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小故事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小故事 > 睡在懸崖邊,女博士的流浪人生

睡在懸崖邊,女博士的流浪人生

时间:2024-08-14 09:42:27


   

2012年10月1日,台灣登山者易思婷(Szu-tingYi)和她的美國夥伴戴維??安德森成功登上四川西部沙魯裡山脈的喀麥隆(Kemailong),這是這座被國際攀岩界視為畏途的“魔鬼山峰”的首次被人登頂;與此同時,易思婷撰寫的《睡在懸崖上的人》也在台灣各大暢銷書榜躍居榜首,這部自傳披露了她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生經曆:讓人豔羨的美國常青藤名校博士舍棄了美國的高薪工作,從此浪迹天涯。這期間,她以天為被,地為床,穿着破爛,靠撿垃圾箱的食物為生。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在她身上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從名校博士到流浪女


   

出生于台灣的易思亭從小是個乖乖女。她記得小時候曾經和哥哥讨論未來的志向,哥哥說,他想要成為科學家、發明東西、創業開公司。易思婷卻說,那聽起來一點都不好玩,我想要這一輩子活得快快樂樂,做自己想做的事。


   

沒想到,母親聽了這句話後,趕緊糾正她:“人不能隻做‘想做的事’,而是做你該做的事。你要把書讀到最好,将來找份好工作,過上安穩又衣食無憂的生活!”


   

在母親和家人的這種教育下,易思婷努力做着“該做的事”。雖然中間她曾跑去辦社團,想過當船員,但最後還是被母親拉回了“正軌”。就這樣,她一路讀書直到拿到了美國常青藤大學的博士學位。


   

不僅如此,她畢業後還成功移民美國,成為讓人豔羨的一名擁有高薪的計算機專家。她成為了父母眼中的驕傲。


   

可是,每天駕車行駛在仿若擠成照片的路上,呼吸着糟糕的空氣,最後定格在一個小小的格子間中,易思婷總覺得自己過的是一種扭曲變形的生活。雖然美其名曰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奮鬥,可實際上,她知道,她不過像芸芸衆生一樣為着大房子、為各種時裝和化妝品、為各種責任而活。


   

這是“别人想要的生活”,卻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呢?易思婷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有一天,易思婷與同事在野外舉辦一個聚會,地點在紅岩谷的山腳下。當一群人在山腳下玩着搖滾,開懷暢飲和享受美食時,易思婷卻被夕陽餘晖中,那層次分明的岩壁和赤霞相互呼應的美景吸引了。砂岩由淺粉、深紅、白等顔色交織變幻着,說不出的神秘又動人心魄。


   

易思婷突然想親手摸一摸那岩壁,可她走近一看,赭紅色的岩壁竟然是光滑的,沒有落腳的地方。就在她放棄親自攀爬的念頭後,她偶一擡頭,發現半山腰和山頂竟有幾個人在攀登。天啊,在這麼光滑的石壁,他們是如何登上去的?


   

在紅岩谷回來後,山野溪流間的美景和那幾個攀岩者的身影讓她無法忘懷。2003年,她決定不等了,若等起來,恐怕沒有終點。她毅然辭職,開始嘗試滑雪、激流泛舟、登山、攀岩等活動。她想體驗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之所以辭職是因為她需要全職鍛煉身體。從小坐在書齋中的易思婷,是典型的文弱女生。從事戶外運動,簡直有點兒像異想天開。但她對此不氣餒,她開始像專業運動員一樣練習跑步、遊泳,參加鐵人三項等項目。


   

遠在台灣的媽媽覺得女兒一定是受了刺激瘋掉了,她打國際長途過來:“趕緊回去上班,你現在的任務是趕緊找個好老公,過上穩定的生活!”


   

母親勸不動,又輪番讓易思婷的哥哥、弟弟、爸爸上陣。可是易思婷這次像吃了秤砣,不管怎麼樣都不改初衷。


   

當她第一次靠着自己的努力攀上紅岩山時,她認為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有風吹拂,有雲在向她打招呼。山川河谷都在自己腳下,她聽到内心有個聲音在說:再見,那個曾經怯弱不自信的女孩!


   

天為被,地為床


   

“就這樣,我喜歡上了攀岩。沒有錢、也沒有後盾。所有的夢,都是從不可能開始!”易思婷在她的書中這樣寫道。這種生活固然新鮮刺激,可是現實問題卻一大堆。沒有固定住所、沒錢住旅館、又髒又臭不說,有時連吃飯都成問題。


   

如果想要洗免費的澡,她就将水袋放在太陽下曬一天,傍晚時水溫剛好。有時山體附近有天然的湖泊或是溫泉就更省事,跳進去遊泳還可以舒活筋骨。不過即便如此,易思婷也有連續三十天洗不上澡的時候。


   

要找免費的吃食,方法更多了。最開始時,易思婷的臉薄,總是不好意思放下面子。但終于身無分文、走投無路時,她的臉驟然間就變厚了。


   

流浪人中間有一種所謂的“挑垃圾箱”一說。美國的垃圾箱極其巨大,因為美國對于食物的管理很嚴格,如果過了标示日期,就算食材還新鮮,超市和餐館也必須依法丢棄。所以在超市的垃圾箱裡常常可以找到喂飽幾家人的食物。


   

作為計算機博士的易思婷做了她原來想都不會想的事情――常常在月黑風高的夜晚,跑到面包店垃圾箱裡撈寶。因為這裡的垃圾箱除了面包外還是面包,容易維持垃圾箱的整潔。她個子不高,必須整個人翻進去,才可以拿到東西。


   

有一次,她剛跳進去,攀岩團隊中的其他成員也來了,他們幹脆直接高聲地指定要什麼口味:“我要全麥面包。”“我要有葡萄幹的。”“我要奶酪口味的,我還喜歡喝紅酒!”易思婷仿若面包店的服務生,她自己都覺得有趣得想笑。


   

易思婷找到了屬于她的團隊和像她一樣愛好攀岩的人。在這些人中,有些人全靠撿别人吃完飯後殘留的盤底,可是他們精神上的充實快樂無人可比!


   

在爬山過程中,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會發生。比如平常的生理期問題在那種環境下會被無限放大。那是在2006年,作為登山隊一員的易思婷,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冰川上,遭遇了此生難忘的“月事”。


   

那是滴水成冰、濕毛巾粘在石頭上就拽不下來的地方。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很有可能就有命上去,沒命下來了。易思婷在那個時侯有點後悔了,想到自己竟為此丢了性命,真是恥辱又不值。


   

幸好攀岩隊伍中有經驗豐富的老大哥給她想到了辦法,救了她一命。這之後,易思婷不敢有任何疏忽,所有日常小事她都從頭虛心地學起,甚至包括大小便問題。


   

荒郊野地當然沒有抽水馬桶,易思婷跟着學習貓類――挖洞掩埋的環保方式。衛生紙這類東西當然不會背上,那簡直就是累贅。在野外,光滑的鵝卵石就是天然衛生紙的最佳選擇。


   

可是意外還是會發生,比如說感冒。在2008年底,在攀登南美第一高峰阿空加瓜山時,易思婷竟發了高燒。這裡無醫無藥,有的隻是凜冽刺骨的風,還不時有冰雹和大雪。此時離登頂已經不遠了,可領隊卻毅然決定為了易思婷的健康全線撤退。這件事讓易思婷既感動又慚愧。


   

不過換個角度說,如果她的隊友病了,她也會放棄登頂的機會。在無數次攀岩的過程中,她體會到這世上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财富和榮譽了!


   

原來的她最喜歡睡覺和賴床了,可現在正好相反。因為山頂日光照射時間有限,戶外活動的“效率”變得很重要。為了爬得快、移動快,很多時候她就睡在岩壁旁,等太陽剛一出來她就開始攀爬。


   

若時間允許,她會在朝陽照耀下忘形地跳一支舞,唱一首歌,這種與天地共鳴的境界,這種精神上的快感,真是無與倫比地美妙!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最開始時,由于技術和體能差,她隻是别人後面的跟攀。但她原來學的理工專業幫了她的忙,她不斷琢磨如何利用自己的技術彌補體力上的不足。各種

各樣的天然岩壁、風化造成的小坑洞、地層的裂隙,如何爬才最流暢,手放哪、腳放哪,甚至她把流程也拆解到細節去思考。


   

這樣一步步強化體力,又活動着腦子,易思婷逐漸從隊伍中的跟攀變成了攀岩隊伍中的領隊,甚至很多山峰的首攀者。很少女性在攀岩中能做到這一點。


   

可是,很多人一直不理解并阻撓她,甚至她自己也曾經動搖過。


   

媽媽總說:“你為什麼不像正常的女孩子那樣生活?”朋友問:“你為什麼總不開手機?你住在哪兒?那你總該有個郵政地址吧!”有人驚訝:“什麼?房車就是你的家?這不是流浪漢嗎,你可是美國名校的計算機博士啊!”


   

這種不為外人所道的追求,易思婷很難解釋。


   

有一次,住在洛杉矶的哥哥一家出去旅遊,讓她幫忙看房子。哥哥的房子很大、很舒服,有高速網絡,數不清的電視頻道與電影視頻,還可以玩走在科技最尖端的遊樂器。易思婷還可以睡在真正的床上,而不是露營用的充氣睡墊,最重要的是,她不需要離開家門就可以洗衣服、洗澡。


   

哥哥也擁有計算機科學的博士學位,不同的是,他現在選擇在微軟的研發部任職。哥哥娶了嬌妻,生了兩個冰雪可愛的女兒,過着外人眼中成功舒服的生活。易思婷每每在觀賞電影終結後,或是懶洋洋地躺在寬敞床墊的時候,媽媽立媽就跑過來跟她說:“待在家裡舒舒服服的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到外頭曬得像黑炭一樣?”


   

易思婷最後還是逃出了哥哥舒服的家,她真害怕待在那裡久了,會對舒服的環境折腰,會對媽媽屈服。


   

2010年,在攀岩的旅程中,易思婷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同是攀岩高手的男友安德森。這之後,兩人不是在攀登,就是走在去攀登各個高峰的路上。每一天對他們來說都是全新未知的,前方的旅途神秘而又充滿挑戰。


   

可是,母親卻對她萬般不理解,每次同她聯系都會逼問她什麼時候回頭,罵她自甘堕落。母女倆的關系因此越來越僵,易思婷心裡極為難受。為了排解心中的憂悶,她把目光投向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四川西部沙魯裡山脈有一座喀麥隆山峰,其海拔為5950米,山體為最堅硬難攀的花崗岩。它美麗絕倫,但也一直被登山者們譽為真正的“魔鬼山峰”,其中的艱難和危險讓很多人望峰止步。據說,誰能攀上它,誰就是攀岩之王。


   

2012年8月,易思婷攜手安德森開始挑戰這座“魔鬼山峰”。曆盡艱難險阻,終于在10月1日這一天,他們在十八個小時的奮戰後,成功登頂。


   

易思婷成為了這個領域中最耀眼的明星,各種宣傳和演講不斷。而且,她的《睡在懸崖上的人》一書一發行,立即成為年度暢銷書。她放棄美國的高薪到流浪攀岩的經曆,引發了網絡上的大讨論。


   

無數都市的年輕人受到鼓舞,說想像易思婷一樣,改變現在枯燥的生活模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情,不得不好好學習,不得不上好的大學,不得不按照長輩的期望找個體面的工作,找個靠譜的男朋友。我一直按别人的要求去做,唯獨沒聽聽自己的心要做什麼。”


   

“從小到大,我似乎一直都在趕時間,趕着上學,趕着上班,趕着戀愛,趕着結婚。然後趕着生兒育女,買房買車,趕着随波逐流地老去……”


   

其實易思婷想要的不是榮譽,而是希望她的母親通過這本書理解自己。幸運的是,她終于得到了!2013年1月,在誠品書店的簽售會上,當她正準備接過最後一個讀者的書簽名時,擡眼一看,面前這位眼淚婆娑的女士,就是媽媽!母女二人在緊緊的擁抱中得到了和解,這場面感動了在場所有人。受再重的傷也從不掉淚的易思婷也哭了,她在人生旅途上,又成功攀上了一座山峰,這座山峰的名字就叫做:理解。


   

“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選擇,堅守安逸的辦公桌或是放棄高薪選擇流浪,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并且堅持不懈地把它做下去。”這是易思婷在2005年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一段發言,這也正是她自己的人生寫照。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