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生态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生态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時間:2024-10-20 12:08:31

祁連山“一家人、19年、8000畝……”19年的時間裡,王銀吉與父親王天昌傾其所有,年複一年地壓沙造林,憑一腔熱血和滿臉汗水,在甘肅涼州區的沙漠裡植下近8000畝的“綠洲”,從肆虐的“沙魔”手裡奪回自己和鄉親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寫下一段“愚公移沙”的傳奇,這僅僅是生态改變的一個縮影。但同樣是在甘肅這個地方,卻發生了祁連山生态環境破壞問題,一邊是種,一邊是破壞。甘肅先後有16人因破壞祁連山生态環境資源被批捕,100名黨政幹部被問責,其中副省級幹部3人、廳局級幹部21人、縣處級幹部44人。問責範圍之廣、人數之多、力度之大,在全國尚屬首次。祁連山生态環境破壞等典型案例的背後,往往都有領導幹部不負責、不作為的問題,都有一些地方環保意識不強、履職不到位、執行不嚴格的問題,都有有關部門執法監督不到位、強制力不夠的問題。《人民日報》曾發表社評:《誰破壞了生态就要拿誰是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态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布局的戰略高度,對生态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些重要論述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規劃了藍圖,也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良好生态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對造成生态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幹部,必須嚴肅追責”等,習近平總書記談生态文明的金句現在不僅被群衆耳熟能詳、挂在嘴上,更記在了心裡。總書記這些精辟的論斷不斷推動着我國生态文明建設邁上新的台階,也推動了生态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全國都在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背水一戰的勇氣打赢污染防治攻堅戰。

如今,天更藍了,同2013年相比,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下降22.7%。山更綠了,全國完成造林5.08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成為同期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水更清了,相比2012年,2017年全國地表水好于三類水質所占比例提高了6.3個百分點,劣五類水體比例下降4.1個百分點……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問責1萬餘人,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這幾年的生态環境出現了明顯改善,老百姓心裡都有一杆稱,諸多變化看得見、摸得着,百姓樂見,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當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綠色生産生活正在自覺形成,生态文明建設邁入新的發展境界。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生态環境保護大會規格之高、信息量之大,從來沒有。會議确立了“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诠釋了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的深遠意義,明确了全面推動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毋庸置疑,總體看,我國生态環境質量已持續好轉,但成效并不穩固。生态文明建設還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态文明建設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筆者認為,今後尤其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面推動綠色發展是治本之策。對生态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根本在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态環境的發展模式,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态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邊破壞邊治理的老路是生态紅線再也不能逾越的“雷池”。我們必須嚴格遵循,決不能逾越。

第二,加快構建生态文明體系是制度保障。當前,我國生态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都與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備有關。所以要堅持生态保護第一,加快制度創新,完善制度配套,嚴格執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生态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要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綜合運用行政、市場、法治、科技等多種手段推進環境治理,健全多元化環保投入機制,提升環境治理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環境違法成本,使“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真正得以體現。

第三,嚴格責任落實是标本兼治的舉措。生态環境的破壞,主要來自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所以一定要把加強生态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擺到突出位置,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本行政區域生态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要嚴格考核評價。切實用好考核評價“指揮棒”,倒逼生态環境保護職責落實。實行最嚴格的問責追責制度,對損害生态環境,生态環境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監管不嚴格、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依紀依規嚴肅查處、從嚴問責,一追到底、終身追責。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強力問責,倒逼廣大黨員和公職人員責任上肩,推進生态文明變成行動自覺。

總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國元素,自古以來就淡妝濃抹總相宜。但這種自然的天生麗質由于我們沒有好好珍惜,遭到大肆破壞,曾幾何時我們有多少人呼吸不上清潔的空氣、喝不上幹淨的水?有多少地方隻見霧霾不見青山綠水?還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給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為百姓留“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讓山青、天藍、水綠與鄉愁共同構成生态中國的美麗畫卷,已成為當下黨和政府及百姓最大的共識。“開窗見田、推門見綠”的田園風光,是我們每個人的向往,也是中國夢、個人夢的一部分。正所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隻有搞好生态環境,給人們以舒适的居住環境,才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生态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讓良好生态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這個美好的願景将成為你、我生活中的常态。我們還将為此久久為功,不懈努力!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