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道不盡的茶事

道不盡的茶事

時間:2024-10-21 01:22:29

在飲品繁多的今天,茶,依然在中國享有特殊地位。中國是茶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制茶、飲茶曆史最悠久的地區,也是将茶事深深嵌入自己文化傳承的國家之一。

茶之源

古代的典籍中最早出現茶的文字記載是《詩經》。《邶風·谷風》中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荠”之句。這句中的“荼”到底是茶,還是指苦味的野菜現在還有争論,但這先苦後甘的味道,确是茶味之原。西漢,茶葉已經成為士人生活中的一種飲品,當時的飲用方法主要是煮羹湯的方法,而且茶已成為一種專門的商品,可供買賣。成書于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見,古時中國人将茶視為具有神奇解毒功能的食品。

如果說唐代以前中國人喝茶的曆史還是比較模糊的,到了唐代因着陸羽所撰寫的《茶經》,中國人的飲茶進入了有完整的理論與體例的時代。陸羽是個孤兒,自幼生長在寺院之中,長大成人之後,他謝絕了入朝為宦的邀請,行遍半個中國,采茶制茶,品茶覓水,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完成了7000餘字的《茶經》。這部書第一次全面記載并論述了茶的起源、産地、效用、生産過程、飲茶器具、飲茶風俗等與茶相關的問題,是茶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與總結,亦為中國茶文化發展的一個裡程碑。故宋人梅堯臣有言:“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茶之味

唐代人喝茶已不似漢代直接摘下煮湯了。為了能讓茶葉保持更久時間,并去除其中青澀的草味,人們将茶采下後,放到甑釜裡蒸一下,然後将蒸過的茶搗碎,再把茶末放到鐵範裡壓實,制成團餅,然後烘焙、封存。如果要飲用的話,需要經過幾個步驟:第一步,把茶餅拿到火上烤,按陸羽的理想狀态,烤的時候要不停翻茶餅的正反兩面,使其受熱均勻,看到茶餅有突起時,拿遠一點烤,直至茶葉舒卷展開;第二步,将茶餅放涼,掰小塊放入碾中磨成粉末,再用篩子篩一遍,将細末留用;第三步,用風爐煮水,水分為三沸,當水出現“魚目”氣泡,微微有聲響時,為第一沸,此時加入适量的鹽調味;當水泡從釜邊像泉湧般上沖時,為第二沸,用勺子從釜裡取一瓢水備用,然後用竹夾在茶釜中心順着一個方向循環攪動,将量好的茶末倒入釜的中心,片刻之後,茶湯如奔濤濺沫燒開,這是第三沸。此時,要将在第二沸時取出的水倒入釜中止沸,培育湯花(陸氏認為湯花是茶湯的精華);第四步,将煮好的茶分置于小杯中飲用,倒出時将湯花分配均勻。可見,要烹煮出一壺好茶不僅需要精緻新鮮的原材料,還需要活水、活火以及豐富的經驗和十足的耐心。

煮茶既然要花費如此多精力與時間,絕非一般百姓能享受,反倒成了文人雅士的喜好。煮茶也漸漸地被人們添加了許多文化内涵。關于茶在士人中的流行,許多文字将其歸功于唐代禅宗的流行。僧人們要坐禅,為了防止打瞌睡,便飲茶提神,後來發展到“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濟,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飲茶的習俗與禅宗的結合,在飲茶史上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禅宗認為人人皆有佛性,欲成佛就須發現自己心中的佛性,而要發現佛性,就必須在思想上開悟。開悟有諸多方法與途徑,坐禅漸修隻是其中一種,更重要的是見性成佛,頓然開悟。如何讓弟子們能明心見悟,變成修禅的關鍵所在,所以,唐宋兩代禅學宗師借助了許多日常生活中的事項來啟迪子弟。飲茶之道,一直被認為是提神精進的上品,又有煩瑣而嚴格的工序,自然在唐宋時期大行其道。

茶之道

中國的飲茶之道,一方面由于制茶工藝進一步發展,由唐宋時期以團茶為主的飲用方法變成了以散茶為主,在茶葉制作上,由原來的蒸青改為炒青,即将新鮮的茶葉摘下後,采用焙炒的方式脫水留香。這種技術上的轉變經曆了宋、元、明三代,前後約三四百年的漫長曆程;另一方面受宋明理學,尤其是王陽明心學的影響,在其發展上進一步跟“百姓日用”結合在一起,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飲品,更成為一些士人的生活方式。

有論者認為唐宋之後茶道在中國衰落,反倒在日本流傳下去,其實不然。日常飲用的茶葉從團茶變成散茶後,飲茶程序減化許多,但人們對茶葉的産地、鮮度、煮茶用水、茶器的追求更加精益求精,士人在品茶時更追求“茶有真香”,品賞茶的本味。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在其《茶譜》序言中更是直言:“本是林下一家生活,傲物玩世之事,豈白丁可共語哉?”明遺民杜浚,一生清貧,唯嗜茶如命,将飲過的茶葉渣存留下來,每年為其築墳,還特地寫過一篇《茶丘銘》來闡述自己與茶的關系:“吾之于茶也,性命之交也。性也有命,命也有性也……吾好茶不改其度……有絕糧無絕茶也。”将飲茶視為自己生命中至為重要的活動。在《紅樓夢》中還可以看到妙玉對飲茶的“執着追求”,被她認為“俗人”的人喝過的茶具要扔掉,喝多過三杯,便是“牛飲”,招待重要的客人,自要用花費許多時間精力收集的雪水來煮茶,更遑論要拿上品好茶來了。

飲茶風氣在文人雅士之中廣為盛行,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普通百姓飲茶雖不能如文人雅士般追求精緻,但從最初的功能來說,茶可清毒解渴,卻是日常生活必需之物。因此,民間一直流行煮茶,後來将其他食物與茶同煮,以消除茶的生澀之味。明代的《金瓶梅》第七十二回寫到潘金蓮給西門慶泡了一杯茶:“從新用纖手抹盞邊水漬,點了一盞濃濃豔豔,芝麻、鹽筍、栗絲、瓜仁、核桃仁夾春不老海青拿天鵝,木樨玫瑰潑鹵,六安雀舌芽茶,西門慶剛呷了一口,美味香甜,滿心歡喜。”這盞茶中除了六安雀舌芽是正兒八經的茶葉之外,竟然加了10種其他輔料。現在蒙古的奶茶、西藏的酥油茶、客家的擂茶均是這種飲茶方式的留存。民間喝茶更直接省便的方式即是拿大杯或大壺泡了。由清至民國,茶館遍及全國,茶館裡給普通百姓喝的茶即是拿大壺沖泡的,去茶館喝茶方便實惠,既解了渴,也可到茶館歇歇,跟南來北往的人聊聊天,吹吹牛。家長裡短、各地新聞,甚至古人頭腦中的“世界”大勢,都在茶館中聚集、擴散。“泡茶館”“坐茶館”這些詞語,十分形象地刻畫了百姓與茶館的關系。此類茶館在今日中國已較少見,但廣式茶樓卻又興起,與親朋好友一起,叫上一壺茶,點上幾個點心,就着茶吃下去,可消磨半天時光,與泡茶館頗有相似之處。

茶之傳播

中國茶和茶文化向外傳播的曆史同樣悠久。茶葉一方面與中華文化、佛教相結合,經由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廣播海内外,如唐宋時代日本派遣到中國的大量遣唐使在學習中國文化的同時,将飲茶的習慣也帶回了日本。之後,日本的飲茶儀俗與禅宗相結合,形成日本茶道;另一方面,伴随着茶葉貿易,中國的茶與茶文化也向歐洲、美洲進行傳播。17世紀中國的飲茶習俗傳入英國,茶成為宮廷中的“時髦”飲品,英國皇室經常在宮廷中舉辦茶會,引起社會各階層效仿。18世紀時,茶已成為英國人的普遍飲品,之後的英國政府為了能得到更多的茶,想盡辦法從中國移植茶樹與茶種,學習制茶技術,甚至為了茶葉發動了貿易戰争。

今日,飲茶已成為風靡世界的一種生活方式,日本的茶道、英國的下午茶,也都成了他們自己民族的特征。在中國,茶經曆數千年的流變,已然成為人們“柴米油鹽”生活的一部分,品茶成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深入骨髓,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基因和文明符号。不同的人在茶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人生百味,盡付一碗茶中。

編輯/李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