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同事又将那個孩子叫來了。因為,這孩子需要到辦公室來訂正作業。前一天的作業,他有很多是空着的。
剛進辦公室,同事便翻出他的作業本,朝他扔了過去:“訂正去!”孩子順從地撿起作業本,很熟悉地朝辦公室閑置着的那張桌子走去。那是同事特意為他準備的。孩子去訂正作業,同事便繼續批改作業。
過了約莫十來分鐘,孩子仍然趴在桌子旁。同事放下筆,朝孩子叫道:“過來!”孩子又順從地捧着本子走了過來。同事奪過孩子的作業本一看,勃然大怒道:“怎麼到現在一個題目都沒訂正?你怎麼一天到晚像做夢一樣?”順手又将孩子的作業本扔了過去:“再給你五分鐘,訂正不好讓你好看!”
五分鐘過去,孩子依然是一題都沒訂正出來。同事又将孩子叫了過來:“你想不想念書了?要不要念書了?”孩子直點頭。“想念書就這樣?”同事順手又将作業本扔了過去,“将本子撿好,到班上去!我馬上打電話,讓你家長來一趟,我要好好與他聊聊你是怎麼念書的!”
聽同事這麼一說,孩子的眼淚一下就出來了。不過,什麼也沒說,撿起作業本,抹着眼淚就出去了。但不到五分鐘,就有其他的孩子跑來報告,說這個孩子已經“跑了”。
同事一聽就傻眼了。作為班主任的他,一直以來以管理嚴格而出名,現在,卻出現了孩子逃學的現象,不能不說這是個巨大的打擊。
好在經過一上午的尋找,同事在衆人的幫助下,終于在中午放學前将孩子找了回來。孩子沒發生任何意外,這應該算是大幸吧。但這件事,帶給目睹整個過程的我,很大的震撼。也不由讓我想到,對于學生,作為教師的我們,該給他什麼樣的教育?
同事問孩子想不想繼續讀書,孩子直點頭,但我想,這并不是孩子真的想讀書,而是孩子沒能分清讀書與留在學校之間的區别而已。聽課無趣,也跟不上趟,還時時遭遇羞辱,遭遇“叫家長”的威脅,學習對孩子還真得有吸引力嗎?他内心真實的想法,其實并不是讀書,而是想繼續留在學校。對于孩子來說,不到學校能到哪兒去呢?回家?父母會一頓暴打的。農村很多家長,更多的時候不是考慮孩子的心裡想什麼,而是考慮自己的面子。孩子心裡想什麼,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重要是自己的孩子必須不讓自己“丢人現眼”。如果不是抱着與家長探讨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這個目的叫家長到學校來,而是出于威脅孩子的目的叫家長到學校來,實在算不上是什麼高明的教育方法,也必然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
就是這個孩子,後來幹脆就不做作業了。至于上課,愛聽就聽,不聽就睡覺。而同事,再也沒叫他到辦公室來過。孩子上次的逃學經曆,讓他心驚膽戰,他已經不敢想象孩子如果再一次跑出校園,他該如何去面對。對這個孩子的教育,他已經陷入了欲罷不能又無計可施的地步。
我總在想孩子逃學前的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每天,同事都會将他叫到辦公室,說是輔導他,讓他補做作業或訂正作業,但實際,更多的是懲罰。不是嗎?一遍遍地扔本子,一遍遍地訓斥,一遍遍地威脅。真的輔導,會在孩子不理解時這樣對待孩子嗎?孩子的逃離,也就在所難免了,不是現在也必将會在未來!而如果當時同事能将氣氛緩和一點,将言行控制一點,情況又會是如何呢?
因而,我想,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作為教師的我們還得寬容點。有時,對孩子的寬容就是對自己的寬容,最少,我們不會因孩子的過度叛逆而陷于困境處于被動,也不會因此而對孩子的教育束手無策。隻是我們需要注意,寬容不是放縱,更不是放棄,給予孩子最為适當的幫助,擔負起教師本應擔負的責任,在寬容孩子的同時,給他們最為适當的幫助。
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是有效且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