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大學生網貸的性質特點與啟示

大學生網貸的性質特點與啟示

時間:2024-10-19 10:48:52

随着我國社會财富的不斷積累,以及不斷将外需轉化為内需,我國逐漸由生産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尤其是在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情況下,大學生網絡貸款問題已經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網貸的特點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注重引導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合理的金融信用觀、消費觀與勞動觀,以規避網貸風險。

一、大學生網貸的性質特點

(一)大學生借貸的“虛榮性”與“恐慌性”

追求“快消品”是新時代大學生消費特點之一,因此,在面對暗藏陷阱、低門檻、寬審核、暗箱操作的校園貸時,強烈的心理積極傾向性和心理暗示誘導大學生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借貸。借款購物帶來的虛榮消費心理、攀比消費心理、超前消費心理和享樂消費心理的滿足,将進一步助長其更高的貸款積極心理。但是在虛榮心理得到滿足的背後,卻往往是逾期無法還款的恐慌與消極還貸心理,在虛榮的高潮與恐慌的低潮中上下起伏。

(二)網貸申請的“短期性”與還款擠牙膏式的“長期性”

網貸的最大便利之處在于通過網絡實現虛拟交易,在信息高速網絡下具有無可比拟的快捷性,尤其是在多少分鐘内就可以完成審核和“到款”等誘惑性詞語的引導下,如此低門檻和寬審核使大學生快速步入網貸。但是在高息、無還款能力下,大學生往往無法合理控制和規劃消費,逾期率偏高,隻能擠牙膏式地、長期地與貸款平台進行博弈,甚至于拆東牆補西牆,處于長期負債的财務狀态,不僅加重了學生心理負擔,還影響大學生正常的校園生活。(三)網貸的“隐秘性”與現實的“公開性”

由于網絡平台的互聯網特性,使大學生普遍相信貸款平台能保密個人信息,不随意洩露,依靠網絡的虛拟身份以及非面對面的接觸,能夠以一個“隐形人”的身份進行網絡交易,部分學生甚至采取裸貸形式(實際上,很少有大學生會對其他人公布自己的資金來源是貸款,數據顯示,55%父母對大學生子女貸款不知情)。但事實上,部分網絡借貸平台并不正規,不僅不會保密借貸人的個人信息,反而會公然将借貸人的隐私公布于社交平台。一旦大學生産生違約或逾期還款,鋪天蓋地的讨債電話,以及當時申貸時“自願”填寫的各類個人信息與擔保人信息,會潮水般地湧出網絡,走向現實。一旦網貸信息得以公開,便具有極高的曝光度和話題性,這種高曝光度和公開性,會給貸款學生帶來強大的壓迫感。

(四)大學生網貸前的“迷惑性”與還貸時的“暴力性”

消費型社會最大的特征是鼓勵超出生存必需範圍的消費,以便維持、拉動、刺激生産,極力誘發人們消費的欲望,因此,可以看到,針對大學生借貸廣告投放充滿了各種誘惑性、迷惑性的詞語層出不窮:“即刻擁有”“快速”“僅需學生證”“快速放款”“低利息”等,投放的産品也主要針對電子快消品、化妝品等非學習必需的高端消費品,而非創業創新科研等學科學習方面的必需品,具有極大的迷惑性。當進入還款或者欠款階段時,網貸平台将采取軟暴力形式如發布個人隐私資料、電話、短信告知借款方,或更進一步地采取辱罵、跟蹤、脅迫等硬暴力方式使借款人屈服,盡快還款。

(五)大學生網貸的“合法性”與“非法性”并存

實際上,對于正規的校園貸款公司來說,其具有相對完善和嚴謹的審核機制,對于已經成年的大學生的債務,是具有合法的追索權的,其追求利潤的“營利性”是受到保護的。但是在現實當中卻有一些唯利是圖的貸款公司,采用了一些欺騙性和虛假性的宣傳,尤其是暗藏高利貸的隐性條款,非常容易産生逾期和超出大學生的償還能力,同時也經常采用如前所述的軟硬暴力的非法手段去獲得超出合法收益以外的高額利益。因此,大學生借款時要保持清醒,選擇正規的網貸機構。

(六)大學生網貸的“網絡性”與“實體性”

大學生網貸建立在互聯網信息高速發展之上,網絡是其發源土壤和野蠻成長的生長素,沒有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就沒有網貸的存在,這也是其區别于銀行等傳統貸款模式之所在。依賴于網絡,借貸方和貸方、擔保人似乎是“隐形人”,由網絡上的表格、數據、照片等數碼化、網絡化資料所構成,使用虛拟的身份所帶來的遠比傳統貸款模式小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使大學生更容易沉浸其中,而且更容易利用網絡發布消息。與此同時,大學校園貸又是具有實體化的存在,離不開真實的大學生與借貸方,一旦違約和逾期,各大網貸平台就會将所發展的項目代理人制度、個人隐私材料散布出去,甚至對借款大學生造成人身威脅……這種情況超出了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對社會産生不信任、敵對的負面情緒與心理,甚至造成自殘。

二、提高大學生網貸防範意識的對策

(一)普及金融信用知識,樹立正确的金融信用觀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信用社會,信用作為一筆珍貴的資産日益被社會認可,因此,應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确的金融信用觀,了解相關金融知識,合理引導和允許适度提前消費的同時又要求大學生珍惜自身信用。

(二)樹立正确的消費觀,引導合理消費,規避消費陷阱

調查顯示,大學生網貸主要集中在高端電子快消品、旅遊聚餐等交際娛樂、購買服裝和化妝品三類消費上,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比例是用在了學習資料和創業方面的自我提升上;借款人所在地經濟越發達、月收入越高、學校相對較好,其發生違約的概率越低;借款人的性别對發生違約的概率影響不大;借款金額越大、年利率越高、借款期限越長,發生違約概率就越低。因此,要根據大學生網貸的特點,合理引導大學生消費,使其學會規避風險,做好大學生消費觀、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的引導與消費權益保護等教育。

(三)家校聯動,培養大學生正确的勞動觀

網貸的“隐秘性”特點,使得作為“隐形”承貸人的家長經常無法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消費行為,學校也無法及時把握學生的消費動态,往往是事後得知學生的大額消費,這與學生存在不勞而獲心理、輕信宣傳、自信還貸能力強、對家長依賴有很大關系,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隻有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勞動觀,樹立起以雙手勞動創造的人生信條,通過家校聯合,培養大學生的勞動精神,領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精神實質,才能幫助學生形成誠實勞動、合理消費的習慣,規避貸款風險。

(作者單位:西安工程大學)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