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跨界創客陳澤民:追夢路上的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

跨界創客陳澤民:追夢路上的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

時間:2024-10-20 02:41:47

中國不乏成功的企業家,但有民族精神的企業家他算一位;中國不乏再次創業的企業家,但年愈七旬再次跨界創業締造行業奇迹的創客,他是第一位。他,是第一顆速凍湯圓的發明者、中國速凍食品的開創者,曾以一顆湯圓造就一個商業帝國。如今步入古稀之年,想的不是頤養天年,享受天倫,而是玩起了“跨界”,當起了“創客”。他胸懷家國天下,不忘初心,老骥伏枥,志在千裡,曆經努力,最終取得地熱發電“中國制造”新突破,體現了大國的工匠精神——他就是三全集團創始人、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澤民。

采訪陳澤民是在一個秋日的午後,陽光正暖,風景正好。如約叩開其辦公室的門,盡管之前有幸得見,但當精神矍铄、目光炯然的陳澤民從其偌大的辦公室信步迎來,步履輕盈,神态自若,記者還是驚歎于他強大的氣場和他手掌傳來的溫暖、力道。

感知一個智者,從他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開始。作為一位功成名就的實業家,他沒有居高的姿态,為人謙和、随意。交談中,他時而笑意迎面、金句頻現,時而雙眉緊鎖、神情憂思。都說商場如戰場,對陳澤民而言,所有的風雲變幻、波谲雲詭都不抵他的家國情懷、初心不改。若言人生如夢,對陳澤民而言,過往的峥嵘歲月、傳奇人生都是在圓夢,圓一個個人夢、中國夢。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再創業陳澤民創造了多個商界傳奇,多年引領行業,做得風生水起。1992年組建三全食品廠,2004企業銷售額達14億元,位列中國私營企業納稅百強第6位;2008年公司成功上市,上市首日最終收盤54.37元,較發行價上漲了151.83%;2013年榮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以62.2億元的财富成為“河南首富”;2016年再次創業,開拓地熱發電新領域;2018年1月12日,全國首個集裝箱式地熱發電站在雲南瑞麗獲重大突破,創造了中國地熱發電産業新的裡程碑!

陳澤民一路披荊斬棘,破浪前行。50歲辭職創業,60多歲把企業做成行業第一,臨近70歲隻當董事。在許多人看來,這就是一部創業傳奇史。作為領航者,他成功地把三全集團這艘巨艦帶入了規範化運行的軌道,并大膽将其交給了年輕的團隊運營,實現了權力的交接,也完成了時代賦予他的使命。而他,則轉身投入了地熱發電這個全新的領域。

陳澤民說,這是他的一個夢想。“我從小就是科技愛好者,喜歡搞小實驗發明,對潮汐發電、風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模式都進行過思考和實踐,而且做了很多相關的學習和研究考察。”陳澤民說,“前幾年霧霾鎖城,百米不見人,困擾人們的生活,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琢磨和研究,怎麼才能解決霧霾的問題呢?能源結構不合理是霧霾産生的主要原因,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占比仍達62.3%,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為13.3%,使用煤炭發電和冬季供暖加重了霧霾的産生。所以,我就從開發清潔能源着手。”

2013年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聯合出台《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産業升級,增強地熱能的市場競争力和在城市用能中的比重。2014年5月,國土資源部環境司副司長陳小甯在中國科技創新引領地熱産業發展研讨會上表示,政策倡導、科技創新是推動地熱行業發展的有力保障,地熱在節能減排、緩解資源壓力方面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國家文件的出台和相關部門對地熱的關注,更堅定了陳澤民研究地熱發電的信心。

為了實現地熱發電夢,随後的時間裡,陳澤民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他先後到24個國家考察地熱發電。考察中,他了解到,地熱是最好的能源,而且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就因為地熱太多了,才有火山爆發,才有不斷的地震,那麼我們把多餘的地熱能源變成電能,不僅可以代替煤使用,還環保安全,可再生。國外很多國家都在搞地熱發電,而我國除了1977年建成并沿用至今的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之外,40年來國内地熱發電電站乏善可陳,一直處于停滞狀态。究其原因是地熱發電成本高,戰線長,技術落後,且沒有推廣、普及和發展,這制約着中國地熱發電的進程。

由于地熱投資風險大、投資時間長,要10年左右才能建好,而且技術壁壘無法突破,所以中國的很多企業不敢涉入其中。而陳澤民敢想敢做,勇于嘗試,敢冒風險,甘做中國地熱發電第一個吃螃蟹者。陳澤民憑着對市場的了解和對地熱發電行業的深刻把握,做出大膽而有前瞻性的決定,于2016年3月成立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74歲的年齡再次創業,關注地熱發電。陳澤民說,三全集團是個良性運轉的上市公司,而他研究地熱,既是個人興趣愛好,也是科學探索,成功與否也不确定,所以他就用自己的積蓄成立公司搞研究,目的是尋找更清潔的能源,改善生存的環境,造福民生。

2016年5月2日,中國乃至世界第一眼幹熱岩超深探采井——ZZSQ-01井在鄭州三全集團院内開鑽,國内外衆多專家到現場參觀,世界各國的媒體争相報道了這個新聞,一時引起轟動。這意味着我國幹熱岩勘探、開發工作,已經由理論研究層面上升到實踐、探索階段,意義重大、深遠。“我鑽這口地熱井,就是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在鄭州這塊中原大地上都能用上地熱資源,那地熱在各地就有推廣的價值。”陳澤民在開鑽典禮上如是說。

後來,無意中發現雲南的地質條件和地熱資源比鄭州優越,陳澤民果斷決定轉戰雲南,把隊伍帶到了雲南德宏州瑞麗市和另外一個地方同時開鑽、做實驗,從立項、選址、打井、完井到安裝設備,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着,短短半年多的時間,電就出來了。

在此期間,他總結國外經驗,成功的模式、失敗的教訓,學習借鑒,兼容并取,帶領公司團隊積極進行資源整合。針對地熱發電的諸多難題,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模式。把國外大廠房、大設備、大管道,占地面積廣,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的模式,升級成了“短平快”模式,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這種模式的投資成本隻是國外的二分之一。把整個地熱發電廠所有的設備、功能,壓縮、集中到一個地熱發電集裝箱裡面,形成了集約化、模塊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新模式,實現了技術創新。

專家們評價,地美特瑞麗發電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創新和突破,瑞麗項目的成功,足以證明該模式發電效率非常高,且能快速地将地熱能轉化成電能,這種分布式能源模式具有非常良好的推廣和應用價值,赢得國内外的一緻贊譽,開創了中國地熱發電新能源領域的新局面。

二次創業期間,陳澤民的活力和幹勁迸發,精力宛如年輕人,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走訪,不辭勞苦,全心投入,與員工吃住都在工地,員工們從心底裡敬佩這位拼勁十足的可親的“老頭兒”。而為夢想奮鬥的過程,陳澤民是快樂而充滿激情的。“當我看到熱騰騰的蒸汽從井裡冒出來,激動得晚上睡不着覺;我有時半夜收到一些地熱公司要合作的郵件,我都高興地會把老伴喚醒一起分享。”陳澤民神采奕奕地分享創業的喜悅。

他不僅與國内外專家學者交流,還與同行企業一起研究實驗,帶領技術團隊克難攻堅,那種創業的激情與他多年前創建三全公司時一般無二。關于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稱,他說:“地美特一詞,在希臘神話中,她是大地之神,地神是一個美女,我想讓這個美女為人類造福。”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7月5号,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成功發電,陳澤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地熱發電夢,此時的他深感欣慰,他說自己的兩個夢想都實現了,這一路的付出和辛勞都值得。

在美國考察地熱地貌

考察意大利地熱發電站

考察新西蘭地熱發電站地熱發電,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和前景“目前,世界上一些地方如印度尼西亞、巴利島、夏威夷等,仍不斷有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發生。所以,我們應把地球多餘的能量進行有效釋放,變廢為寶,變害為利,當前國外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發展地熱發電,甚至一些國家為此放棄了核發電。發展地熱發電,開發清潔能源,這是大勢所趨。”陳澤民這樣分析當前的能源發展形勢。

地熱發電,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和前景。陳澤民說,比如西藏的羊八井地熱發電站,雖是小型的發電站,但建站40年來仍在穩定地發電,說明地熱發電持續、穩定、安全。而經過技術創新的地美特地熱發電的特點是短平快,可以進行分布性發電,可小可大,機動靈活,不受季節和外界的影響,該模式特别适合一些邊遠落後缺電的農村,在當地打個地熱井進行地熱發電,就可以解決供電和取暖問題,是進行精準扶貧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地熱發電模式還是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很好的抓手。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些地方比較落後和缺電,他們沒有實力搞大的發電站,利用這種短快平的地熱發電模式,既可以解決用電問題,消除環境污染,也可促進經濟發展。陳澤民說,印度尼西亞大使曾多次聯系他,因印度尼西亞是火山之國、千島之國,很多島上沒有電,且不便于走海底電纜,所以他們邀請把地熱發電技術運用到島上,解決當地居民的用電問題。還有美國、新西蘭、德國等國也發出了邀請。

另外,每個地熱發電站都是一個地震局的地震監測點。隻要地熱井的溫度突然升高,有所異常,就會提前報警,反映敏捷,哪怕隻要提前10分鐘,就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性命,減少危害。

中科院院士汪集旸認為,地熱新能源是建設節能減排綠色城市的有益探索。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認為,地熱穩定高效、清潔可再生,與季節性強的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相比,地熱能是更值得開發推廣的新能源,未來地熱能在新能源住宅、生态城市建設等方面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雲南的地熱發電模式已經成為中國地熱發電新能源開發的樣闆,中石油、中石化、中科大及國内衆多專家學者和美國、法國、新西蘭、德國等國外機構紛紛前往參觀考察和學習,陳澤民和他的地美特地熱發電技術創造了全球地熱發電新能源領域的又一個奇迹!2017年7月5日,雲南省德宏州地美特瑞麗項目成功發電追夢路上,秉持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

作為老一輩的實業家,陳澤民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與其敢想敢做、果斷睿智的風格是分不開的,更離不開他執着守望、精益求精的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

在三全集團流傳着這樣一個小故事,我們從中可以一窺陳澤民誠信務實的作風。

有一次,在生産過程中,一位工人在車間不小心打破了一扇門上的玻璃,陳澤民為了避免産品質量出現問題,立即下令廢掉了那一整批貨。

“食品生産企業是第一責任人,也是第一消費者。自己要第一個吃,然後才能讓消費者去消費。”陳澤民堅定地說,“所以三全集團走到今天,不管管理層怎麼變化,創新和誠信的企業文化永遠不變。”正是他的這種守望和誠信,才給三全集團帶來了好運,在他60多歲時把企業做成了行業第一。他說,食品行業是一個良心行業,要想把企業做成百年老店,就要有執着守望的情懷。

關于企業家精神,陳澤民說,我們不僅要有嚴謹務實的作風,還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幹,勇于打破常規,開拓創新,要相信事在人為。雲南地熱發電的成功,說明了地熱發電并不是高不可攀,外國人可以做到的,我們中國人通過學習也可以做到,甚至經過創新比他們的技術還要先進。這正契合了我國的“雙創”活動。李克強總理發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号召,就是要充分激發億萬群衆的智慧和創造力,從而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富裕。

目前,我國的地熱發電技術在世界上比較落後,在24個國家中我國排名第18位,開展地熱發電投資大、戰線長、風險高,所以涉入的企業比較少。“任何一個行業,要做到颠覆性的創新,不會輕輕松松就能成功,所以,要有長期規劃和戰略眼光。很多問題并非那麼複雜,隻要您深入進去,潛心鑽研,就會有所收獲,要發揚工匠精神。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緊,失敗的教訓會為以後的成功打下基礎。我們要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要允許有人失敗,寬容失敗,這樣大家才能積極地嘗試、去創造。”說這話時,陳澤民的目光裡跳躍着火苗,“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不是制造業強國,很多先進技術我們隻是使用者,不是發明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術,并指出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隻有自力更生。這些話在今天看來,非常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

采訪最後,陳澤民表示,他會把地熱發電技術毫不保留地奉獻給社會,他鼓勵大家要敢想敢幹、實業興邦,如果國内的企業有意涉入,他會把技術傾情傳授,但不能随便對國外公開,因為這是我們中國的核心技術,是“中國制造”。衆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把這個新型的産業發揚光大,讓我們中國後來居上,讓地熱發電像地鐵一樣成為中國的另一張名片。

光而不耀,靜水流深。作為德高望重的實業家,陳澤民用實際行動和樸實的言語诠釋着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