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傳統制造業轉型 高新制造業發力

傳統制造業轉型 高新制造業發力

時間:2024-10-21 07:34:27

珠江三角洲曆來是中國開展對外經濟活動的重要陣地,且在制造業方面有堅實基礎。近年來,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等背景下,珠三角制造業的生存危機日益凸顯。如今傳統制造業的轉型代價越來越高,而新興制造業正不斷崛起。創新逐漸成為制造業長遠發展之基。

中國制造業輝煌成就的縮影,中國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總裝下線。2015年11月2日,中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飛機在上海正式總裝下線。C919大型客機制造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當日在新建成的總裝制造中心浦東基地廠房内,為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舉行盛大的“夢想啟航”下線儀式。C919大型客機2008年開始研制,基本型混合級布局158座,全經濟艙布局168座、高密度布局174座,标準航程4075公裡,增大航程5555公裡。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國南海岸,北起廣州,呈扇形向東南和西南放射,是中國大陸第二大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以下簡稱“珠三角”)包括廣東省的9

座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和肇慶。這裡曆來是中國發展對外貿易,開展對外經濟活動的重要陣地。

改革開放之後,1979年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批準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的文件正式出台,要求廣東等地先行一步,把經濟盡快搞上去,進而促進全國的改革開放。于是,珠三角地區作為廣東的經濟要地,由此開始了經濟發展的新進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珠三角的工業已經形成相對完善的産業鍊。同時,在這些年間,珠三角的制造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外來務工人員加入到生産的行列,共同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然而,到了21世紀,珠三角的制造業占全國的比重下降,且珠三角的專業化水平也顯著低于長三角地區。尤其最近幾年,在國内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等背景下,珠三角制造業的生存危機日益凸顯。

究竟如今珠三角制造業的現狀如何?哪些行業受影響最嚴重?珠三角制造業的未來又在哪裡?

傳統制造業轉型代價高

2017年春節假期剛過,《小康》記者在廣州市海珠區康樂村看到大量制衣廠的老闆在紮堆擺地攤招工。但是,應聘的務工人員都不急于确定工作,老闆們說就算高薪也很難請到合适的工人。

“工人們對工資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每年的利潤空間卻越來越少,我認識的不少老闆都把廠房轉讓出去了。我自己是希望能撐就撐下去。”一制衣工廠老闆李先生說。

經營了20年服裝生産的郭先生在廣東省中山市擁有一家大型的服裝企業。在他看來,成本的增長是阻礙傳統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過去,人工是2000塊一個月,如今起碼要4000塊一個月。總的算起來,現在的生産成本是過去的兩倍或更多。”郭先生說。

如今很多打工的人都回到家鄉,招聘工人越來越難。“不少工人回鄉承包農田經營、養雞養鴨等,在家鄉就能有不錯的收入,所以都不願意出來打工了。”郭先生說。

近年來,在行業内也看到不少人經營困難。“如今都說傳統制造業要轉型升級,其實并不是這麼容易的。我認識很多人要麼把企業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方,例如附近廣西、貴州等地,甚至有些轉移到東南亞了。要不然就轉行了,去做别的生意,也有不少投身房地産的。”

這些都是傳統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真實縮影。

根據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宋陽關于珠三角制造業轉型升級與技術創新路徑研究顯示,新常态下珠三角制造業主要有幾個問題:首先,結構性勞動力短缺,缺乏人才。新常态經濟下,經濟發展有所複蘇,工業經濟中出現用工慌,且創新型人才緊缺。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伴随其經濟的發展日益嚴重,這種短缺并非和之前季節性勞動力短缺相同,而是影響更為直接的結構性勞動力短缺。據統計,2014年2月僅廣東的用工缺口高達139萬,其中以珠三角地區的用工缺口最多,勞動力普工缺口最大,約為81.2萬,約占總數的68%;技工缺口緊跟其後,高達總數的32%。

其次,商務成本上升。近年來制造業的成本壓力愈發增大,之前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漸漸變成阻礙其發展的劣勢。而且原材料的價格也一直上漲。産品成本增高緻使珠三角的産業出現“空心化”的風險,部分産業外移。

産品競争力不足,缺乏技術創新能力。中小企業的數量在珠三角地區比重較大,其生産模式主要是模仿創新型生産方式進行貼牌生産,雖然這種模式成本低且容易發展為大規模企業,但是企業在國際分工中位于最低的層面。同時,研究也指出由于出口産品的關鍵性核心技術基本依靠進口,技術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即便是珠三角地區的高新技術産業具備了研發能力,也不具備主動權,因為沒有創新形成品牌的能力,最終依舊無法實現利潤最大化。由此也看出制造業的能力和潛力不僅體現在産品生産的較大數量,最為重要的就是産品的質量與層次。

廣東省發改委産業發展研究院科研部部長鐘衛國在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的傳統制造業有轉型的需求,但同時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忍受轉型的陣痛。轉型過程中,傳統制造業的企業都會遇到例如融資難、創新難度高等問題。

“很多從事傳統加工制造的都是中小企業,他們如今轉型升級需要創新,但是難度并不低。據我所知,東莞、佛山的一些傳統制造業企業在前些年也有通過購買新設備,增加設計元素等方式轉型。雖然這個過程當時需要投入很多成本,對企業來說短期内會比較痛苦,但能熬過來的企業開始有自己的品牌,在行業能占一席之地。”鐘衛國說。

但是,這幾年傳統制造業行業内的盈利空間在不斷壓縮,如果當時沒有及時轉型的企業,現在轉型就更加困難了。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探讨珠三角的制造業現狀時認為,2016年的變化還是比較大的。他向《小康》記者說,過去一年确實有不少傳

統加工制造業在轉型,同時地方政府也給予一定的引導。但是,從質量上、數量上來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果仍不容樂觀,要成功還需要一段時間。

“就算是過去廣東提到關于産業‘騰籠換鳥’的政策實施,也備受壓力,要一步一步去實行。同樣,如今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也不會一蹴而就。現在,它們在困難的環境下仍能取得一定的成績已經很不錯。”林江說。

在珠三角的制造業産業布局中,珠江西岸與東岸各具特色。其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産業帶初步形成。新興制造業正崛起

但是,先進制造業在珠三角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大量先進制造業企業正發展得如火如荼。據了解,在珠三角的制造業産業布局中,珠江西岸與東岸各具特色。其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産業帶初步形成,珠江東岸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産業集群快速發展。2014年8月,廣東省政府正式啟動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産業帶的建設,珠海、佛山、中山、江門、陽江、肇慶六市及順德區“六市一區”被劃入建設範圍。2015年1月出台的《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産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珠西裝備産業産值将達2萬億元。

珠江西岸如今已成為廣東裝備制造業的高度聚集區,擁有電器機械、海洋工程、通用航空、智能制造等一批競争優勢明顯、支撐帶動作用較強的主導産業。

據統計,2016年1-10月,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2279.9億元,增長13.8%,完成投資1145.9億元,增速達38.6%。廣東省地稅局的數據也顯示,珠西裝備業稅收呈穩步加速增長态勢,2016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2.3%,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盡管保持了較快發展态勢,但是高新制造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廣東省政協專題調研組報告指出,問題包括産業布局缺乏整體規劃與個性定位、缺少大型龍頭企業帶動、土地資源供應緊張、産業發展資金使用進度緩慢、人才引進難等。目前,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企業年銷售額超100億元的企業隻有7家、超50億元的隻有16家,龍頭企業帶動産業發展的能力不夠強,部分産業鍊條有待完善。

而珠江東岸則以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為主。林江對此認為,在一些新産業方面2016年有一定成績,例如說LED、3D打印、機器人等。以LED制造為例,廣東省科技廳、環保廳對此類行業都安排了不少計劃,讓這些智能環保的制造業得到成長。

“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如今不少戰略性新興制造業都處于初級階段,它們的規模都不是特别大。這就形成一個很尴尬的狀态,這些新興制造業并不能完全填補轉移出去的傳統制造業的空位。另外,政府更希望引進國外、省外的巨無霸型企業,并給予它們很多優惠。這樣一來也對這些中小型新興制造業的發展不太公平,因為它們也付出了很大的成本去研發。因此,今年我們在調研中也看到,政府關于新興制造業的政策是在引進大企業或扶持中小企業中搖擺,兩個目标都想實現,但卻是困難。雖然,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但在政策搖擺當中,一定程度上減慢了新興制造業的發展。”林江說。

廣東建設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示範省,以“互聯網+先進制造”專業鎮和龍頭骨幹制造企業為重點,開展融合創新試點。廣東堅持制造業立省

2017年1月19日在廣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廣東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

《報告》稱,廣東堅持制造業立省,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提高制造業投資占固定資産投資比重,力争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28%。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培育一批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範項目。建設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示範省,以“互聯網+先進制造”專業鎮和龍頭骨幹制造企業為重點,開展融合創新試點。推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産業帶建設,發展工作母機類制造業,培育100家産值超10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骨幹企業,形成20個産值超100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産業集群。加快華星光電11代液晶面闆、富士康10.5代顯示器、珠三角北鬥衛星應用示範、中委廣東石化等重大項目建設。

“盡管近幾年傳統制造業困難重重,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廣東,特别是珠三角的制造業基礎是很堅實的。”鐘衛國說。

據了解,為了促進制造業發展,廣東省政府、珠三角各城市的政府都出台了不少政策。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經濟開發區為例,2月16日下午,該區舉行産業發展四個“黃金10條”政策新聞發布會,其中,正式對外發布《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小康》記者從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獲悉,《辦法》中明确了項目落戶獎、經營貢獻獎、高管人才獎勵、轉型升級獎勵、産業聯動發展獎勵、資金配套和重點項目扶持。

廣州開發區政策研究室主任陳永品表示,先進制造業落戶最高獎勵1000萬元,最高可以獲得在其本區20%的經濟貢獻。對于國家、省、市産業發展扶持和獎勵的技術改造、節能、電機能效、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信息化和信息産業發展方向、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專項等項目的先進制造業,以及獲得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項目、各類科技項目和科技獎勵,分别按資助金額的100%、70%、50%予以配套,最高500萬元。先進制造業有轉型升級改造獎勵高達1.5億元、增資擴産獎勵有200萬元。

而以制造業為重的東莞市更是在2017年2月10日就發布了關于制造業扶持的“一号文”——《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劃全面提升産業集約發展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東莞市市長梁維東表示,東莞目前第二産業占46%,在2016年調研中,東莞市領導認為東莞更應該從戰略角度将實體經濟,特别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納入經濟發展的核心工作當中。“如果不重視制造業,特别是先進制造業,東莞将會失去經濟發展的先進動能。”梁維東說。

《意見》提出,按照民營制造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已上市或已挂牌“新三闆”企業、高成長性高新技術企業四個類别,各選取50家共200家存量優勢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支持企業通過科技創新、發展總部經濟、推進兼并重組、加強産業鍊整合、強化資本運作等提升綜合競争力,力争用3-5年時間,推動試點企業實現規模和效益的倍增。

東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的“一号文”與以往東莞出台的扶持政策如貸款貼息、研發補助、機器換人補助等等最大的不同在于“精準”,全部試點企業都将納入“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綠色通道。對于現行政策未能滿足的個性需求,試點企業均可通過這一綠色通道提請市政府商議給予解決。

林江說,現在不少政府對于扶持制造業的政策是給予資金的支持。他提到,過去幾年珠三角不少城市就在政策上設立了‘科技專項’、‘産業專項’等資金。但是弊端在于,後來這些财政資金如何使用、使用後的效果如何并沒有明确地對公衆說明。加之,隻是給予資金的支持對企業來說還不夠。更現實的問題是,如今珠三角的土地也比較少了,稅收壓力大,因此在土地和稅收的優惠上也不容易做到。而且即使有資金的支持,現在也很難吸引企業自願進駐。

“政府若要更好地扶持傳統制造業和引進先進制造業,更需要做的是提供好的營商環境和政府的創新政策。特别是高科技制造業,他們對法治環境、金融服務、知識産權維護方面的要求更高,政府的效率與政策創新也越重要。”林江說。

前路何方:創新是第一要義

盡管傳統制造業近年來市場空間與盈利空間在縮小,不少企業感覺到困難,但也有某些傳統制造業企業脫穎而出,在市場陣痛還沒有太大之前就實行了轉型升級。《小康》記者發現,這些傳統制造業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創新。

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賜材料”)是一家專業從事個人護理品功能材料、锂離子電池材料、有機矽橡膠材料的企業。作為化工制造業,公司于2000年創立,201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闆成功挂牌上市。

天賜材料總經理陳汛武向《小康》記者分享說:“創新是天賜材料一直發展的源泉,公司設立博士後工作站,培養人才。制造業要長遠發展,以後一定是數字信息和制造業的結合,也就是智能化。制造業的自動化模式會越來越好,并且從傳統制造業向高新制造業轉型。”

另外,家電制造業發達的珠三角,有不少家電制造業都在創新,甚至創造自己的品牌,如格力電器、美的電器等。愛麗思生活用品(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麗思”)創立于2016年,是進駐珠三角的家電制造業企業之一。近年來,在家電制造業受到一定沖擊的情況下,愛麗思銷售額卻逆流而上。愛麗思(中國)集團總經理李活明認為,這與他們近年來一直打造品牌,對家電不斷創新有關。

“我們一直都在改革創新,每年要生産産品1萬多種,而研發的比例達到30%,也就是說新産品的投入要達到30%。這是為了緊跟時代,我們要從現在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來設計,因此我們的産品總是有變化。”李活明說。

而鐘衛國認為,制造業企業要長遠發展,不光是制造的技術上要創新和轉型,而且傳統工廠的管理理念、生産模式也要更新。可以結合如今的物聯網、科學的流程管理等方式,讓傳統制造業企業具有現代化公司理念,而不隻是工廠生産産品的理念。

“因為珠三角中小企業比較多,因此它們的轉型還可以有一個方式就是抱團取暖,讓中小企業結成聯盟。其實,一些投資公司或者政府可以搭建平台,為一批類似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提供融資、技術上的扶持。讓企業可以在這個平台上互相對接,而不是孤軍作戰。”鐘衛國說。

制造業企業要長遠發展,不光是制造的技術上要創新和轉型,而且管理理念、生産模式也要更新。編輯/陳遠鵬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