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找準新時代文藝工作的方位和立場

找準新時代文藝工作的方位和立場

時間:2024-10-21 11:55:19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文藝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動綱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集中體現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這些重要講話全面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的指導思想、文藝的價值、文藝的使命、文藝與人民、文藝與時代、文藝與政治、文藝與經濟、創作與批評、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等一系列事關社會主義文藝發展規律的重要判斷和科學論述。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幾次重要講話對包括中華美學精神在内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彩論述和對于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旗幟鮮明的繼承和發展,為我們建構當代中國特色文藝理論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和評價體系,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南和廣闊的研究空間。

文藝工作怎樣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為指導,如何立足當代中國文藝實踐,在構建具有強大闡釋能力和引導能力的文藝理論體系中找準自己的方位和立場,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給予了明确而科學的回答。

一、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找準文藝工作的方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明确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号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習近平總書記希望作家藝術家都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這是對文藝工作和文藝工作者價值與地位的至高評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也是包括文藝在内的文化發展新的曆史方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目标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确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闆,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态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藝作為文化建設中極為活躍的組成部分,理應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為重要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也應該準确把握新時代的脈搏,承擔新時代賦予的使命,聆聽和捕捉新時代的聲音,用精妙的藝術語言回答新時代文藝發展面臨的諸多課題,堅定不移地用中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審美去創造和鑄就屬于這個新時代的文藝高峰,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未來5年,我國将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期,第一個百年目标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要開篇。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也将陸續到來。這些重要的曆史時期和時間節點,都是文藝工作者發揮重要作用和綻放迷人光彩的時刻。文藝工作者應認清和把握好這些時期和節點的内在要求,潛心文藝創新創造,更加注重現實題材創作,努力創作生産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作品,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二、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凸顯文藝工作的立場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确了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标。文藝深深地融入人們的生活,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時時刻刻都存在,人民的需要也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

目前,我國已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但随着社會的發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人民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相适應,人民大衆對文藝作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對文藝評論在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今後,不僅要在物質生産上有平衡充分的發展,而且要在文化藝術領域有更高水平的供給,不斷提高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人民是否能從文藝作品中得到藝術的享受、思想的啟迪、審美的提升,是衡量人民生活是否美好的一個重要尺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文藝與人民的關系的遠近體現着文藝工作者對人民情感的溫度,文藝與人民的距離則度量出人民與美好生活的距離。所以,我們的文藝創作和評論都應該堅定鮮明的人民立場,摒棄和反對那種隻寫一己悲歡、杯水風波、故弄玄虛的文藝作品,努力創作更多精神品格高尚、思想内涵豐厚、價值取向健康、藝術表現動人的優秀作品,把那些真情讴歌黨、讴歌祖國、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優秀作品奉獻給人民大衆,讓人們從更多充滿正能量的作品裡,激發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讓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在社會上蔚然成風。

三、在弘揚中華美學精神中建立科學的文藝作品評價體系

文藝的一個重要社會功能是培養公民的審美素養。中華文化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積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美學。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美學講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講求言簡意赅、凝練節制,講求形神兼備、意境深遠,強調知、情、意、行相統一。這個重要論斷為中華審美精神注入了強大的理論内核,為弘揚中華審美風範提供了可靠方法和路徑。新時代的文藝創作和評論都應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尤其要注重研究、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展現中華審美風範,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和激發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活力,更好地舉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園,更好地凝聚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大衆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強大的精神導引。

關于文藝作品評價标準,毛澤東同志提出“政治的、藝術的”标準,鄧小平同志提出“對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有利還是有害”的标準,江澤民同志提出“四個有利于”标準,胡錦濤同志提出“人民滿意是最高标準”,這都是我國各個曆史時期對文藝作品的基本要求,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美學的、曆史的”文藝作品評價标準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作品評價的闡述全面深刻。比如,其關于運用曆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評判和鑒賞作品的明确要求,關于一部好的作品,應該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科學論斷,關于好的文藝作品、優秀文藝作品、文藝精品、經典文藝作品、偉大文藝作品、不朽文藝作品等的深刻論述,關于文藝創作的目的是引導人們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樂的源泉,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的明确要求,關于文藝作品不是神秘靈感的産物,它的藝術性、思想性、價值取向總是通過文學家、藝術家對曆史、時代、社會、生活、人物等方方面面的把握來體現的科學認識,關于繁榮文藝創作要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的明确闡述,等等,都充分說明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價标準的論述系統、科學、完善,為建構我國文藝作品評價體系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把票房收入、收視率、收聽率、點擊量、發行量等反映市場接受程度的量化指标,與專家評價、群衆評價有機結合起來,把握好藝術性與思想性的統一,把握好文藝審美的中國尺度,徹底扭轉那種“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的不良傾向和局面,推動建立反映文藝作品質量的綜合評價體系,為鑄就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時代的文藝高峰貢獻力量,是當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的共同責任。

編輯/劉露露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