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以文化的名義,一個山村的振興實驗

以文化的名義,一個山村的振興實驗

時間:2024-10-20 12:40:06

近年來,高淳取消了GDP考核,強調生态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再加上對蔣山的各種文化元素進行細細琢磨,更堅定了何臘保走“鄉村民俗文化旅遊”之路的決心。

蔣山村地處南京市高淳區固城鎮南部,與安徽宣城狸橋鎮相毗鄰,是典型的“吳頭楚尾”之地;煙波浩渺的固城湖畔,散落着7個自然村和幾座蒼翠的小山頭。

發展鄉村旅遊,欲保“最後的煙囪”三年前去蔣山村,老遠就能看見一個高聳的煙囪,那是蔣山村廢棄磚瓦廠的煙囪。這座建于1983年的磚瓦廠,是南京市對蔣山村的第一個扶貧項目。蔣山村黨支部書記何臘保還記得他年輕時蔣山村的貧窮模樣,“山多、草房多、茅坑多、光棍多……有了磚瓦廠,豎起了高高的煙囪,蔣山人才知道什麼是工業,才有了發展的信心……”

磚瓦廠的煙囪在農村曾有很多,算不得稀罕物,但三年前在何臘保眼裡,卻是個寶貝。因為,自從國家開始打造“美麗鄉村”以來,各地都在積極整治小磚窯,蔣山村的煙囪,是當時南京境内尚未被“摧毀”的最後一個了。何臘保想保留它。

何臘保懂得生态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留住煙囪,并沒想繼續燒磚,而是開發再利用:“最後的煙囪”可作為記錄農村發展的曆史遺存;小磚窯可改造成小型工業博物館、酒吧、茶社等,成為帶動蔣山旅遊的核心産業;磚窯周邊,可逐步打造漁村、農家樂,一體發展蔣山的文化旅遊……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何臘保最終沒能保住煙囪,他為此傷心懊惱許久。

學會“文化表白”,讓古迹重放光彩方圓僅4平方公裡的蔣山村,可尋找到春秋時期的傳說、漢代的墓葬、唐朝的驿道、南宋的祠堂、清朝的民居、梁祝式的凄美愛情故事、穿越式的人鬼情未了怪談。小山小水,一步一景,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崔緻遠和雙女墳的故事。

被學術界尊奉為韓國漢文學開山鼻祖的崔緻遠,于唐鹹通七年從新羅到中國求學,公元874年參加科舉考試并一舉及第,後被派任溧水縣尉(當時高淳屬溧水管轄)。期間,他巡遊花山地區,得知驿道附近有古迹“雙女墳”,乃二女因婚姻不能遂願而雙雙自盡、死後同埋的墓穴,便去憑吊,并在墓門題詩“誰家二女此遺墳,寂寂泉扃幾怨春。形影空留溪畔月,姓名難問冢頭塵。芳情倘許通幽夢,永夜何妨慰旅人。孤館若逢雲雨會,與君繼賦洛川神。”是夜,夢見二女翩翩而至,感謝他題詩寄情。夢中的崔緻遠不勝欣喜,捧出佳肴美酒,邀其痛飲暢叙。一覺醒來,崔緻遠頗感驚異,遂作長詩《雙女墳》追記夢中情景。由于夢境真切,相思難盡,又寫出長文《仙女紅袋》,此文後被收入韓國古典名著《新羅殊異記》,廣為流傳。

“這些年,每年都有不少韓國人來祭拜雙女墳,他們都是崔緻遠的後人。”何臘保說。

2012年,經南京市文物部門考證,雙女墳為漢墓,曾被盜,但主體結構保存完好。

雙女墳猶在,古驿道亦存。如今,人們偶爾還能在古驿道上撿到一些說不準朝代的碎石片瓦,村中老人,依稀還記得驿站的模樣。

前些年,蔣山人剛開始學會“文化表白”時,首要任務是修繕何氏宗祠。據資料記載,何氏宗祠始建于南宋,距今有近800年曆史,坐北朝南,原三進,修繕前僅存門樓、照壁及後進。這座建築人為破壞嚴重。2012年,何氏宗祠被定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第二年經族人發起維修,才逐步得到修繕。如今,何氏宗祠新辟碑廊、家訓堂等,成為族人緬懷先祖、弘揚家風的精神家園。

“雙女墳”“何氏宗祠”現均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蔣山村另有3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别是“保賢局”“李氏宗祠”“吳氏宗祠”。在村裡,還有不少民間傳說和典故交口相傳。

過去捐資助村,如今文化興村早年間,何臘保退伍後下海創業,其名下的南京晨升環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産值上億元。沒任村支書前,他每年捐資數十萬元,用于村裡的幫困、助學、環境改造等,并持續至今。

“又不缺錢,為什麼回村裡吃苦?”面對疑惑,何臘保說“想為家鄉做點事”,更想把蔣山村打造成一個“文化村”。

就任村支書那年,何臘保整理出蔣山村的“十大景觀”,将其印制成冊,一有機會就向鎮領導、縣(當時為高淳縣)領導“兜售”蔣山的獨特景觀。

“十大景觀”開宗明義:蔣山村有山有水風景秀美,擁有5個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全縣134個行政村中獨一無二,且文化底蘊深厚,7個自然村中有4個村具有千年曆史,跳“武五猖”、跑馬燈、演社戲,遠近聞名……生态旅遊極富潛力。

何臘保專門把兒時玩伴、蔣山村小學的教師何庚榮借調到村委會,專職負責收集挖掘蔣山的各種文化資源。

“蔣山是高淳乃至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富礦區。”何庚榮說,蔣山吳家自然村的“武五猖”已是省級非遺,“十番鑼鼓”是市級非遺,“打蓮香”這一傳統的民俗文化表演也在挖掘和重塑中。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高淳話,在蔣山地段的口語中保留得最為正宗,而以高淳話演唱的民歌民謠,如《五月插秧》《風筝記》《十二月探花》和各種山歌、夯調正在收集整理,《鳳凰塑》《白水為界》等一大批民間故事和傳說,也在不斷浮出水面。

何庚榮說,崔緻遠因雙女墳寫下《仙女紅袋》,創造了早于《聊齋》數百年的人鬼、人仙旖旎哀婉的愛情故事,并成為中韓文化交流的橋梁,“挖掘利用這一特殊文物景點,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華山畿,華山畿,君既為侬死,獨生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侬開。”這是南朝樂府《華山畿》中的詩句,寫的是華山附近一對青年男女的殉情悲劇。20世紀20年代學術界就有專家認為,《華山畿》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梁祝”的雛形。胡适曾考證,《華山畿》源于高淳,“華山”即“花山”。

“蔣山村就位于花山地區。”何庚榮說,村裡老人至今還喜歡講《華山畿》中的傳說故事。

除了挖掘人文資源、收集大量正面臨消亡的故事和民謠外,何庚榮還拉起了一個文藝表演隊伍——蔣山村群衆藝術團。藝術團現有40多名核心成員,排練出六七個比較成熟的節目,比如跳“武五猖”“打蓮香”、說唱“頌春”、打“十番鑼鼓”、高淳民歌聯唱等,經常參加高淳及周邊地區的群衆文體表演活動。

取消GDP考核,鄉村發展迎機遇溫飽問題解決不了,就沒心思去考慮肚子以外的事。正如蔣山村,如果還是個貧困村、經濟薄弱村,肯定不會想着去打造文化品牌。隻是在特色農業得到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台階後,何臘保才有了“文化表白”的物質基礎。

近年來,高淳取消了GDP考核,強調生态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再加上對蔣山的各種文化元素進行細細琢磨,更堅定了何臘保走“鄉村民俗文化旅遊”之路的決心。

蔣山村功夫不負有心人。高淳區決定,把蔣山村打造成當地的“鄉風文明示範村”,2015年委派區文化産業推進辦公室主任馬亦軍負責指導、規劃蔣山的文化建設。

馬亦軍走進蔣山,同樣像發現了一塊夢寐以求的寶石般興奮。馬亦軍認為,蔣山文化的核心元素是“驿站文化”,因為這裡自秦漢以來就建有一個古驿站——“招賢驿”,一條連接蘇皖的古驿道穿村而過,所以有很多古代名人在這裡駐足并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産。馬亦軍認為,蔣山村可在雙女墳附近建設“愛情主題公園”,公園裡建崔緻遠、《華山畿》、梁祝三座紀念碑,把這裡打造成中國經典愛情故事的一塊聖地……

何臘保專門請東南大學的專家對蔣山村進行規劃,希望突出蔣山的生态環境、傳統文化以及民間傳說等元素,構建以旅遊休閑為主導、現代農業為支撐的産業體系。

堅守文化夢,老宅書溢香2015年,何臘保為了他的“文化興村”大計,自掏腰包、自己開車,不斷地往市裡、省裡跑,找專家、找資金,忙得不亦樂乎……

蔣山村似乎做好了“文化興村”的準備,但近兩年來,到蔣山的遊客,大多轉一圈就走了,什麼也沒留下。這兩年,何臘保在微信朋友圈裡明顯不如以往活躍了,記者通過微信圈獲得的最新信息是:蔣山村在積極改善村裡的公廁,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以及2018年3月底獲得第四屆“江蘇省最美鄉村”榮譽稱号。

蔣山村獲得“江蘇省最美鄉村”稱号後,記者再次來到這裡,走進新落成的“蔣山書舍”。聽說當初是準備将這幢老房子改造成民宿的,如今,卻成了“書舍”。

“先祖創業勤彌貴,老宅逢春書溢香。”這是蔣山村請老學究專門給“蔣山書舍”寫的門聯。“還沒正式開業,已經有好幾批企業組織員工在這裡舉行讀書會了。”何臘保說,“他們特别喜歡這裡的感覺。”

進入門廳,迎面是古色古香的一長桌六寬椅,桌上鋪有長條藍印花布和六小塊藍色茶托,顯然是供客人喝茶聊天的地方。玻璃幕牆上,特意挂上竹簾遮擋些許陽光。《漢宮秋月》古筝背景音樂響起,讓人忍不住想坐下來、品茗沉思。

返身回看,是一面書牆,高高低低地陳列着數千本書籍,供人取閱翻讀。“這不是普通的農家書屋,沒有農技方面的科普書籍,更偏重思想類、文化類、時尚類的。”何臘保笑着說:“我們下裡巴人,也要有陽春白雪的書舍,種地的農民,也有讀書的閑情逸緻。這正是我希望蔣山村能堅持下去的——學會‘文化表白’。”

雖不及城市裡那些咖啡滿屋香的書吧書屋,坐落于靜谧村巷中、能聞雞鳴犬吠的“蔣山書舍”,另有一番韻味。

蔣山書舍旁,“路氏宗祠”剛剛修葺一新。“全村100多位路姓男丁,每人捐1000元;4位姓路的老闆,每人捐10萬;村裡再支持10萬。一共60萬。”蔣山村委會副主任陸有順地介紹。

何庚榮已重回小學教書,但教書的同時,他在幫村裡張羅出版《蔣山古今》一書。“我們要讓遊客更多了解蔣山,更要讓後人記得住曆史。”何庚榮說。

蔣山村委和村民,仍把眼光聚焦在文化上。修葺“路氏宗祠”,打造“蔣山書舍”,足以說明蔣山村沒有放棄“文化興村”的夢想。

榮膺最美鄉村,未來值得期待第四屆“江蘇省最美鄉村”頒獎大會,盡管與文化的關聯度不大,卻讓何臘保重新找回了一點信心。

3月20日在江蘇如臯舉行的第四屆“江蘇省最美鄉村”頒獎大會上,大屏幕上多次展示了蔣山村的形象,讓何臘保非常激動,因為他事先根本不知情。而且,省裡推薦他代表“最美鄉村”現場接受媒體采訪。

“我做的工作,還是有人認可的。還是有人懂我的……”何臘保依然沉浸在歡樂之中。

何臘保似乎重新被點燃了鬥志。“韓國的崔氏宗親會,今年還會來祭拜雙女墳,村裡得做些準備工作。而且,我也打算去韓國一趟,找韓方的中韓文化交流中心,找崔緻遠研究會,商讨如何加強交流合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