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珠三角“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珠三角“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時間:2024-10-21 04:31:12

5月31日通過審議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幹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形成了今後5年落實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國各地緊鑼密鼓制定目标和行動計劃,廣東省也不例外。作為該省經濟發展領頭羊的珠三角地區,“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赢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着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曆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實現鄉村振興,農村将呈現怎樣的面貌?

在2018年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用“三個讓”描繪了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改革開放以來,得益于工業化和城鎮化不斷推進,廣東多年來持續快速發展。作為廣東經濟發展領頭羊的珠三角地區,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陣地,鄉村振興在一定程度上已走在全國前列,農民富了,農業強了,農村美了,農村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質量興農決勝全面小康

據《農業部關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意見》,2018年被确定為“農業質量年”,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在佛山市高明區鄉村,最近出現了幾艘古典漁舟,不同尋常的是,漁舟内不是滿載魚兒,而是被改造成了溫泉池,遊人在漁舟裡盡情享受溫泉養生。在遊客泡漁舟溫泉過程中,還有身着古裝的漁女端來的特色傳統艇仔粥供遊客品嘗,頗有西江漁家風情古風。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提出“高質量發展”,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已經到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韓長賦表示,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糧食生産能力、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民收入水平、農業結構調整等,這些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數量不是當前的主要問題了,農業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我們重點是解決質量好不好的問題。”韓長賦表示要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為此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加快推進農業政策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二是發展方式由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向節約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三是農業科技由追求增産轉向更加注重優質、安全、高效、生态。

韓長賦表示,按照上述方向和要求,我國農業發展目标和轉型的要求是“六個高”:一是産品質量高。綠色、品牌農産品要增加,要更好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二是産業效益高。使農業投入産出帳更有得算,農業的增值空間更大。三是生産效率高。農業生産更加綠色,勞動生産率、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全面提高。四是經營者素質高。新型職業農民要成為農業生産經營的主力軍,多種形式的适度規模經營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引領力量。五是國際競争力高。農産品在國際市場要占有一席之地,我國是農業大國,我國的農業貿易要和大國地位相稱。六是農民收入高。增加新型經營主體的收入,同時也要使小農戶有好的收入。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分析,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決勝期來看,可以說“鄉村振興”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都有繼承和發展的關系。2005年我們提出新農村建設,講了五句話20個字,現在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也講了五句話20個字,這五句話我們對比一下,從生産發展到産業興旺,從村容整潔到生态宜居,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在内容、内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轉變。同時,鄉村文明的内涵要求也不一樣。也就是說,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鄉村振興”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在決勝全面小康的時期它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宏耀2月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解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時透露,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初稿已經形成,正在按照程序報批。5月31日,規劃審議通過。示範帶動向農業強省跨越發展

2017年12月,珠三角鄉村振興推進會召開,廣東省委農辦主任陳祖煌提到,鄉村振興發展,珠三角要先行先試,每年各地要有相應的措施、任務、抓手和平台,推動珠三角在鄉村振興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鄉村振興要立足全省一盤棋,立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立足對标國内外先進标準。珠三角地區要多往來交流,互幫互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實施鄉村振興工作,連片連線打造美麗鄉村。

2018年4月26日,廣東省召開了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對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動員部署,要求舉全省之力把鄉村振興戰略謀劃好、實施好。此次會議部署了一系列推動廣東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有力舉措。

為貫徹落實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精神,4月28日,廣東召開全省農業工作暨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推進會,強調全省農業系統要舉全系統之力,把産業興旺謀劃好、實施好,把農業做特做優做強,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廣東向現代農業強省跨越發展。

對比全國鄉村振興戰略時間表,《小康》記者發現,中央提出到2020年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而廣東則提出要拿出“走在全國前列”的氣魄和行動,全力以赴落實鄉村振興各項任務,确保3年取得重大進展、5年見到顯著成效、10年實現根本改變。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熊曉冬接受《小康》記者采訪談到,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上發布的實施意見有高度,内容全面,具有操作性。“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戰略意見,同時貫徹總書記參加今年兩會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重要講話精神。”

“廣東其實長期在做鄉村振興的工作,以前都沒有頂層的設計,都是探索性的開展。有了這個頂層設計,有統籌有部署,會使得鄉村振興進程和質量大大提升,對于全省各部門、地方政府推進工作有很好指導作用。”熊曉冬說。

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改革開放走在全國前列,在發展進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資本、人才、技術、市場等要素。“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時代,如何把富民興村和珠三角地區的這些豐富的發展要素融合對接,在城鄉融合發展的框架下,加強城鄉發展的聯動,這個工作很重要。目前的廣東,鄉村振興正處于非常關鍵的開局時期,做好這個融通城鄉、對接城鄉的大課題,就能更好地化解廣東所面臨的緊迫的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整個鄉村社會發展緊跟上全省發展步伐,加快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示範區。”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教授劉義強對《小康》記者說。

惠州市惠東縣的連片馬鈴薯種植基地激活市場農村工業化最早地區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開始了迅速而強烈的農村城市化進程,成為中國農村城市化的先行區域,中國農村工業化最早的地區,當前我國農村經濟最發達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得益于毗鄰港澳、華僑衆多,商品經濟發展曆史悠久,生産條件比較好和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經濟優勢和政策優勢,珠三角率先進行了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改革,農村經濟也随之得到了全面、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珠三角也比較早地突破了工農對立、城鄉分割的二元化社會經濟結構,走向工農業、城鄉協調發展,加快了農村城鎮化、現代化的進程。

珠三角農村城鎮化、現代化主要體現在:一是國民經濟全面高速發展,己從傳統的農業社會進人到工業社會。二是農業生産力有較大發展。實行家庭聯産承包制以後,在商品生産和市場經濟推動下,農業生産力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在全省占舉足輕重的地位。三是農村城鎮有較大發展,城區建設水平有很大提高。四是農村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縮小了城鄉之間差距。

“珠三角現在很多發展非常活躍的城市,像東莞、佛山等,過去發展中有一個快速的農村城市化進程,包括鄉村工業化。”劉義強談到,珠三角新農村建設一直都走在全國前列,農村産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曆史基礎。相較全國其他很多地方鄉村,其面臨開放的市場機遇更大,且廣東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特别強調把産業興旺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突破的一個重要抓手。但是核心點還是在激活市場,珠三角地區更好做好激活市場、依靠市場的體制機制建設,創造适當空間和條件激發市場主體來推動鄉村有效發展,通過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好的投資環境,建設更好的投資管理平台,來推動工作的切實發展,這點全國很多地方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可以有所借鑒。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方面,珠三角有比較好的經驗,也是該地區專業鎮經濟發展的生動寫照。比如,作為以“專業鎮經濟”起家的中山,依托成熟的上下遊分工,多年來聚集了大批傳統産業集群。涵蓋燈飾、五金、紡織服裝、家電、家具、農業等傳統産業,同時還發展了文化旅遊、節能環保、遊戲遊藝和LED等戰略性新興産業。

“在幸福村居創建過程中,珠海農村綜合改革與中央的部署高度吻合,不少舉措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劉守英談到:“比如說農村土地确權改革,在堅持保障農民權益和以‘确地’為主的前提下,探索确權實現的多種形式,既可以确權确地,又可以确權确股、确權确利。”

珠三角農村建設還有哪些值得借鑒?熊曉冬提到廣東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工程。“從2014年開始珠三角每年選取了6個片區開展省級新農村示範片的建設,在粵東西北地區選取了14個省級新農村示範片,每個示範片重點打造5個以上核心村,連點成線,連線成片。這些都是選取具有一定的嶺南特色、鄉村風貌凸顯的村莊,以示範帶動周邊村開展工作。”

當然,珠三角區域農村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熊曉冬指出,珠三角城市群基本上連片發展,農村産業特别是鄉鎮一級的勞動密集型工業産業存在後續發展轉型升級後續動力不足問題。此外存在生态、鄉村風貌丢失、建設質量不高等方面問題,如鄉村建設照搬城市的模式,在建築材料、園林、廣場等方面基本按照城市的特色在建設,丢失了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廣東省農業廳廳長鄭偉儀(右一)帶隊到珠海基層調研農業農村工作。“十項行動”為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

在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上,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按照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聚焦着力點和突破口集中用力,推動廣東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一要大力實施“頭雁”工程,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強戰鬥堡壘。二要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做強富民興村産業。三要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域推進生态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四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村規民約修訂完善,塑造鄉風文明新風貌。五要鼓勵支持人才“上山下鄉”,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六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确保貧困人口如期全面脫貧。

農村發展面臨新的曆史機遇,廣東新農村建設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取得了巨大成就,産生了一大批可圈可點的先進村、示範村,同時也推動着廣東省新農村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向新”這是對過去一年廣東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的概括。《小康》記者從廣東省農業廳獲悉,全省農業部門将啟動實施“十項行動”,努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即嶺南特色優勢農産品優質化行動、改革基金培強新型經營主體行動、科技強種富民興村行動、農業農村“雙新雙創”行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标準化生産行動、構建省市縣三級質量安全監管網絡行動、區域性重大動植物疫病綠色防控行動、“一控兩減三基本”促進行動、耕地地力保護和質量提升行動、改革創新助推農民增收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行動。

廣東省委農辦主任陳祖煌表示,實行鄉村振興戰略不能一蹴而就,要分階段分步驟推進,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珠三角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好,市場化、城市化水平較高,有條件有基礎在實現鄉村振興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努力在實踐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上提供重要示範;粵東西北地區主要是結合資源禀賦,突出産業、生态、文化特色,加快補齊鄉村振興短闆。

未來的廣東包括珠三角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多位采訪對象都強調人才、産業的重要性。全國人大代表謝舒雯接受《小康》記者采訪說:“結合我身邊的情況,人才非常重要,要規劃先行,産業帶動。農村需要的是愛農村、懂農業、愛農民的人才隊伍。産業必須是朝陽産業,能解決農村的就業且能輻射帶動農民的積極性,例如,農民種出來的農産品能暢銷。”

“促進鄉村振興的專業人才下沉機制,這一塊我覺得有非常大的空間,在廣東無論是生産經營人才、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鄉賢人才還是市場營銷人才等,已經有非常好的儲備基礎,現在關鍵是如何通過有效的政策措施和體制機制設計,通過鄉村産業和市場載體,把這些人才引導下沉到鄉村社會,為鄉村的發展及産業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劉義強說:“鄉村地區相對是一個比較封閉比較靜态的環境,市場意識不強,抵抗風險能力不足,适應現代産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欠缺。鄉村振興中需要通過集體産權制度變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創新等,吸引城鄉本、人才、技術、市場等發展要素進入鄉村,進行現代農業産業建設和三産融合的綜合性發展。一個封閉的鄉村往往難以對接一個開放的産業和開放的市場環境,所以在這方面如何加強基層黨的領導機制創新,推動鄉村治理體制機制的現代化,建設開放的和諧穩定的鄉村施會去對接大市場,廣東應該有較好的條件和機遇進行積極探索并走在全國前列。”

“能不能探索村鎮建設規劃管理人才的聘任制,由政府購買服務聘用大學生技術人員下派到鄉下就像教師下鄉?”熊曉冬認為,還有産業問題,怎麼實現脫貧,實現鄉村富裕的目标?怎麼以産業帶動鄉村經濟,實現農村高品質發展?都值得探索。

編輯/韓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