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希望工程時興了兩年左右的一天,表妹跟我聊起來,說他們具體化了一個方案,有點像上世紀60年代一幫一一對紅的那種。過程如下:先與當地共青團委取得聯系,每個需要贊助兒童的詳細情況都填進表格裡,貼上照片,學校、團委蓋章,然後帶着這麼一沓資料到處遊說。資料詳盡、真實,有心人會上心。雙方建立了關系以後,自我發展,贊助到小學畢業,或是更長遠。
照搬這個模式,自己在湘西一帶,弄來幾十個苗族土家族孩子的資料。
回到意大利稍微一遊說,竟來了六十多位贊助人:第一個是自己的母親,然後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姑媽,舅姥爺……不僅意大利的個體,佛羅倫薩獅子會也贊助圖書,在鳳凰鄉裡成立了小學流動圖書館,德國的扶輪社幾十名成員開始關注臘爾山的苗族孩子。
十幾年過去了,孩子們讀完了小學,有的上了高中、大學。
朋友帕特裡求夫婦有個9歲的女兒艾米莉雅,他們選了個跟艾米莉雅一般兒大的苗族女孩文鳳。一年之後,這家人越來越關注文鳳的一切,我回中國,他們要求同往。
2
文鳳住在建塘村,“建塘”是苗語,意為“沒有水的池塘”。
帕特裡求一家三口外帶一個也贊助了建塘小學女孩的朋友烏狗,一起從北京坐32個鐘頭火車,懷化下車,再乘汽車3個小時到鳳凰。文鳳家離鳳凰40分鐘車程,我們前去探望。她家的牆一米多一點高,像是蓋了一半就停了似的,一家四口已住了多年。帕特裡求夫婦、烏狗和艾米莉雅傻了眼。帕特裡求和妻子勞拉決心贊助,讓牆和屋頂連起來,不至于風一吹,透心涼。還與文鳳的父母讨價還價,給他們錢款買牛,以換取文鳳讀完小學。
多年來,鳳凰的助學由幾位朋友默默地支持。他們把類似拉練的事當成樂子,有空就往鄉下跑,晚上在苗家歇息,成了朋友,對鄉裡的事了如指掌。學雜費從40元升至數百元一個學期了,我們的贊助人希望看到孩子還在學校就讀,校舍安全,上課點着電燈……
朋友瑪麗亞畢業于上海複旦大學,是她聽說建塘小學快塌了,找到歐盟的兩項小撥款,重建學校,把自來水引進寨子,這麼一來,“建塘”沒有水的池塘一名變成了曆史。
3
參與希望工程,一幫一的意大利朋友多的是,都想去看“自己的孩子”。對他們來說,旅遊還包括體驗當地生活,了解文化,看看有什麼能幫上忙的。意大利有個旅行社名為:團結互助社。凡是跟團前往發展中國家的人士都自願捐出15歐元,在旅行中了解到當地實際困難,一起決定這筆集資的使用。
2006年夏天,瑪麗亞從佛羅倫薩急電中國找我,說“歐盟有個項目,環保旅遊,有團隊能接下來麼?”我想起了那幾位喜愛鳳凰山水,為助學出力的年輕朋友。“Bridge it”(造橋過河)這個項目幸運地得到批準,于2007年啟動。中國方面的合作夥伴“湘援遊扶貧協會”負責人前往意大利培訓一個星期之後,回到鳳凰立即與團隊成員挑選對口的土家苗族村寨,考察可行性,包括傳統文化,節慶的延續狀态,通過項目發展經濟的可能性,互動的空間……找到還保持着基本傳統的村寨和願意接待客人的家庭,與他們達成協議,基本衛生條件必須保證是前提。工作很快準備就緒。
瑪麗亞專攻多元文化教育,她的“領地”遍布從中國來的移民子女,十幾年來,也湧現出一批熱心的意大利教育工作者,他們對中國孩子成長的地方和教育方法充滿好奇。
我們2006年7月與這些校長和老師同行,前往鳳凰。
鳳凰有些人家,專為我們打開了大門。
4
“我們想買你們繡的東西。”意大利朋友做足了功課來的。
在座的苗族婦女相互望着,突然想起了什麼,全跑出去了。不一會兒,又揣着布包回來。打開一看,我頓覺不妙,她們把母親,甚至奶奶輩傳下來的繡品拿來了。
“賣麼?”
“賣!賣了!”
于是,攝影師買了孩子戴的貓帽,上面繡滿了花,貓帽頂端鑲的銀飾為一張立體的微型小桌,上有算盤,毛筆……描繪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
唉,六十多年的繡品,價格滿意,但就那麼沒了。
“還有這樣的手藝麼?”
“有倒是有,但繡這些沒錢得的,空閑繡些自己家用。”
第二天早上,客人的口袋裡被塞滿了雞蛋、桃、玉米。全村的都來送客,圍着車一遍一遍地說:再來啊,再來啊……
互助旅遊還能做些什麼?
意大利的朋友們給了我們一些回答:“黃沙坪苗族朋友對人的真誠,令我們回憶起以往的美好,我們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歐洲遊客和苗族朋友可以相互交流經驗,保護自然環境和傳統苗家房屋。”他們建議把垃圾集中堆放處理,讓村寨裡外爽爽朗朗。傳統文化,節慶歌舞,手工藝不能因暫時的經濟效益橫遭篡改,苗族婦女與其出外打工,為什麼不在家制作繡品,保護了傳統,照顧了家庭,還有錢供孩子上學?旅行團走後,一片狼藉的教訓千萬别一而再地重演……
湘援遊扶貧旅遊的走向逐漸明朗。
在“造橋過河”過程中明朗化了的目标,恰好符合歐盟另一個項目的援助範圍。我們及時申報,又得到批準。這個項目名為“藍草計劃”,正好填補了“造橋”的可持續發展中欠缺的環保旅遊産品。媽媽有活兒做,繡品材料百分之百的棉、麻、天然染料,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世界趨勢。這個項目不限湖南,還包括貴州石門坎。在項目啟動的第一次會議上,鳳凰的苗族婦女都不敢去北京培訓,怕被拐賣。轉變發生在她們下決心去上海世博歐盟館展現風采,11個月之後,得到社會上更多人士的關注,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2010年12月,三個省的八名苗族、羌族婦女到北京參加展示。每個村的繡工,花式都不同,數百件作品,沒有一件重樣的,讓人喜愛。
說實話,“藍草”這根“苗兒”培養起來真不容易,比想象的複雜。僅去貴州石門坎,四川的勒依村,行程10個小時以上,災情不斷,道路艱險。藍草計劃按照歐盟規定:财務制度具體、嚴格,得依着表格花錢,填錯了絕對不行。我們懂得了,這才是項目得以實現的最基本保證。
5
歐洲近年時興的一個旅遊概念,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簡單地說,就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
比如尊重,旅遊者是客人,就更要注意。應該怎麼打招呼,不該坐在哪兒……都先打聽好了。
去年暑假,意大利都靈的團結互助旅行社發了個小團來鳳凰,總共七八個人。團雖不大,卻改變了苗寨老百姓對旅行團的看法:這些洋人還真為我們着想呢。
他們事先怎麼準備,之後又說了什麼就很值得一提了:
來中國之前,團結互助旅行社請參與者聚會兩次以上,介紹要去的地區,苗寨的情況,苗族土家族的曆史、文化、風俗習慣,特别是禁忌,必須牢記在心:比如不能坐在門檻上,不能在苗寨吹口哨……推薦有關了解苗族文化的書籍,網購的方式,附近出售有關書籍的書店……等于事先辦了個培訓
。
意大利遊客在苗寨與婦女、工作人員及村長座談,了解藍草項目,參觀小學。挑選婦女們有藍草品牌的繡品,每個人都買了不少。他們解釋:我們在意大利知道有個藍草項目幫助苗族婦女發展傳統手工繡品,我們就是為了支持藍草項目來的。
有位意大利朋友聽說苗族婦女頭上包的帕子有幾丈長,好奇地問:“帕子為什麼這麼長,有說法麼?”
婦女們笑雲:我們隻知道傳下來就該這樣,不曉得為什麼。
看樣子,藍草計劃的培訓需要加強對自己文化傳統的了解才行。
全天然材料的苗繡真的受歡迎,這讓婦女們心裡有了底兒。鳳凰遊還有興趣課一項,就在蛤蟆洞裡上。洞中那頓飯全由洞裡洞外采摘的野菜制成。洞水深,冬暖夏涼,水裡住着娃娃魚,聽叫聲琢磨出其全長一米左右。人要不是惹它們,也就各過各的日子。娃娃魚受到國家保護,别想打它們的主意。
參加都靈組團中國遊的朋友們回到意大利,每個人都變成喇叭筒,逢人就宣傳,述說湘西遊的妙處。
從“造橋”到培育“藍草”這根苗,四五年過去了,總算讓我們有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