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範偉:『不合時宜』的金馬影帝

範偉:『不合時宜』的金馬影帝

時間:2024-10-22 08:14:31

從金馬舞台上,範偉捧走了最佳男主角獎座,這件事還不算冷門。但當他走下舞台,來到後台采訪廳時,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尴尬——主持人聞天祥問,大家對新科影帝有沒有什麼問題要提,現場一片寂靜。

這與3個小時前的紅毯形成鮮明的落差,當時,範偉隻身走過,引起了現場最高分貝的尖叫聲。事實上,有不少電影記者早在初次看完《不成問題的問題》後,就認定範偉會是金馬影帝,并早早敲定專訪,準備為新科影帝凱旋洗塵。金馬後台小小尴尬之後,這些喜歡着範偉的記者們也在懊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幾年前,範偉做了好些個帶着觀衆的電視訪談,“就做了幾次,我覺得特别崩潰。”他想象觀衆都在期待一個多幽默、多生動的人出現,但自己一說話,明顯就冷場了。開劇本讨論會,範偉都會帶開朗的工作人員一道去,熱絡之後,一聊劇本,他就不尴尬了,但回去一聽錄音,還是會自責“怎麼什麼都說呢,明明是好心,說出來那麼不合時宜”。

“不合時宜”,采訪中,範偉一直用這個詞形容自己。

“我的幽默都是靠演的,不是有天分的喜劇演員”

範偉不太愛出席發布會,“挺尴尬的”。範偉說,其實他的幽默是靠演的:“我不是那種特别有天分的相聲演員。有的相聲演員往台上一站,他不抖包袱都覺得好玩,有的靠在台上把自己演成一個幽默生動的人,我就屬于後者。”

住在京城的腕兒很多,但有範偉的局很少,因為他覺得自己會越聊越沒話說。但如果是聊劇本,他就會無所顧忌,“我是有點口無遮攔,什麼都說,包括對編劇的那種不夠呵護人家面子的話也說。”

相聲雖然引他入了曲藝的門,最終還是小品給他帶來了成功。從1995年第一次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到2004年正式調入北京,10年間,範偉僅缺席春晚一次。到了後期,範偉逐漸找到了強項。過去小品主要靠台詞逗大家樂,但是從《賣拐》、《賣車》開始,人物成為主要的笑點,“這種我就很自信,在台上也撒得開”。

但也是在那個系列之後,趙本山、範偉都退出了春晚舞台,傳言兩人之間有心結。範偉說,其實他和趙本山沒有隔閡,兩人偶爾也還會聯系,“沒有誰宣布跟誰散夥了,自然而然地走到這一步了”。

“演電視之前提一口氣,電影要洩一口氣再演”

在電視劇《老大的幸福》時,他特别較勁,“我頭發變白、掉頭發就從那時候開始,一場一場戲改,我們三十幾集劇本,剪出來将近50集,那是多麼大的工作量,後來就幹不動了。但你要想拍出像樣的東西,至少得這麼幹,這麼幹,你身體受不了,後來就沒出來太好的電視劇。”

完美主義者範偉,更喜歡電影的工作方式:“我小的時候那個生活經曆沒有條件,讓我一下就步入電影演員的這個機會,說真的,我進入電影太晚了。”

範偉把《開往春天的地鐵》算做自己的電影起點,他在裡面演了一個配角,自我感覺很好。影片上映後,範偉還專門跑去電影院看,“不好,比人家電影演員的表演過了一點。我很較真的,就一直在找原因,通過這個過程,似乎開了點竅。”

他總結了一個“最笨”的方法:“電視劇一天拍幾頁紙,演員的準備可能會打折扣,所以演之前要提一口氣,電影一天可能就拍幾個鏡頭,得收,一定要洩一口氣再演,才是真正的生活狀态。”

拿到《不成問題的問題》劇本後,範偉分析:“往深了看,三種感受,第一是生動,再往下看,如芒在背,再一個,代入感強,對社會這麼有觀照。”

他認為這部電影可以拍成黑色幽默的諷刺喜劇,“很新、很淋漓盡緻的拍法也對,但是我不太喜歡這種感覺”。于是,範偉約導演梅峰見面,上來先是按他的慣例鋪陳了一句“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然後就來了一句“是不是有點靜水流深的感覺”,與梅峰一拍即合,兩人越聊越多。開機前,他們隻見了這一次面。

梅峰很早就想到邀請範偉出演,“小說裡面描寫丁務源,圓潤又不讓人讨厭,臉上的油光,笑起來都讓人喜愛,範偉老師就特别适合。”在現場,範偉的表演之細膩也令梅峰驚訝,他以前是業内著名編劇,第一次執導,就從範偉身上看到,劇本沒有寫出的細節。影片攝影師朱津京形容範偉是一台3D打印機,“你要的是什麼,他就巨細無遺地給你完美呈現出來。”

“我這個人性格被動,選擇人物就會深一腳淺一腳”

憑着《不成問題的問題》,範偉入圍了2016年東京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并最終收獲一座金馬。距離他第一次獲得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獎座,已經過去了12年。

後來,“大學生就老給我獎”,範偉樂呵呵地說,“拿最受大學生喜歡的男演員,一般都是帥哥,我是年齡最大的那個,我上台還開玩笑,拿了這個,我的未來不是夢了。但是就是我們國内比較嚴肅的幾個電影節,還是沒拿到,隻是得過提名。”

小人物讓範偉聲名鵲起,卻也因此他難有突破,“形象、造型和從藝的經曆,一直演這種底層的小人物,然後大家一選擇,自然就想到了我。但是我是心挺細的一個人,角色是糙,我也不願意扁平地糙,就演一個層面,我覺得也不好。”

匆匆10年過去,範偉在馮小剛、陳凱歌的電影裡都有點睛之筆的演出。對于這種合作,範偉和陳佩斯的措辭很一緻,他們說,這是大導演們“有出彩的角色,能想着我”。

“我這個人性格比較被動,有時候就會在選擇人物上,深一腳、淺一腳,比如說大家都來找我演小人物,就演了。如果對人物特别感興趣,時間又是挺充足的,就想得細一點。也有沒那麼喜歡的時候,工作安排到這兒了,然後時間比較倉促,這個人物就稍微差一點。”

五六年前,範偉開始感到了局限,“都找我演爸爸,我就感歎自己的年齡受限制了,剛開始不甘心,但跟自己說别這麼較勁,碰上好爸爸就演了。但特别多爸爸找過來,沒什麼意思的話,心裡是比較排斥的。”

2015年10月開始,範偉片約不斷,除了梅峰執導的《不成問題的問題》,他還有三部喜劇片與觀衆見面。“戲多了,也應該變化了。”于是,範偉新簽了一家公司,“我的戲他們有第一投資權,他們養我的團隊,一個給我策劃劇本的團隊”。

“你看過去,我這種人物類型,是那種弱、軟、唯唯諾諾的符号,這次做項目的人幫我出主意,往硬裡,往力量上拔一拔,讓這個人再混一點,再立起來一點。我試試吧,在50多歲,60多歲試試。”

範偉劇照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