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苦瓜滋味

苦瓜滋味

時間:2024-10-21 04:13:55

苦瓜有好多别名,比如涼瓜、錦荔枝、紅羊,在我老家則稱之為“癞葡萄”。我小時候,爺爺家的菜園裡就種着癞葡萄,奶奶有時會摘一個給我當零食吃。我一直以為它隻是一種水果,記不得家裡用這東西做過菜。當時所見的癞葡萄是長圓形的,宛如小瓜,外表疙疙瘩瘩,裡面的果瓤夾雜着圓溜溜的瓜子,呈猩紅色,隻有很淡的一點甜味,并沒什麼吃頭。在小孩子的心中,很詫異為什麼大人們要種這樣既不好看也不好吃的無聊水果,長大後才知道,原來癞葡萄就是大名鼎鼎的苦瓜,其果肉可以入菜,在嶺南、閩台等地區很受歡迎。北京的菜市上也有苦瓜賣,都是長條形,與我小時候所見略有不同,外皮則是同樣的疙疙瘩瘩。

苦瓜帶一個“苦”字,味道确實是苦中帶澀,可又包含着一種特殊的清香,而且很有回味。好像所有味道發苦的東西都有清火的功能,苦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本草綱目》明确記載苦瓜味苦性寒,有“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的大效。據說苦瓜另有一個綽号叫“君子菜”,意思是雖然本身清苦,但絕不把苦味傳給與之同燒的其他食材,相反還能襯托出他物的鮮美,宛如良師益友,令人擊節贊賞。

苦瓜去掉内囊,剩下的青色皮肉适宜切成片炒肉片吃,也可以切塊炖湯。有人怕苦,炒前先将苦瓜片用開水燙幾次。這樣雖能濾掉一大半苦味,但清香之氣也減弱不少,而且苦瓜被燙得半熟後再加油炒,便失去了其鮮嫩的口感。廣東人和福建人擅做苦瓜,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是用開水略煮,直接蘸生抽吃。如果将苦瓜與豬的大棒骨一起用小火慢慢炖煮,便成為一道“涼瓜龍骨湯”,味道微苦而大甘,清補降火,最宜在燥熱之季食用。

苦瓜其實也是一種重要的藥材,除了清火外,對中暑、腹瀉、胃疼都有治療作用,而且還能減肥。現在市面上有不少苦瓜茶和苦瓜所制的營養藥劑,很受歡迎。在我看來,與其花高價喝這些茶、吃這些藥,還不如直接多吃些苦瓜做成的菜和湯,說不定更有用些。

苦瓜不但味道獨特,形象也頗為奇崛,似醜而實美,與“瘦皺漏透”的太湖石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人常将其置于案頭,充當清供。清初的著名畫僧石濤很喜歡吃苦瓜,也喜歡苦瓜的模樣,因此給自己起了個别号“苦瓜和尚”。這個别号裡,隐隐藏着一種宗匠的氣度,難怪古龍的武俠小說《陸小鳳》中有一個武功絕頂的僧人也叫“苦瓜和尚”。畫家張大千一生以模仿石濤見長,也喜歡以苦瓜入畫,還刻了一方“苦瓜滋味”的印章。他還是美食家,擅長烹調,但我并沒有見到他愛吃苦瓜的記載,所謂“苦瓜滋味”,大概隻是指石濤的畫風吧。

江浙人和北方人喜歡吃苦瓜的不多。我大舅平時最注重養生,認為苦瓜能祛病延年,時常勸人多吃苦瓜,可惜後輩大多不習慣這股苦味,乏人響應。在大家看來,苦瓜雖好,卻和嚴肅端謹的長輩一樣令人敬畏,以至于難以親近。而我對苦瓜的格調頗為欣賞,但也沒到嗜食的地步,偶爾會買兩根清炒,還是覺得很開胃的。

編輯/穆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