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陳大媽退休前是個醫生,我挺喜歡和她聊天,因為她聊天中,沒有任何抱怨,有的隻是快樂……
陳大媽年輕的時候,剛從衛校畢業,分到一個偏僻山區的鄉衛生院上班。因為是偏遠山區,交通落後,山路崎岖不平,還沒有什麼像樣的交通工具,一些病人患病了,病人家屬急急忙忙地跑來找醫生,陳大媽背着藥箱就跟着山民跑。經常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奔跑,這樣的工作狀态持續了六年,一直到她考上了醫學院,這樣的生活才算結束。但是,我從來沒有聽到陳大媽憶苦思甜地感歎山路崎岖什麼的,她倒是很自豪地說她在醫學院的時候,年年運動會她都是長跑冠軍,她得意地說:“其實,我也沒怎麼刻意地鍛煉,都是那幾年跑山路跑出來的,結果讓我鍛煉出一副好身體,哎呀,這真是意外之喜了。”
陳大媽從醫學院畢業後,分到了縣醫院工作,那個時候,丈夫還在那所偏僻的山區醫院上班,夫妻倆算是兩地分居。為了給孩子提供比較好的教育條件,陳大媽把自己的一對兒女從丈夫那邊接到自己的身邊讀書。
每天早晨,陳大媽早早起來,把孩子也叫起來,孩子讀書,她做飯。做好飯,一家人吃完,陳大媽都沒有時間刷洗碗筷,把碗筷直接泡在水盆裡,然後就出門送孩子上學。從學校回來,她直接就去醫院上班。中午把孩子接回來,然後開始洗刷碗筷、做飯,吃完飯,輔導孩子學習,然後繼續送學校,繼續上班。
好在醫院照顧陳大媽,沒有給她排夜班,她上的都是白班,所以,她雖然很辛苦,但是還算能對付得了。
多年後,陳大媽回憶這段日子,沒有聽到她抱怨那個時候是多麼辛苦,聽到的卻是她的歡喜:“孩子經常在我身邊,和我相處久了,對我就比對他們的爸爸親很多!”陳大媽說到這,哈哈地笑,好像自己讨到了很多便宜一般。受她快樂情緒的感染,她的老伴也在一邊樂。
這段又當媽又當爹的艱難日子裡,孩子們很體貼母親的不容易,都很懂事,學習上也非常努力,後來先後考上了名牌大學。回想起那段日子,陳大媽特别得意,說自己用“苦肉計”感動了兒女,結果他們努力奮鬥,都有了好前程。
分居多年後,丈夫終于也調到了縣醫院。一家四口還是擠在兩間小平房裡,這個時候,孩子都讀了中學。孩子大了,自然要有各自的單獨床鋪,因為又添置了一些必備的家具,這兩間小平房就顯得特别擁擠。另外,這小平房還不隔熱,夏天的時候,陽光照在屋頂,屋内熱得簡直像蒸籠。陳大媽給丈夫和孩子打氣:“熱點好啊,多出汗多排毒,身體就很健康。”
冬天的時候,屋内沒有暖氣,非常冷,常常半夜把孩子凍醒。既然凍得睡不着,那就不如幹脆起床學習,陳大媽及時給予兒女鼓勵:“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當然,不光是男兒,也是我家女兒讀書的時候。”兒女聽了很受鼓舞。另外,陳大媽還這樣安慰孩子:“冷點怕啥?可以保持大腦清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如果屋裡太暖和,人昏昏欲睡的,還怎麼有精神學習?所以,你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冷天氣哦!等春天暖和了,你們可就沒有這樣的高效率學習環境啦。”兒女們聽到母親的“奇談怪論”,都樂得哈哈大笑,笑過後,就開始興緻勃勃地學習了。
看看,這就是陳大媽的生活态度,不管多難多苦,她總能給自己找到快樂的理由。很多上年紀的人總喜歡憶苦思甜回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困難歲月,但是,陳大媽卻從來不“憶苦”,她從來都是“憶甜”,因為在她的回憶中,她每天過得都很快樂,她給自己總結了:她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
從陳大媽的人生經曆上,我們可以發現,什麼叫幸福的一生?幸福的一生就是不管多苦多難也要快樂地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