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論新常态下城市規劃的新空間

論新常态下城市規劃的新空間

時間:2024-10-19 11:41:29

新常态下,如何促進城市規劃建設,實現城市的科學轉型與升級,是擺在城市規劃從業人員面前的重大課題。作為城市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城市規劃在新常态下面臨着諸多機遇與挑戰,還需從多個方面着手,拓展城市規劃的新空間,促進城市規劃的不斷革新。鑒于此,本文就新常态下城市規劃新空間的拓展思路進行了探讨,旨在促進城市規劃建設,推動我國城市的不斷轉型與升級。

一、新常态下城市規劃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所謂新常态,指新形勢引導下的新增長、新變化、新發展。在新常态下,要求城市規劃應适應時代的發展步伐,以現代化社會、經濟、文化為根基,保障社會生産、群衆生活、經濟體系能夠迅速、有效地适應規劃工作,為促進城市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更好地優化環境,為群衆所需提供基礎的服務支持。

(一)機遇

新常态下,城市規劃工作面臨着新的機遇。一方面,大數據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極大地促進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結合智慧城市發展藍皮書,大數據技術為國内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而由此所構建的智慧城市體系将逐步覆蓋全國,成為社會生産、群衆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新常态下,大數據技術也将助力城市規劃工作,促使其逐步提升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第三産業逐漸成為産業主力,為适應這一形勢,城市還需加快轉移主導産業,在實現各産業的協調、配合,保障經濟的良性、穩定增長的同時,縮小城市間的差距。為此,城市規劃也應結合城市的實情,以技術發展為立足點,積極調整發展戰略,調動一切有利因素,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此外,大衆也要參與到城市規劃與建設中來,因此,新常态下,城市規劃目标也需加以調整,應突出群衆意願,整合一切資源不斷完善城市規劃建設。政府部門也應強調群衆的權益,在城市規劃中積極參考和借鑒群衆意見。

(二)挑戰

新常态帶給城市規劃的不僅是機遇,還有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就新常态下國内城市發展特點而言,城市發展的轉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此過程中,城市規劃會面臨兩大嚴峻挑戰:一是對新常态下城市規劃改革的意義過分誇大。若過分誇大城市規劃的改革,将會過分否定過去城市規劃所取得的成就,導緻城市規劃變革之中缺乏實踐的标準與參照。我國優秀的曆史文化背景下,城市規劃也在漸進性發展,因此,在城市規劃改革中,切忌否定過去的一切,而是要認識到過去城市規劃中的優勢,依循“拿來主義”的原則推進變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持續發揮傳統城市規劃的優勢,同時,不斷改善和創新,更好地應對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二是忽視新常态下城市規劃所面臨的機遇,以及發生的新變化。部分人認識不到變革的價值,也未看到新常态對城市規劃工作帶來的諸多新機遇,過分執着于過去,如此會導緻城市規劃與改革失去相應的意義,難以樹立科學的變革理念,也無法全面發揮城市規劃的優勢。

二、新常态下城市規劃新空間的拓展思路

為使城市發展重新煥發生機,緩解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諸多壓力和弊端,要求城市規劃必須不斷拓展新空間、新領域,以便實現城市有效資源的優化配置,協調好環境、人口、資源、能源與城市建設體量等相互之間的矛盾。

(一)積極開發存量空間

有學者認為:存量空間的開發已經成為提升城市承載力的巨大“金礦”。因此,新常态下,城市規劃新空間拓展,還應對準存量空間的開發與利用。首先,當前城市規劃中,仍存在諸多工業倉儲等低效用地,還需加強此類空間的二次開發,促進城市内部空間資源的優化配置,完善城市布局,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其次,着力改善弱勢群體居住空間,包括棚戶區、城中村等。這不僅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城市規劃的引領,通過居住專項規劃,制定科學、可行的規劃方案。再次,在城市總體規劃過程中,依據人均用地不少于0.2m2的要求,分區、分級規劃和改造老舊小區配套設施。此外,還應着力加強曆史文化遺址及地段的保護性更新,凸顯城市獨特的曆史文化風貌。最後,還應以高鐵、地鐵建設等作為契機,積極拓展樞紐、站點空間。城市規劃過程中,還應就交通方式的變化所引發的城市空間重組進行科學引導。

(二)着力開辟鄉村空間

解決城市問題,關鍵在于城鄉一體化發展,因此,城市規劃新空間,可面向鄉村拓展。一方面,應着力加強村鎮布局與規劃。随着城鎮化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縮減,部分自然村難以避免地消失,因此,鄉村還應在人口“有序收縮”的條件下達到綜合、協調發展的目的,可借助于城鄉規劃的引領,加快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差異化的規劃政策加以引導,促進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應加強區域總體規劃。鄉村發展仍有漫長的路要走,為此,針對鄉村人口、空間引導必須依循其發展規律進行。結合鄉村人口、發展各基本要素,加強鄉村總體規劃,促進區域發展,優化鄉村聚落空間,促進公共服務的均衡發展。

(三)不斷創建虛拟新空間

随着網絡時代的到來,虛拟空間不斷延伸和拓展,成為新常态下城市規劃中可以利用的新空間。“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諸多新興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引發了跨界思維的生長,體驗式思維融入各個領域、每個細節之中,刺激了傳統行業的升級與轉型,引發了行業間邊界的模糊。對于政府相關部門而言,也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着力拓展虛拟新空間,利用新興科學技術引發城市規劃的變革,轉變城市生産生活方式。城市規劃中,應樹立時代精神,在規劃方法、思路方面不斷創新思維,可借助大數據技術、雲平台等,構建起完善的城市規劃網絡,實現多規的有機融合、城鄉規劃的科學評估、智慧城市的規劃建設、城市模型的構建研究、交通虛拟仿真與市民互動參與,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高效性。

(四)注重維護原生自然空間

如今,綠色、生态、環保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特點和要求,也是未來城市規劃的基本走向。因此,在城市規劃中,還應注重維護原生的自然生态空間,注重綠色生态的規劃,将如何更好地适應生态變化納入城市規劃工作中來,促進綠色環保建築、能源保護等項目的推進,對于城鄉規劃中,空間形态的規劃、功能的布局、基礎設施的配置等,均應全面考慮到土地、人口、能源、資源、氣候等諸多因素,引領未來城市規劃的潮流。一方面,應注重生态城區的規劃與建設。在推動綠色城市化發展的同時,着力宣傳節能環保理念,發展綠色建築、低碳交通。另一方面,應推進海綿城市規劃與建設。在城市排水規劃中,應優先考慮雨水,借助于自然力量的排水,構建起自然儲存、滲透、淨化的海綿城市。此外,還應加強黑臭河道的整治力度,着力促進濱水空間的規劃、布設。

三、結語

一言以蔽之,面對新常态,城市規劃面臨的不僅是機遇,更是諸多挑戰,因此,城市規劃工作亟待改革。為此,還需從學術、技術與方法等多重角度加以研究,拓展城市規劃的新空間、新領域。對于城市規劃從業者而言,應始終堅守多元化規劃理念,不斷創新思維模式,應用新興科學技術,使城市規劃工作更好地适應新常态的要求,為促進城市規劃的科學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山西财經大學環境經濟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