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顔氏家訓》中的修身齊家思想

《顔氏家訓》中的修身齊家思想

時間:2024-10-21 01:19:29

南北朝時期顔之推所作《顔氏家訓》是我國曆史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家訓之一。人們盛贊顔氏家訓,是因為其将儒家“修齊治平”的理想落實為具體活潑的日常生活實踐。今人再讀《顔氏家訓》,仍可以從中獲取修身自律、和睦家人以及教育後代的借鑒與啟迪。

“禮為教本”的修身之道

顔之推繼承儒家傳統,視成就道德人格為人生根本,而成就道德人格的出路,他認為是“禮”。他提出“禮為教本”,把“禮”作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準則。顔之推在《顔氏家訓》中列舉了起居之禮、喪葬之禮、迎送賓客之禮等相當多的“禮”,希望子孫遵照奉行,以“禮”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而成為有德君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脫離規矩也不能成就完善人格,這個道理是古今通例,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除了規範外在言行,顔之推還重視内在道德信念的培養。他把儒家倡導的仁義奉為價值标準和生活理念,人的善惡、是非、美醜,都要以是否合乎仁義去衡量。他教導子孫們以仁義節制自己的言行,凡是符合仁義的事,要不惜代價去做;凡是不義之事,都不應參與其中。顔之推的“仁義”觀,強調道德修養需要有内在功夫,這是古今不易的修身法則。

顔之推很重視習慣養成教育,他指出家庭監管和環境熏習是影響人習慣養成的關鍵。《顔氏家訓》強調,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環境“潛移暗化”之功十分明顯,所謂“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為此,一定要“慎交”“慕賢”,謹慎選擇交往對象,多與賢人交往,追慕學習有德的賢達君子。

顔之推對如何慮禍避兇、全身保性等問題也有深入思考,他告誡後人要“少欲知足”。人都有好利之心、好物之意,但欲望的膨脹會給人帶來災禍,所以要設立處事的底線,所謂“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欲不可縱,講的是培養自控力;志不可滿,講的是态度上的謙虛謹慎。唯有如此,才可以省去貪心,平息無謂的争執,從而避免災禍臨身。

“整齊門内”的齊家之術

如何才能“齊家”?顔之推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在家庭關系中,夫婦、父子和兄弟這三對關系是所有親情倫理的根基,隻有處理好這三種關系,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建設和睦家庭。

顔之推首先指出,夫婦是人倫關系的根本,必須高度重視。顔氏先祖曾為後人定下了“婚姻素對”的規矩:不貪權勢之門、不攀富貴之家,要找清貧人家結親。在此基礎上他又強調了“夫義婦順”的原則,即夫婦之間應相互尊重、互盡義務,如果夫婦有一方不能善待對方,就會破壞婚姻關系的和諧。這種婚姻觀,在盛行“夫為妻綱”的中古社會顯得十分可貴,其原則和精神,今天同樣适用。

父輩與子女的關系應該是“父慈子孝”。顔之推說,父母對子女既要慈愛,又要嚴格要求,子女因敬畏才能萌生孝道,一味地寵愛換不來子女的孝。這種父子相處之道,正是今天很多父母應該好好對照反省的。

在處理兄弟關系的問題上,《顔氏家訓》提出“兄友弟恭”的原則,要求兄長對待弟弟要友善,弟弟要尊敬兄長。在顔之推看來,兄弟之間“分形連氣”,其血緣紐帶是兄弟團結友愛的基礎,兄弟之間相處要講平等,否則“兄不友則弟不恭”。他還提醒族人要重視妯娌關系,正确認識家庭關系中的一些瑣事。

顔之推提醒後人們,要處理好家庭事務中幾種關系。其一,寬與嚴的關系。治理家庭不僅要像治國一樣有章法可循,還要在處理具體問題時把握好寬嚴尺度,不能一味講究嚴,也不能失之寬泛,過嚴與過寬都可能招緻災禍,甚至家破人亡的嚴重後果。其二,節儉與仁義的關系。家庭開支應該節儉,但不能以節儉為借口而不去救助窮困,那樣就不是節儉而是吝啬了,而吝啬有悖仁義。要“以仁義為節文”,做到“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其三,控制家産規模,處理好求與散的關系。顔之推認為,家庭财産規模應控制在一定限度上,家産太少不足以應付各種用度,财産過多則會醞釀危機。應該大緻掌握一個标準,超過了标準,就把多餘的部分散出去濟困救乏;如果達不到标準,也必須秉持正道去聚财蓄業。顔之推對家庭問題的觀察與思考可謂細緻深入,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他提出的治家之道中,也不乏可以借鑒的精粹。

“勤奮務實”的勉學之法

顔之推在家訓中教導後人說,自古明王聖帝無不勤奮好學,普通士子更應該勤勉于學。魏晉以來的玄虛學風,令顔之推十分憂慮。他痛斥南朝士族子弟的不學無術,諷刺那些不切實際的高談闊論者,希望後人們用功學習,做有用于國家、有益于社會的人。

顔之推指出,讀書可以讓人開闊眼界、明白事理。他說,讀書的本質是向古人學習:不知道如何侍奉父母,可以學習古人如何與父母交談,如何體察父母心意,進而反省自己,盡心孝敬父母;不了解如何忠君報國,可以學習古人如何忠于職守、以誠侍君,如何臨危受命、守節不屈,從而激發效法先賢的愛國激情,如此等等。他還強調,通過讀書學習,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古人的程度,至少可以改掉自己的毛病,隻要是學習所得,用在哪一方面都會見到成效。顔之推對學習的感悟,是他總結個人經驗和反思社會現實的心血結晶,這種學習觀,今天看來仍有必要給予肯定并加以倡導。

顔之推批評那些隻會說不能做的讀書人,主張學習一定要落實到應用上,或能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或能提升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在學習态度上,他反對“淩忽長者,輕慢同列”的傲慢作風,認為知識不僅存在于書本之中,更存在于生活的各個具體領域,要虛心向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學習,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一個真正有用之人。他還要求後代博學廣聞,既要明《六經》之旨,又要涉百家之書,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同時,博中要有精,應該精通一門專業作為謀生的手段。顔之推還引用《禮記·學記》中“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名言,教育子弟們在學習中要互相切磋、取長補短,通過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使自己不斷進步。他還提出“必須眼學,勿信耳受”,認為對待知識應該要有審慎的态度,不可輕信聽聞得來的知識,要眼見為實。

編輯/李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