韓國。“我這個村幹部好當得很,那些年村裡沒什麼年輕人,隻剩下些沒有什麼勞動力的老人和孩子。”全虎山打趣地說。可是不背井離鄉,就沒有收入。村裡人守着自己家的幾畝耕地,種些玉米、黃豆、土豆等“老三樣”,若是遇到收成不好或者賣不上價兒的時候,日子更不好過。他清楚地記得,有一年村裡遭遇洪水,一點收成都沒有,四天内陸陸續續走了三家人。“走吧走吧!出去雖然苦點,但總能謀個生路。”全虎山總是這樣安慰打算外出務工的鄉親們。話雖這樣說,但當全虎山看着一戶又一戶村民背着沉甸甸的行囊遠離家鄉,看着留在家中辛苦度日的老人和孩子時,他的心揪了般地痛。

幾年後,在外面掙到些錢的村民們把子女也接到外地去上學,村裡連孩子也越來越少了。2000年,村裡的小學幹脆撤銷了。“因為招收不到學生,更沒有老師願意來我們這個窮山溝裡。”全虎山無奈地說。

長白山天池風光

奶頭山村新貌奶頭山村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心村”。年過半百的全虎山一直都在村裡,養幾頭黃牛種幾畝地,每天起早貪黑進山摘些山參、野蘑菇、山野菜。“我要守在山裡,這樣鄉親們心裡才能踏實。走得再遠,心裡總得裝着個家啊!”全虎山說。他不認命,相信總有一天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轉機

2006年,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長白山管委會)的成立,讓奶頭山村看到了希望。

為實現對長白山的“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開發、統一管理”,吉林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長白山管委會。2006年1月,正式挂牌。作為省政府派出機構、正廳級建制,管委會代表省政府依法管理區域内的經濟和社會行政事務,以及對自然資源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政府文件明确指出:“長白山管委會,具有相當于市(州)政府的行政管理職權。下轄池西、池北、池南3個經濟管理區,5個行政村。”奶頭山村就是其中之一。

成立後不久,管委會首先對《長白山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進行修編,設計了長白山國際化的統一形象标識——一個具有潑墨感的山的形象,又是一個大寫的“M”(英文“山”的首字母),并通過多家國家級媒體推廣“休閑養生地、大美長白山”的品牌形象。

2007年,長白山景區被評為5A級景區。之後的幾年裡,管委會開始在“冰雪文化”上大做文章,在二道白河鎮成功舉辦了中國長白山國際雪文化旅遊節和“精彩世博會·雪域長白山”活動以及首屆長白山火山溫泉節。很快,二道白河鎮有了一個美譽——“長白山下第一鎮”,遊客也絡繹不絕地慕名而來。

“青山綠水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長白山冰雪文化是人們深深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情懷,也是自然和歲月帶給我們的真正的鄉愁。”吉林省文聯副主席曹保明在調研考察過二道白河鎮後這樣感歎。在二道白河鎮,冰雪已經換着花樣帶給人們許多意想不到的期待:窗子上結的晶瑩霜花,樹上動人的“樹挂”,生動壯觀的冬捕年年都上演“冰湖騰魚”的大戲……

鎮長姜品晨之前在安圖縣松江鎮任職。他說:“與松江鎮依靠農業來謀求發展不同,二道白河鎮作為去往長白山核心景區的必經之地,最适合發展旅遊業。而奶頭山村又是這條道路上的必經之村,村裡距長白山西坡主幹道隻有11公裡,是名副其實的‘長白山第一村’。”

2006年,時任安圖縣委書記曾帶領一行人員前往奶頭山村調研考察,11公裡的路程走了近一個小時。如果遇到雨雪天氣,泥濘不堪的道路便不能行車了。“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保障,怎麼發展旅遊?”縣委書記說。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奶頭山村這11公裡的道路開始施工建設。不僅如此,借着二道白河鎮開發旅遊的“東風”,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開始在奶頭山村落地:2007年,村裡的9棟傳統朝鮮族木刻楞房得到修複擴建;2014年,縣民宗局投資80萬元在村委會旁建了3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2014年,縣建設局投資138萬新建了朝鮮族特色民居46戶;2015年,村内開始修建文化圍牆,同時排水系統改造和亮化工程建設也在同步進行;2016年,村裡又硬化了文化廣場路面700平方米,并且開始文化圍牆二期工程的建設……安圖縣萬寶鎮紅旗村朝鮮族百年民居“現在我們村一天一個樣,越來越有盼頭了!”全虎山看着這個自己守了半輩子的地方開始被政府有關部門重視起來,正在發生着天翻地覆的變化,總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動。

回鄉

2015年,在韓國首爾打了10年工的金澤松和媳婦一起回到奶頭山村。從延邊州首府延吉市到二道白河鎮的沿途風景,讓金澤松感歎萬分。2010年7月,延邊州曾遭遇過一次特大洪水自然災害,安圖縣是重點受災區之一。全縣大部分村莊受災嚴重,多條主幹道路曾被沖毀,一部分農田顆粒無收。災情過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集全省之力來進行災後重建。如今,呈現在金澤松眼前的是嶄新、寬闊的S203省道,完全不同于他記憶中那條坑窪不平、狹窄曲折的路。公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一座座彩色屋頂的磚瓦新房點綴其中。路過安圖縣萬寶鎮時,金澤松特意去參觀了著名的“朝鮮族第一村”紅旗村。村内幹淨齊整的道路、朝鮮族特色的房屋還有剛剛修建好的朝鮮族民俗展覽館,讓他大開眼界。當得知自己的家鄉奶頭山村也正在極力打造“長白山第一村”時,他高興極了。在回鄉途中,他沉思良久,對媳婦說道:“或許我們可以不用外出打工了!”

自2002年安圖縣被确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來,脫貧攻堅始終是安圖縣的第一要務。尤其2016年以來,正值整個吉林省脫貧攻堅的沖刺期,安圖更是将脫貧摘帽作為“天字号”工程來抓。在安圖下轄的9個鄉鎮中,每個鄉鎮都因地制宜地設計出了一套詳細的脫貧方案。安圖作為離長白山核心景觀區最近的縣,生态環境好、旅遊資源豐富,同時也是東北亞旅遊圈的核心地區之一,通過發展旅遊業來實現脫貧是最容易見成效的方式。

2016年初,東北抗聯幹部學院在奶頭山村成立,并開始招生。這裡曾是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創建的奶頭山根據地的所在地。如今,在奶頭山村周圍的山頭上,依然可以找到當年根據地的瞭望台和炮台遺迹。寒冬臘月,副鎮長李振剛曾多次帶領設計院的專家深入山林之中,即使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棉靴,戴着帽子和手套,也難以抵擋寒冷的侵襲。李振剛總是對村裡的鄉親們說:“奶頭山村的旅遊資源,真是幾天幾夜都說不完。”一年之中二三十次的考察過後,李振剛希望可以對這些革命遺迹進行挖掘保護,為奶頭山村發展紅色旅遊打下基礎。

正如延邊州的一位老領導所總結的,奶頭山村有“五個好”:自然特色好,風光秀麗,四季宜人;曆史特色好,作為東滿地區最後一個抗日遊擊根據地,在中國的抗戰史上有着卓越的貢獻;民族特色好,一直保持着優良的朝鮮族民風民俗;文化特色好,包括飲食文化、耕作文化等;旅遊特色好。一位遊客騎着租賃的自行車在二道白河鎮慢行步道上正是這些“好”,讓金澤松堅定了留在村裡發展的決心,并成為村裡第一個辦起民俗接待戶的村民。2017年1月,全國青少年長白山生存體驗冬令營在這裡舉辦,奶頭山村迎來第一批客人。參加完野外森林擴展訓練後,孩子們在寬敞明亮的村文化活動中心看朝鮮族舞蹈、吃朝鮮族菜肴、品甘冽清涼的山泉水,有的還在村民們的指導下體驗了一把打糍粑。

奶頭山村東側有個坡地,冰雪覆蓋後就是天然的滑雪場地。金澤松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用一張硬紙殼當滑闆,從山坡上往下滑,一玩兒就是半天,常常忘記回家吃飯。小小的山坡是村裡孩子們的童年“聖地”,而滑雪則成為他們最快樂的兒時記憶。細心的金澤松在韓國打工多年,學到了一些木工手藝。他起早貪黑地費心琢磨,希望可以做出幾個雪犁耙,提供給前來冬令營的孩子們玩耍。冬令營當天,前來金澤松家領取雪犁耙的孩子絡繹不絕,一時間竟供不應求。一個個雪犁耙載着熱情歡快孩子們從山坡頂端滑下,此起彼伏的笑聲和呼喊聲回蕩在奶頭山村上空。“村裡很久都沒有這麼熱鬧過了!”看着此情此景,村支書全虎山欣慰地說。

金澤松家有三間房,一間自己住,另外兩間之前一直都空閑着。為搞民俗接待,前些日子他将另外兩間房整理打掃了一番。自己買木料手工制作了三床朝鮮族傳統的暖炕,并安裝了電暖設備。村裡的一些老人看着他整天忙裡忙外,問他搞啥呢?他笑呵呵地回答:“總要先整一整,不整咋知道成不成呢?”

每當路過村部會議室,金澤松都會進去看看被村支書全虎山當寶貝一樣珍藏起來的“長白山第一村”的牌匾。前不久,全虎山把這個牌匾挂在了會議室正前方的牆上,為防塵,還用紅色幕簾給遮擋起來,隻有當遊客前來或者上級領導來視察的時候,他才把簾子拉開讓大家欣賞。他總是自豪地對大家說:“我們村可是名副其實的‘長白山下第一村’,錯不了的!”

随着一批批遊客的到來,奶頭山村也有越來越多像金澤松一樣的村民返回家鄉。以前全虎山送鄉親們離去的村口,如今建了個寫有“奶頭山風景區”的牌樓,而全虎山也會在這裡迎接每一位回鄉的村民。走在平整寬敞的鄉村路上,全虎山心情舒暢極了,他一路小跑,口中還哼着小曲:“我的家,在東北長白山下,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松花江上》,不知是什麼時候,讓全虎山改了歌詞。

(責編梁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