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間尋根者的“客廳”

一間尋根者的“客廳”

時間:2024-10-20 06:40:49

鄭敏海歸餐廳經營者40年前,13歲的鄭敏随家人到了德國柏林。她站在商場透明玻璃櫥窗前,目不轉睛地看了幾個小時,“紅紅綠綠、亮晶晶、從沒見過”的東西吸引着她。

40年後,她坐在北京朝陽霄雲路上自己開的餐館裡,在這個被她稱為“客廳”的餐館裡,招呼着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朋友。“我很慶幸回到了國内,回來得正是時候。”談起5年前毅然回國的決定,鄭敏絲毫不後悔。

出國

鄭敏的祖父曾在柏林開了當地第一家中餐館,鄭敏的父親子承父業,開了當時柏林最大的中餐館。

溫州人的獨立精神滲透到了鄭敏的血液裡,她在父親開的中餐館裡邊打工邊琢磨,“我們溫州人崇尚的就是‘自己去做’,一定要自己當老闆。”

父親驟然離世,19歲的鄭敏接手餐廳,倉促間成了老闆。“我是家裡的老大,就要擔起這份重擔。”一切都要從頭學起,憑着吃苦耐勞和熱情好客,在鄭敏的經營下餐館生意逐漸步入正軌。

“1990年,柏林牆剛被推倒,我和丈夫就決定去東柏林那邊開餐館。”鄭敏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同鄉的嘲笑,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她在“找死”。

随着東柏林的經濟複蘇,鄭敏的餐館逐漸紅火起來。“不安分”的她又做起服裝生意。常年在柏林生活的人都知道那幾家意大利服裝店,物美價廉,“迅速地聚集起一批回頭客”。

做服裝生意最難的是選貨眼光,從沒做過服裝的鄭敏,憑着商人的敏銳和獨樹一幟的品味,穿梭在法國和意大利之間,到處選貨,生意如火如荼。

“兒子說‘我是德國人’,女兒也可能嫁個德國人,我很心痛,我想讓他們了解一下中國。”盡管生意越做越大,但2013年,抱着“尋根”心态的鄭敏,打包生活必需品,把2000多平方米的别墅出租出去,服裝店也交給親戚打理,和丈夫、女兒一起回到國内。

回國

對北京沒有絲毫了解,鄭敏和丈夫像遊客一樣飛到北京。三裡屯的酒吧是德國人的聚集地,經過一段時間了解,鄭敏發現商機:“德國人的圈子很小,也很紮堆,但北京沒有一個德國人俱樂部,最初的想法就是有一個聚會的地方。”

說幹就幹,鄭敏和丈夫開始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選址,最後選定了霄雲路這處鬧中取靜的地方。

餐館設計由女兒承包,廚師由朋友介紹而來。在大家的幫助下,2013年11月餐館正式對外營業。但鄭敏沒有想到,在中國和德國做生意的方式完全不同。“我都不知道城管是做什麼的,連大衆點評也沒有聽說過,很多跟德國不一樣。經營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好在朋友幫忙解決了。前兩年幾乎沒有中國客人,全靠朋友幫忙,後來慢慢做了很多活動,現在有很多國内客人。”鄭敏說。

鄭敏現在成了很多人的“幹媽”和“老娘”,她親切地傾聽每個人的喜怒哀樂,做他們的傾聽者,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融入,餐廳是最佳途徑。”鄭敏認識了各行各業的人,聽了大大小小的故事,她十分享受這一切,“不是客人,都是朋友。我就是一種連接,能幫助到别人我很開心。”

融合

2014年,在鄭敏女兒Key倡導下,他們以跳蚤市場為原型,在餐館的戶外場地做了屬于他們的第一次市集—柏林市集。“都是免費的,我們提供場地,鼓勵大家拿出自己不用的東西,來交換或者交易。”鄭敏說。

市集逐漸形成一定影響力,很多人慕名前來。餐館也越來越紅火,很多人來吃飯,順便和“老娘”鄭敏聊聊天。

鄭敏保留着在德國養成的垃圾分類習慣,“我分類之後,垃圾車過來又全部倒在一起。”鄭敏十分焦慮,也十分憂心。後來的柏林市集,順理成章地發展成了環保市集。

Key遺傳了鄭敏的果敢。有了想法就果斷去做,Key在北京廢品收購站以每個5毛錢的價格購買了2500個廢棄面粉袋,12個國籍的設計師參與設計,把這些面粉袋設計成帳篷,30多個不同行業的設計師自發到餐館組裝帳篷。

帳篷搭建完成後,花花綠綠的面粉袋在燈光照射下呈現出别樣的美。白天帳篷裡是市集,同時宣講環保理念,做環保示範,展出3天,每天都有500多人參觀。“做這個東西,影響一部分人就可以。”Key說。

“北京有很多獨特文化元素,需要一個好的組織把這些内容梳理整合。”如今的環保市集,演變成了藝術家聚集的沙龍,旨在“把有特殊想法的人聚集在一起”。

“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城市的大地藝術是大家的,大家對它是有責任的。”Key說。

“我們是朋友,也是同事。”鄭敏這樣定義自己和女兒的關系。鄭敏在介紹女兒的市集時,神采飛揚,堅定的眼神裡透着發自内心的驕傲。

像傻子一樣去做事,永遠要能看到陽光—這是鄭敏祖祖輩輩堅守的精神。不論是“尋根”的鄭敏,還是要“影響一部分人”的Key,從一間“客廳”到一個市集,始終朝着陽光的方向。

編輯:趙慧美編:楊東儒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