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世界杯:從舉步維艱到風靡全球

世界杯:從舉步維艱到風靡全球

時間:2024-10-20 07:45:24

經曆了幾十年時間,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已經成為了球員和球迷的一種習慣和期盼。如今的世界杯,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賽事,榮譽、金錢、快樂共同構成了其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源

1937年9月16日,一群球員圍在攝像機旁。1954年,世界杯也開始通過電視轉播,其推廣有了重要的手段世界杯并非從誕生之日便擁有如此影響力。

事實上,早期世界杯的發展并不順利。這從一組數據便可見一斑:世界杯從16支球隊擴軍到24支,用了48年。

不過,世界杯從24支擴軍到32支球隊,隻用了20年。這一轉變是如何發生的?世界杯是如何從舉步維艱變為風靡全球?

墨索裡尼開啟多城辦賽

在創辦之初,世界杯還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性賽事:1930年,首屆世界杯在烏拉圭舉辦時,13支參賽球隊全部來自歐洲和美洲兩個大洲。而且,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歐洲球隊都沒有參加。

這一情況直到1938年的第三屆世界杯才得以改變。這屆賽事中,荷屬東印度(現印度尼西亞)作為亞洲的代表參賽,這是亞洲球隊第一次參加世界杯。

不過,這支亞洲球員的出現事出偶然。當時,36支球隊參加了分組預選賽,獲勝的16支隊伍進入了決賽階段的比賽,但由于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占領無法參賽,國際足聯隻得找古巴與荷屬東印度頂替。

而且,由于預賽出線的阿根廷隊臨時變卦,拒絕到巴黎比賽,所以最後集齊巴黎的隻有15支球隊。

由此可見,當時世界杯的步履艱難。

事實上,為了提高世界杯的影響力,也為了找來更多贊助,國際足聯主席雷米特曾經想把第三屆世界杯提前一年,放在1937年主辦,以此來借助世博會的東風。不過,當時的世博會還看不上世界杯。最終,第三屆世界杯依然在1938年舉辦。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極大地受到了政治影響的世界杯,卻因之開啟了一項傳統。

1934年,第二屆世界杯在意大利舉行。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意大利獨裁者墨索裡尼舉全國之力承辦世界杯。而墨索裡尼提出在多個城市舉辦比賽的計劃,正好符合國際足聯擴大賽事影響力的希望。

墨索裡尼開啟的這一傳統,延續至今。

電視時代的英雄史詩

1954年瑞士世界杯,出現了另一個影響深遠的變化。這屆世界杯上,組委會出售了轉播信号,以此實現了盈利,這在世界杯史上是第一次。

不過,電視轉播對于世界杯的影響,不隻是體現在财務層面。時隔多年之後,媒介技術變化的深刻影響,才被人們逐漸認識到。

1970年世界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五洲齊聚”——來自北非的摩洛哥成為第一支來自非洲的代表隊,由此完成了世界杯參賽球隊的最後一塊地理拼圖。

也是這屆賽事,首次實現了衛星轉播。由于有了衛星直播的介入,體育場觀衆席上的廣告越來越多,本次世界杯的收入再創曆史新高。

而到了1974年世界杯,電視轉播已經不再固定在一個機位上,每個球場都要安裝六台機位,每場比賽要預留400個媒體席位,一共有66個國家的3520名記者獲得了采訪證,他們通過文字、圖片、畫面向全世界報道世界杯。

此時,世界杯已經可以通過媒體進入千家萬戶,開始成為一項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賽事。

1990年世界杯,彩色電視逐步普及,世界杯進入彩色時代,金色巴西、藍白阿根廷、橙色荷蘭……直到如今,這些國家隊的顔色,都是最挑動球迷心弦的視覺符号。

對于遙遠的中國觀衆來說,這屆世界杯更是意義非凡,因為中國第一次全程直播了世界杯。1986年6月30日,阿根廷隊以3:2戰勝聯邦德國隊,奪得第十三屆世界杯足球賽冠軍。圖為欣喜若狂的阿根廷隊隊員就在電視将世界杯的影響力擴散到世界各地時,足球世界迎來了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偶像。

1958年世界杯上,年輕的貝利橫空出世。17歲的他絕殺了比賽,幫助巴西戰勝東道主瑞典。随後,1962年世界杯、1970年世界杯的桂冠也先後被巴西人收入囊中。由此,足球世界誕生了第一尊神像,貝利成為婦孺皆知的第一代球王。

電視轉播的出現,貝利的誕生,推動世界杯的叙事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此,世界杯的曆史,開始被傳頌為一部部球星的個人戰史。世界杯,成為了現代人的英雄史詩。

貝利開啟的世界足球的偶像時代,随即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荷蘭的克魯伊夫、聯邦德國的貝肯鮑爾、法國的普拉蒂尼、葡萄牙的尤西比奧、意大利的佐夫,每個足球強國都誕生了自己的英雄。他們代表整個國家,馳騁賽場,沖鋒陷陣,或是贊歌,或是悲歌。

這其中,最為知名的是1986年世界杯上,馬拉多納以一己之力将阿根廷送上獎壇,也将自己送上神壇,成為繼貝利之後公認的又一位球王。

在那屆世界杯上,在與英格蘭的比賽中,馬拉多納隻手擎天,打敗英格蘭,賽後的更衣室裡,他高呼阿根廷的名字,嚎啕大哭,淚如雨飛,祭奠英阿馬島海戰中死難的阿根廷同胞。這一畫面,诠釋了為什麼說球場如戰場,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戰争。

直到今天,世界杯的英雄史詩依然在延續。在和平為主流的年代,在某些人看來,足球就是民族主義的狂歡。阿根廷的梅西,葡萄牙的C羅,引領了當代的足球英雄史詩,他們所代表的,是數百名球員、數十億球迷構成的不同國家民族的激烈對抗的圖騰,這成為世界杯話題性和吸引力的來源。

擴張版圖與商業帝國

如果說球星們是幫助世界杯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的先鋒,那麼,國際足聯則是世界杯日益壯大的後勤保障。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參賽隊伍完成了首次擴軍,從16支擴大到24支,亞洲、非洲開始獲得更多的名額。

這一切要感謝時任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1974年,阿維蘭熱成為國際足聯第一名來自歐洲之外的主席。不同的出身,讓阿維蘭熱緻力于推廣世界杯和足球運動,他承諾讓亞洲和非洲有更多的機會參加世界杯。

不僅是亞洲和非洲,1994年,世界杯還把賽場放在了被稱為足球荒漠的美國。盡管很多人并不贊成國際足聯的這一舉動,他們認為,美國人根本就不喜歡足球,他們擔心觀衆人數和賽事水平會下降,但事實證明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自美國世界杯以後,世界杯的主辦權就不再局限于歐洲和南美兩個足球水平較高的地區。

2002年,世界杯首次來到了亞洲,日本和韓國攜手舉辦了一屆成功的世界杯。2010年,世界杯首次來到非洲,主辦國為南非。

主辦國選擇範圍的迅速擴大,不但直接将世界杯的影響力帶到了主辦國所在的地區,還帶來另一個變化,就是商業化程度的迅速提升。

即便足球文化并不發達,得益于強大的經濟實力,美國世界杯的總收益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2002年韓日世界杯中,兩個國家的企業巨頭,如索尼、豐田、三星、現代都成為贊助商,他們也幫助韓日世界杯變得更出衆。

事實上,早在1954年的世界杯上,球員裝備就有了商業贊助。1954年,德國隊開始穿着三道杠的球鞋參賽,當時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就是現在世界杯的主贊助商之一的阿迪達斯。最終,德國隊在瑞士拿到了他們的第一個世界杯錦标,這讓當時被競争對手壓制的阿迪達斯進入了世人的視野。

不過,當時的世界杯,遠遠不像今天一樣,賽場内外,電視轉播鏡頭上,到處是商标,到處是植入廣告。

這一變化的發生,也是在阿維蘭熱時代。阿維蘭熱承諾要幫助落後國家修建足球場。他的這些計劃得到了大公司的支持,可口可樂、阿迪達斯、麥當勞都成了世界杯的贊助商。由于影響力的擴大,國際足聯逐漸成為一個商業帝國。這成為推動世界杯在世界範圍不斷滲透的最為重要的力量之一。

繼續擴張的腳步

從2014年巴西世界杯開始,這項不斷進化的賽事又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世界杯帶來了新的影響渠道。球員和球隊可以在網絡上和球迷互動,贊助商更是樂此不疲地挖掘這些球員們在網上的行蹤,進一步擴大了世界杯在觀衆中的影響。

除此之外,國際足聯也在加速尋找新的“金主”。

國際足聯決定将2018世界杯放在俄羅斯,2022世界杯放在卡塔爾主辦的時候,被認為是毫不掩飾對于商業開發的期望。

最為典型的是卡塔爾,這個石油大國雖然足球實力和足球文化并不出衆,但卻有着雄厚的經濟實力。為了準備下屆世界杯,天氣炎熱的卡塔爾甚至開始耗費巨資修建封閉的空調球場。

前不久,國際足聯宣布2026年世界杯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聯合主辦,并且擴軍到48支球隊,亞洲從4.5個名額增加到8個,非洲從5個名額增加到9個,歐洲有16個,南美洲有6個,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區5個,名額上向亞非傾斜的意圖更加明顯。

有評論認為,這一做法就是為了讓美國和中國進入世界杯的版圖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都缺席了俄羅斯世界杯,對于國際足聯來說,這無疑是個損失。

但也有人認為,過分的擴軍讓世界杯的水平進一步下降,過長的賽制也讓球員更加疲憊,可能會影響整個比賽的質量。

國際足聯對此似乎并不擔心。畢竟,經曆了幾十年時間,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已經成為了球員和球迷的一種習慣和期盼。如今的世界杯,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賽事,榮譽、金錢、快樂共同構成了其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源。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