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顧大哥的身上,我明白了,人世間,事業成功并不是判斷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标準。還有一種成功,那就是經營好親情。
鄰居顧大哥年輕的時候,是他們那個廠裡唯一的八級鉗工,技術超群。顧大哥的父親是一家街道小廠的工人,母親是個家庭婦女,顧大哥的弟弟和妹妹都在讀書,家庭負擔重,顧大哥常常利用業餘時間偷偷給一個私人小廠打工。幾年後,被廠裡發覺了,廠裡本來決定提拔他當車間主任,這下子,因為發現他犯了“嚴重錯誤”,不但車間主任的提拔泡了湯,還受了廠裡一個記過處分。
兼職出去打工,就像現在的教授利用業餘時間出去給民辦大學兼職授課一樣正常,可是,那是上世紀80年代,兼職打工就是“犯錯誤”。
很多人為顧大哥沒有當上車間主任而惋惜,但是顧大哥不這麼認為,因為在外面打工掙的工資,比在工廠裡掙得還多。正是利用自己的“創收”,顧大哥一人辛苦地支撐起了一個家,把弟弟和妹妹都培養成了大學生。
弟弟讀高中的時候,上的是本市的重點中學,早晨和晚上都統一上自習。學校為了方便管理,要求學生通通在學校寄宿。一次,顧大哥在中午時候去看望弟弟,發現弟弟在喝着食堂裡稀得可以照出人影的免費菜湯,就悄悄地把弟弟叫到食堂外面,問弟弟:“你怎麼不吃饅頭啊?”弟弟低着頭說:“我吃過饅頭了。”顧大哥根本不信,就去翻弟弟的衣袋,隻翻出了幾個鋼a,他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他把身上不多的錢全部給了弟弟,望着弟弟蠟黃的臉,顧大哥堅定地說道:“不管多難,哥一定讓你吃飽飯!”
很快,顧大哥在郊區找到一家私人小企業,每天下午下班和周末休息的時候前去打工,憑着過硬的技術,掙着比本職工作還要高的工資。
于是,弟弟在學校裡能吃飽飯能安心學習,後來考進那所重點高中的妹妹同樣吃得飽飯。弟妹們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地坐在教室裡學習的時候,心中充滿了對大哥的感激。
顧大哥的弟弟、妹妹高中畢業後,都考上了大學,這在當時,成了我們方圓十裡的美談。
顧大哥非常得意,他覺得失去一個車間主任的職務而換取了顧家兩個大學生的錦繡前程,非常值得。
又過了兩年,顧大哥和廠裡一個漂亮的姑娘結婚了,這個姑娘不但漂亮,更難得的是心腸還好,與同事相處,她總是很寬容。顧大哥看重的就是她的善良和寬容,因為隻有善良、寬容的人才能團結好家人。
顧大哥的弟弟、妹妹大學畢業後,分别在廣州和上海工作、結婚,日子過得都很不錯,都比這個當大哥的強很多。顧大哥心情很舒坦:“比我強,這就對了,我的日子過得一般般,就是個眼看要倒閉的企業的工人,他們不比我強,我還不愁死?他們日子過得好,我也就放心啦。”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因為精密機械逐漸代替了很多手工的技術,顧大哥的八級鉗工的含金量大大下降了。
六年前,顧大哥工作的廠子破産了,他和妻子這對雙職工一下子都失去了工作。下崗後,顧大哥讓妻子在家裡照顧老人孩子,他自己經常去一些作坊式的小企業打打短工,當當技術顧問什麼的,每個月掙個千兒八百的。
弟弟、妹妹沒有忘記大哥對他們的恩情,知道大哥的困境後,合夥出資給大哥在市裡買了一所大房子,讓哥嫂、侄子以及父母一起搬進去住。另外,他們還出資六萬元,幫助哥哥、嫂子開了一個小超市。弟弟和妹妹在電話裡都說:“哥,你為這個家辛苦操勞半輩子,現在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就别到處打工了,你和嫂子好好看着超市過安穩日子吧,以後侄子讀大學的費用,我們出,你千萬别有壓力……”
聽弟弟妹妹在電話裡分别說着一樣的話,一向堅強的顧大哥幸福得流下了熱淚。
上個星期天中午,我路過顧大哥超市的時候,見到他的老父親坐在店外的躺椅上,戴着墨鏡悠閑自在地曬太陽呢,顧大哥正讀高二的兒子站在一旁給爺爺輕輕地捶着背。顧大哥的老母親坐在不遠處和幾個老太太聊天,顧大媽日子過得開心,聊天也聊得眉開眼笑的。
透過超市的玻璃窗戶,我看到顧大嫂在收銀台前笑容滿面地忙着給顧客找零錢,顧大哥捧着個茶杯笑眯眯地在貨架前視察貨物……
多年以來,顧大哥把親情經營得非常出色:作為家中長子,他把父母贍養得很幸福;作為兄長,他把弟弟和妹妹培養得很成才;作為丈夫,他和妻子相處得很恩愛;作為父親,他把兒子教育得很懂事理……
從顧大哥的身上,我明白了,人世間,事業成功并不是判斷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标準。
還有一種成功,那就是經營好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