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告誡公務員說:“如果你們想賺錢那就去做生意,如果你們想繼續做公務員,那就請你們靠一份國家工資生活。”
想賺錢就不要做公務員,這在一些國家是大受認同并有自覺意識的。譬如美國加州一位華裔市長,三任市長又三次退位,既無權也無錢,收入在市政府官員中最少,市長的權力十分有限,什麼項目批示權、人事任免權都沒有,即便在發票上簽個字也要領導班子成員投票決定。之所以很多人還來競選市長,一是為了實現政治抱負,二是為了報效社會,體現個人價值,還必須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做後盾。又如德國杜塞爾多夫市市長艾爾由于職務補貼很少,為了生活他不得不在周末重操為市民掏煙筒的舊業。類似的市長還有很多,這些人在任職市長的同時,業餘兼做箍桶匠、修理工或業餘教師等其他普通工作。
我們的公務員還沒有聽說有誰周末去當“打工仔”的,估計并非隻是因為“面子”,主要還是由于“地位高、權力大、待遇優厚”,根本不需要去打什麼工。實際上,如果感恩并滿足于現有職級待遇而一心為民那還不錯,問題是有些官員總在打着賺錢發财的主意,并通過種種不當手段牟取私利,“當官不發财,請我都不來”是這類貪官的一緻嘴臉。雖然普京“警告”的對象是俄羅斯公務員,但其警示意義恰恰在于,舉凡任何國家的公務員,倘不能在這個底線上持守操行,其他目标要求之類恐将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