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中的傳統文化基因

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中的傳統文化基因

時間:2024-10-19 08:39:4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的增強,需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系統地認識和把握。”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基因源自于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在實踐中創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個人、社會和國家三個層面看,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提升個人素養、促進社會和諧、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都具有深遠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善于引經據典,字裡行間流露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和魅力,反映出優秀傳統文化對習近平個人的熏陶,也反映出習近平尊重曆史、熱愛傳統文化、面向世界的曆史觀和文化觀。

一、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民族精神基因

堅定文化自信,牢記中華民族的曆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曆久彌新、博大精深,要想掌握傳統文化的精髓,需要不斷學習、善于運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和中華優秀品質,吸取曆史教訓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對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曆史文化的了解,吸收借鑒其文化精華。因此,對待中華民族曆史和文化要樹立正确的态度,認識到曆史是基礎和前提、尊重曆史是重點和态度、牢記曆史是目标和任務、以史為鑒是意義和升華。

偉大的曆史實踐孕育着偉大的民族精神,偉大的民族精神指導着偉大的曆史實踐,支撐着中華民族克服前進道路中的艱難險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既保持了自身獨特之處又随着時代發展而不斷進步,使得中華民族的自信力和修複力得以延續,在實踐中培育出共同的情感、價值、理想和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講話使我們重溫曆史的變遷,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彰顯中國人民的偉大。可見,民族精神在曆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升華,為各個曆史時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創新性使得中華文化能夠以我為主,吸收借鑒一切有益成果,順應時代潮流,同時又積極推動時代的發展,在重大曆史節點上,中華文化都發揮着其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實踐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原因是,曆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的強大精神基因,弘揚中國精神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

二、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傳統美德基因

中國古代哲學對“道”與“德”的闡釋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儒家思想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曆史上長期處于主導地位。儒家經典《中庸》完美地表達了“至誠”“至德”的思想,是道德修養的至高境界,是道德追求的至高标準,通過自我管理而達“道”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儒家推崇的修養方法是“慎獨”,即強調個人通過自我約束,實現自我完善,從而獲得完美的人格和品德。《中庸》構成了以“誠”為核心的價值體系,并對道德标準、道德境界、修養方法作出相應闡釋,反映出古人對道德至高境界的追崇,以及個人為達到這一至高境界所付出的努力。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中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庸之道的理解和運用,談到學習要采取科學有效的辦法,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同時,他特别重視道德的提升,如他強調的“講規矩、守紀律”,其中就提示人們要通過“慎獨”提高自我修養。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對中華優秀傳統道德規範進行創新和繼承,強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等,反映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道德建設,體現出中國共産黨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新時代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等仍具有重要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包括國家之德、社會之德和個人道德。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就是道德塑造和提升的過程。從“禮義廉恥、修齊治平”等的古代核心價值觀到如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包含了個人、社會和國家三個層面,說明在繼承的基礎上,中華傳統美德不斷順應新時代的發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是曆史和時代的産物,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具有實踐性的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德國不興,無德人不立。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家文化積澱和國家文化底蘊,中華傳統美德是中國曆史文化底蘊深厚、道德素養高尚的表現,傳統美德能夠得到繼承和發展,歸功于人民群衆在長期曆史實踐中的自我修養和自我提升。人民群衆始終是中華文化和中華美德的主體,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者和實踐者。在中華民族長期曆史實踐中孕育出的中華傳統美德,需要同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道德觀相結合,順應時代提升對道德素養的要求。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中蘊含着對中華傳統美德繼承和發展的堅定自信,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展是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因此,基于曆史和現實的考量,必須深入持續地挖掘中華傳統美德精髓,不斷增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創新和發展。

三、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民本思想基因

古代民本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對中國社會發展産生過巨大的影響。古代民本思想自夏商周時期的思想萌芽,到春秋形成的儒家“民貴君輕”“順民意”的民本思想體系,凸顯了以民為本的重要性,民本思想在國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明顯。雖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以人為本思想與古代民本思想存在區别,但古代民本思想仍然是中國共産黨貫徹以人為本思想需要借鑒的思想精髓。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偉大的創造精神、偉大的奮鬥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和偉大的夢想精神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品質。中華民族一切燦爛悠久的文明都是人民創造的,如百家争鳴的思想碰撞、古代四大發明的世界影響、詩詞歌賦的千古傳頌、民族交流的生動景象、氣勢恢宏的曆史工程等。可見,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氣,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中蘊含着對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堅定自信,蘊含着以人為本的文化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創作導向要始終指向人民。人民創造了中華民族一切曆史、文明、精神,要把握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充分認識文化發展的主體是人民、文化發展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理想傳統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小康”這一理想的社會狀态,“小康”的概念來源于古代典籍《禮記·禮運》。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先民們不斷地表達着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憧憬,中國夢是中華兒女由來已久的、共同的堅定理想和奮鬥目标,随着曆史的發展,中國夢變得更加清晰,我們也更加接近這一夢想的實現。

中國共産黨人在對待曆史和傳統文化的态度方面,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在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領中國人民朝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态而奮鬥。實現中國夢,必須推動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這離不開對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從我國和世界發展形勢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傳統文化為我國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啟迪,指引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中蘊含着對中國人民理想傳統的自信和堅定,說明了文化自信與實現中國夢之間的關系,強調要想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文化自信。

五、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交流互鑒基因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礎,中華民族在推進世界文化交流、促進世界文明融合中起着重要的推動作用。文化交流不僅促進了中華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傳播和影響,同時,中華文化在同世界的交流中積極吸取外來文化之精華而不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認為,中華民族取得如此高的世界地位和世界影響的原因在于中華文化強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享有崇高的聲譽,擴大中華文化在世界範圍内的影響力是全體中華兒女新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點塑造和展示我國作為東方文明古國和負責任大國的國家形象。中外文化交流曆史悠久、成果豐碩,文明交流互鑒是提升大國形象的重要途徑,也是中華文化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重要途徑。世界不同文明之間和諧共處、平等交流、相互融合,國家文化軟實力得到不斷提升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擴大中外文化交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古代中國就開始積極同世界交流,以古絲綢之路為基礎,“一帶一路”就是中外交流的見證,它溝通中外、縱橫古今,是對曆史的繼承和創新。由此可以看出,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中蘊含着對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的自信,也蘊含着對中華文化同世界文化交流所産生的重大意義的自信。

六、結語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中蘊含着的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反映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文化根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以“道”與“德”為核心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借鑒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努力實現中國夢這一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共同的理想目标,不斷促進中華文化同世界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這些傳統文化精髓為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精神指引和方法指導。我們應該積極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地進行創造轉化和創新發展,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永恒魅力,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

【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引民間信仰的嵌入機制及路徑研究”(17YJA710014)、2018年浙江農林大學教育研究基金項目立項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研究”(SZYB201801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