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朵“雲”的誕生記

一朵“雲”的誕生記

時間:2024-10-21 01:04:28

在IT行業,存在一個15年周期現象,從1966年開始到可預知的未來若幹年,可分為6個周期,每個周期的技術熱點分别如下:1966—1980年為大型機時代,1981—1995年為個人計算機時代,1996—2010年為互聯網時代,2011—2055年為機器人時代。

每一個周期都以前一個周期的産品為基礎,誕生并迅猛發展處新的産品,但這并不意味着前一周期的産品會消亡。當前,全球正處于“雲”時代,“雲”的到來将對人們的生活産生更深刻、更持久、更徹底的影響。

“雲”來已久

雲計算這個概念從提出至今已有将近十年時間。在這十年間,雲計算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與變化。如今,雲計算被視為計算機網絡領域的一次革命,因為它的出現,社會的工作方式和商業模式也在發生巨大的改變。

追溯雲計算的根源,它的産生和發展與計算機技術密切相關。

雲計算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大型高速計算機中的時間共享》的作者克裡斯托弗·斯特雷奇(ChristopherStrachey)發表了一篇有關于虛拟化的論文,正式提出虛拟化的概念。虛拟化是今天雲計算基礎架構的核心,也是雲計算發展的基礎。而後随着網絡技術的發展,逐漸孕育了雲計算的萌芽。

在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網絡領域出現了大爆炸式發展,出現了以思科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網絡泡沫時代亦随之而來。到了2004年,Web2.0會議舉行之後,Web2.0成為當時的熱點,這标志着計算機網絡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讓更多的用戶方便快捷地使用網絡服務成為互聯網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一些大型公司也開始緻力于開發大型計算能力的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加強大的計算處理服務。

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執行官埃裡克施密特(Eric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會上(SESSanjose2006)首次提出雲計算(CloudComputing)概念,這是雲計算發展史上第一次正式地提出這一概念,有着巨大的曆史意義。

“如果你正要打開電腦,在一個文字處理軟件中寫下未來一周的旅行計劃,那麼你不妨試一試這樣一種全新的文檔編輯方式:打開測覽器,進入谷歌文檔頁面,新建文檔,編輯内容,然後直接将文檔的URL分享給你的朋友——沒錯,整個旅行計劃現在被濃縮成了一個URL,無論你的朋友在哪裡,他都可以直接打開浏覽器訪問URL。無論你分享給多少朋友,他們都可以與你同時編輯、修訂那份誘人的旅行計劃……如果你喜歡上了這種新穎的編輯體驗,那麼恭喜你,你正在擁抱一個美麗的網絡應用模式‘雲計算’”。通過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人工智能科學家李開複博士的描述,人們不難發現,雲計算是一種全新的方便人們使用計算機資源的模式,它能讓人們方便、快捷地自助使用遠程計算資源。

通俗來講,雲計算的精髓就是把包括網絡設備、服務器、存儲設備等有形産品轉化為服務産品,并通過網絡讓人們遠距離在線使用,使産品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

“雲”應用無處不在

雲應用不同于雲産品,雲産品一般是由軟硬件廠商開發和生産出來的,而雲應用是由雲計算運營商提供的服務,這些運營商需要事先采用雲産品搭建雲計算中心,然後才能對外提供雲計算服務。在雲計算産業鍊上,雲産品是雲應用的上遊産品。

雲計算的目的是雲應用,離開應用,搭建雲計算中心沒有任何意義。雲應用種類非常多,包括企業私有辦公雲、園區雲、醫療雲、公民檔案雲、衛生保健雲、教育雲、交通雲、出行雲、購物雲、農業農村雲等等,它們在構成上都遵循相同的“雲”“管”“端”的結構。

狹義的“雲終端”就是在用戶手持設備上安裝一個App。

其中,與人們工作、生活産生重要關聯的雲應用主要包括醫療雲、教育雲、存儲雲。

醫療雲擁有醫療資源公開、接受患者門診預約、門診預處置等功能。通過這些功能,醫院能夠及時迅速公布與患者就醫有關的資源。如醫護人員狀況、門診醫生配置狀況、醫療設備器械狀況、住院處床位、醫藥和器械檢驗價格,以及各種疾病醫療技術方案等,使患者可以預先選擇醫院、醫生和醫療方案。

患者也可以通過網絡、電話、現場等多種方法實名預約門診,而醫生則可以根據患者預約門診時提供的病情和以往檢查結果,進行必要檢查項目的預處置,并根據預約時間進行科學排隊,使患者根據預約的時間進行各類檢查,避免患者到達醫院後又進行多次檢查排隊等待的情況。

教育雲,實質上是指教育信息化的一種發展。具體來講,教育雲可以将所需要的任何教育硬件資源虛拟化,然後将其傳入互聯網中,以向教育機構和學生老師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平台。現在在青年群體中廣為流行的慕課就是教育雲的一種應用。這種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平台已在我國很多高校中得到了推廣。

“雲”的“黑夜與白晝”

對于社會來講,雲計算具有諸多優勢。它能夠有效降低社會IT能耗,減少排放,真正做到“綠色計算”,提高全社會的IT設備使用率,降低電子産品的數量,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産生的電子産品垃圾,對于保護環境大有裨益。

對于企業來講,它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資源成本,并且對于管理成本的控制也有一定的效果。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雲”能夠降低信息技術成本,使得前期投入和日常使用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同時也降低了因各種IT事故導緻的損失。

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雲”的白晝到來之前,同樣也經曆着在“黑夜”中摸索的階段。

伴随當今計算機用戶與信息的逐漸增加,網絡的深入應用,誕生了雲計算這種新型的網絡計算模式,很多知名的互聯網巨頭都利用雲計算的架構和服務軟件,作為互聯網企業的全新發展戰略。這種新的應用模式也推動了數據中心的建設,使各大企業都擁有了更多的用戶群體。但當群體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安全問題則顯得格外突出。事實上,雲平台、雲用戶的數據安全防護任務已經迫在眉睫。網絡的複雜程度及科技的發展速度都對雲用戶的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由于雲計算涉及的環節衆多,使得雲計算的數據信息遭到非人為因素破壞的概率大大降低。在傳統IT系統中,存儲設備損壞、機房火災、地震、雷劈、洪水等都會破壞數據,而在雲計算環境中則沒有這些隐患。

但相對于傳統的分散計算而言,雲計算把計算資源集中在一起,因而風險也被集中在一起。雲端成了單點故障,如果雲端發生事故,則影響面将非常巨大,這也是雲應用的開發者與使用者都需要預防及重視的問題。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