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論洛陽城市文化傳承與文化聖城塑造

論洛陽城市文化傳承與文化聖城塑造

時間:2024-10-19 07:12:3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群衆的文化生活,增強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争力,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城市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體現,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城市活着的靈魂和存續的血脈。

一、洛陽城市文化嬗變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由于自然環境、地理區位、政治、經濟等因素,各個城市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特色反映了城市社會現實,構成一個城市社會文化和物質環境的總體特征。城市文化特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外觀上給人們以特有的文化形象,二是在内涵上體現出鮮明的文化氣質。城市文化特色不僅局限于美學意義,更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社會意義。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而擁有特色文化則是城市個性和魅力的體現,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才有魅力。

傳承和彰顯特色文化是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目前中國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片面追求速度和規模成為城市發展的誤區,盲目模仿西方城市,城市中充斥大型廣場,高樓林立,卻忽視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蘊和優勢,城市發展破壞了優秀的文化遺産,導緻千城一面,同質化傾向非常嚴重。因此,如何保護和彰顯自身的文化優勢,密切文化傳承與城市發展之間的聯系,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層次,構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與城市生活相結合,是未來中國城市發展的一條必由之路。

洛陽是千年古都,先後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文化積澱非常深厚。在悠久的曆史長河中,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王朝疊興輪替的大舞台,不斷地傳承、交流、融合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仰韶文化、二裡頭文化是其淵源,“河圖”“洛書”“洪範”“九疇”“易卦”“禮樂”“玄學”等是其文化結晶。源出洛陽的詩歌、散文、小說三大文學形式,走過漢魏,貫穿隋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文學高峰。魏晉志怪小說代表着中國文學新方向。這一切無不領潮當代、蘊結後世、裔播内外,充分顯示了河洛文化的源發性、創新性、正統性,成為傳統中華文化的主流和核心,滋潤着華夏兒女,造就了漢唐雄風,培植了宋明底蘊。北宋時期,随着政治中心的遷移和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洛陽的城市文化特色逐漸由政治型都市文化向休閑娛樂型文化過渡,這一嬗變有着重要的曆史意義,從此文化中心逐漸遊離于政治中心之外,即文化受政治的影響越來越弱。這是洛陽城市文化成熟的重要表現。

洛陽城市文化是如此輝煌,但遺憾的是,目前尚無學人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這和洛陽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著名學者王魯湘曾說:“如果還有另外一個城市同時擁有三符(河圖、洛書、八卦)、三代(夏商周的都城)、三教(儒釋道)、三學(經學、玄學、理學),則洛陽把聖城的稱号拱手相讓,如果沒有,則洛陽卻之不恭。”面對這一稱号,洛陽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曆史資源、文化資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城市特色已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打造洛陽文化聖城的時代價值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明确指出:“要傳承弘揚中原文化,充分保護和科學利用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資源;培育具有中原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和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創新發展區。”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戰略定位,就是立足于中原和河洛文明的根本文化地位提出的,而從河洛文化這個根本點進行研究,探求洛陽文化聖城重塑,切實尋找到城市文化傳承創新的思路和對策,不僅有利于洛陽城市的形象打造和城市競争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加快洛陽的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從文化建設中獲得經濟紅利,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一,有助于弘揚禮儀文化和傳統美德,進一步展現洛陽的“河洛精神”。華夏文明的主要特征是獨特的道德禮儀,洛陽乃周公制禮作樂之處,孔子入周問禮之地,禮儀制度源遠流長。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領域道德失範、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通過對洛陽“文化聖城”的研究,深入開拓河洛文化中的禮儀文化,開發一批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寓教于樂的藝術作品,對抵制當前的庸俗、低俗和媚俗之風,樹立正确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二,有助于增強洛陽文化軟實力,重塑洛陽新形象。文化是創新之源,城市以文化論輸赢。在傳統觀念裡,洛陽一直是以重工業城市自居的,文化屬于配角的定位狀态。洛陽文化聖城的塑造,轉換了發展思路,從“工業立市”到“文化立市”,以建設“文化聖城”為主題和契機,深入挖掘洛陽所具備的古都文化與資源,促進河洛文化産業的發展,加強“根在河洛”的經濟效應,用文化鑄形象,打造洛陽“文化聖城”的城市新名片,展現如今洛陽城市文明、開放、包容、進步的形象,使得“文化洛陽”“老家洛陽”“務實洛陽”“厚重洛陽”等理念深入人心,從而增強文化軟實力,重塑洛陽形象。

第三,有助于提升“文化洛陽”的國際形象和地位。文化是洛陽安身立命之本。洛陽市打造“文化聖城”,依托河洛文化的研究與開發,充分挖掘洛陽的文化資源,突出“根在河洛”的亮點,把河洛文化的優秀傳統推向全國乃至世界。弘揚禮樂文化中親切、和諧、敦厚、誠信等良好傳統,用寬容、豁達、開放、開朗的心态包容世界,讓世界更好地了解洛陽,讓洛陽更好地走向世界,對于提升洛陽的國際知名度、建設中原經濟區文化示範區等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三、洛陽打造文化聖城的對策洛陽擁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與4000多年的城市史,近年民間早有“世界四大聖城之一”的說法,悠久的曆史給洛陽留下了衆多文物古迹,其中不乏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産,如龍門石窟、中國大運河以及絲綢之路等,洛陽已經成為國内少有的世界文化遺産大市。要真正實現洛陽成為世界“文化聖城”,離不開對河洛文化的系統研究與開發利用。

首先,打造一批根文化保護和展示的平台基地、根文化符号以及标志性文化景觀。修複、擴建龍馬負圖寺和洛出書處,修複周公在洛陽制禮作樂、孔子入周問禮學樂、周王放置九鼎的明堂太廟,整修二程故裡,創建中華聖賢文化博覽園,講好名人聖賢故事,塑造以“人文之源”為主題的文化聖地形象;在平逢山修建大型“尋根祠”,修建“尋根廣場”,在漢魏故城修建“南遷紀念館”和中華姓氏文化館,供客家人尋根問祖,同時,重建和修繕部分華人大姓祖祠,供海外華人祭祖,塑造以“根在河洛”為主題的人文始祖聖地形象。

其次,開發河洛文化旅遊規劃項目。立足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以“中原經濟區智慧旅遊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為平台,深入挖掘河洛文化旅遊資源,規劃文化之旅精品線路,為中原地區旅遊産業融入現代智慧科技元素,打造中原尋根之旅、河洛朝聖之旅等旅遊品牌。

再次,舉辦系列朝聖尋根活動。洛陽是儒家文化的發祥地,要把洛陽辦成中國乃至世界性的儒家文化或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舉行“洛陽佛教文化國際研讨會”;繼續舉辦關林朝聖大典,并進一步擴大其影響。

最後,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産業。組建曆史影視劇創作中心,建立曆史影視劇拍攝基地,加強對絲路文化、大運河文化、牡丹文化的研究,發展三彩、青銅器、陶瓷以及杜康酒等文化産業,依托高校、書院與文廟等形成根文化理念的倡導地,營造洛陽作為民族聖地或文化聖地應有的文化氛圍。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标課題“河洛文化傳承創新與洛陽城市特色構建研究”(2016B06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洛陽師範學院副教授)

中牟縣青年路街道辦啟動2018年“百城萬場”系列廣場群衆文化活動

近日,中牟縣青年路街道辦2018年“百城萬場”系列廣場群衆文化活動在西街社區正式啟動。

青年路街道辦結合轄區實際,本着體現地域特色,積極參與河南省2018年“百城萬場”系列廣場群衆文化活動,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内容豐富、富有時代感的系列廣場群衆文化活動,内容形式包含地方戲曲演唱演奏、舞蹈曲藝、民間技藝、知識講座,書法、美術、攝影創作展示及各類群衆廣場舞等活動。報名參加此次活動的32支文藝隊,都是長期以來在轄區内各個文化廣場和街頭巷尾開展常态化活動的業餘群衆文藝隊,表演内容有戲曲、太極、廣場舞、健身操、氣功等。

形式多樣的節目吸引了周圍居民前來觀看,活動現場熱鬧非凡。《歡聚一堂》《祖國你好》《相伴一生》《紅梅贊》等不同曲目風格的廣場舞充分展示了新時代轄區中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大祭樁》選段“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戲曲清唱“銀環上山”将豫劇文化的博大精深娓娓道來;太極《水墨春秋》《功夫扇》綿裡藏針,剛柔并濟,展示了太極扇自然淳樸的獨特魅力……令在場的觀衆贊不絕口、呼聲連連,紛紛表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日子就得這樣開開心心地過。

(王真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