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是時候破除“流量”迷信了

是時候破除“流量”迷信了

時間:2024-10-20 12:34:03

觀衆對影視劇内容的渴望,遠高于對流量的關注

電影《爵迹》發布會現場2018年已然過半,與炎熱的暑氣一起消退的,還有人們對流量明星們的消費熱情。多部“流量明星+IP”的影視劇項目敗走麥城,真人選秀節目中的流量型選手引發争議,曾經吸引人們眼球的賣點,逐漸變成了被诟病的焦點。

一方面,流量明星産生的粉絲經濟成為商家逐利的籌碼,另一方面,大量負面評價使這一類群體口碑下滑,成為空有人氣卻毫無實力的代表。這樣的印象,折射出當下市場正在經曆着從娛樂狂歡到回歸理性的過程。

曾經的狂歡

網絡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成就了當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信息的透明化則讓每個明星的各項數據一目了然。無論專業人士、粉絲還是普通大衆,都能輕易查看到他們的數據排名情況。當網絡上的熱度轉化成可見的數據時,評價明星是否當紅的标準除了專業實力、大衆認可,又增加了流量數據這一指标,“流量明星”應運而生。

流量明星是大數據時代注意力經濟下的特有産物。與一般明星不同,他們擁有龐大的粉絲基礎,自帶數據“流量”熱度,其粉絲群體不僅有強大的消費能力,還會有意識地創造流量價值。

他們也是各網站熱門搜索的常客,微博粉絲關注數至少千萬以上量級;其參演的影視作品大多會獲得較高的關注與讨論熱度;參加的新媒體直播往往人氣爆棚,甚至造成網路癱瘓;代言的品牌商品銷量大漲,有他們做封面的雜志很快售罄……這些數據所意味着的強大的商業價值,讓影視制片方、綜藝節目組和廣告商們趨之若鹜。

當下國内與明星相關的大數據指數,較受關注的有百度指數、藝人新媒體指數、明星勢力榜指數等,粉絲可以通過示愛、獻花、貼吧、轉、評、贊、打榜等多種方式,完成對自己喜愛藝人的數據支持。

由于部分數據指數定時公布,并且會按明星的綜合排名順序予以獎勵,所以粉絲對各種數據的投票參與度也空前高漲。

在這些榜單中,實力過硬的演員不一定名列前茅,而有粉絲拼數據的流量明星們往往更具優勢。不管是否接受,明星及其經紀公司都越來越正視數據帶給自己的加成,數據攀比的現象也随之而生。

對于數據流量的盲目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對行業産生了不良影響。幾乎每個明星的粉絲都會組織網投組、打榜組等支持明星數據與流量的網絡小組。為了數據好看,經紀公司也會花錢操作,用買來的數據水軍營造虛假繁榮,以向資方證明自己藝人的商業價值。除去官方手段,粉絲在藝人數據方面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關注。特别是流量明星們,說是“被粉絲供養”也不為過。

曾幾何時,能夠搭上流量明星的順風車,成為投資方炫耀的資本,也是其招攬資本、消費熱度的王牌。電影《爵迹》從籌備起,就充分利用了新媒體優勢為電影選角造勢,通過流量明星的粉絲,做出了驚人的網絡數據效果。

2015年4月,微博上發起的“明年夏天,給你最瘋狂的夢境”活動正式拉開了一場制片方、導演、粉絲與明星間的選角大戰,微博上各家明星粉絲,為了讓自己的偶像能出演電影,陷入了瘋狂的推薦過程。以“我家愛豆演爵迹”為關鍵詞的帖子鋪天蓋地,各家粉絲都在極力推薦自家藝人。

一部電影主要角色演員還未公布,就利用明星效應讓大量粉絲投入到電影營銷中,造成巨大的新媒體話題量,可以說是賺足了流量明星的眼球效應。影視劇這種炒作話題提升熱度的營銷方法,成為一時的風潮。

《爵迹》最終确定主演的微博粉絲,在當時就超過2.25億人。上映後前兩周内,電影相關話題始終高居微博熱議榜前三,微博熱議指數日均45.9萬。2016年9月30日至10月19日,相關微博話題閱讀數達8.5億。

頹勢顯露

然而,一部電影的真正成功,需要大衆的認可,光靠粉絲刷流量是遠遠不夠的。人們發現,即使聚集了衆多流量明星,也無法挽回《爵迹》在口碑與票房上的頹勢。

2017年暑期檔上映的大制作IP電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從選角階段就開始“溜粉”,在确定了女主角演員之後,對大衆展開了男主角的投票調查,創造了該片宣傳的第一波網絡熱度,結果最後出演的卻不是投票最高的男星,而是一名流量明星。

影片上映後,口碑下滑,流量明星粉絲為了支持票房,以大量“鎖場”“填場”等方式人為擾亂市場秩序,最終引發了與院線之間的矛盾。不少影院開始以“機器故障”等原因實行“反鎖場”,取消放映場次,強制退票。粉絲電影需要靠“鎖場”保票房,也從側面證明了依靠流量明星的粉絲電影似已風光不再。

資本為了搶奪流量紅利,不惜以天價片酬作為砝碼,劇組的大量經費都用在了明星個人身上,編劇、服化道等投入被擠壓,作品質量可想而知。而一些年輕的流量明星基本功還沒有練紮實,就被資本推向前台,無法勝任所飾角色的表演,自然就無法獲得大衆的認可。

2018年更有多位流量明星集體失靈,大IP也開始啞火。《甜蜜暴擊》《武動乾坤》等在選角初期就以流量明星引發關注的電視劇,不僅口碑不佳,收視率也不盡如人意。即使有流量明星參演,也挽救不了暑期檔電影《歐洲攻略》的票房。某火爆網絡的真人選秀節目,其人氣選手在收獲流量的同時,也有因實力不足而廣受批評的現象存在。

其中,對藝人流量與數據毫無節制的追捧,還引發了一系列連鎖效應,粉絲為捧自己偶像而大規模集資的事被披露,粉絲間的沖突也時有發生。

回歸内容正當時

為了遏制這一現象,一系列針對綜藝節目的整改措施陸續出台,其中就有涉及對時下火熱的真人選秀網絡綜藝裡出現的投票、PK等環節的規範問題,是時候正視唯流量論帶來的惡果了。

這種虛假流量光環下産生的盲目自信,會影響投資方的判斷,對明星消費産生偏差。經紀公司為了讓藝人看起來像“流量”,往往會動些“歪”心思——數據可以造假,粉絲量可以買賣,評論可以買水軍,看似漂亮的成績單裡卻隐藏着很大水分。而投資方、制片方、品牌方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深究數據的真實性,隻想着怎麼能掙快錢。

實力不行,流量來湊,數據成為了部分流量明星的遮羞布。但随着影視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他們不再是票房、收視靈藥,即使數據好看,這泡沫下的虛假繁榮也有可能不會轉化成真金白銀。

即使在大衆層面上該明星的實力口碑褒貶不一,打了“雞血”做數據的粉絲們仍能為流量明星們營造出一座數據的空中花園。經紀公司再以此為依據争取資源,而投資方、品牌商往往也抱着掙快錢的想法,兩者一拍即合,而忽略了最應該重視的影視劇本身的内容品質。長此以往,惡性循環,流量明星幾乎和失敗的作品畫上等号。

實際上,人們對流量明星的消費正日趨理智,越來越專注于内容本身而非靠流量吸引觀衆的作品,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産業要回歸良性發展,當務之急還是要破除對流量的迷信,回歸影視劇内容本身,關注藝人本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

談論流量明星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其背後的資本博弈。娛樂圈新陳代謝是曆史的必然,隻要還有利可圖,就會有更多的網絡紅人、流量明星被推出;但大衆的反感、行業的重負,注定了這條路無法長遠。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戲劇影視學院博士後)電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劇照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