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建設鄭州綜合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的對策研究

建設鄭州綜合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的對策研究

時間:2024-10-19 06:10:52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争的基礎平台,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内容,具有國際一流科研基地、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國家高水平智庫、國家科技金融發展助推器等特征。

一、建設鄭州綜合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的必要性與重大戰略意義

(一)鄭州實施一系列國字頭戰略規劃的需要

借助國家戰略規劃實施和戰略平台建設,加快建設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是提升科技創新高地載體平台建設、放活壯大科技創新主體、理順科技創新管理體制的基礎性大事。

(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創新是引領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平台。

(三)助推河南省經濟強省建設的需要

河南省十次黨代會提出建設經濟強省,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現代服務業強省、現代農業強省和網絡經濟強省,因此,必須強化創新驅動,必須建設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

(四)河南省适應技術革命和産業革命的需要

隻有建設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力争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才能在新一輪競争中赢得戰略主動,讓中原更出彩。

二、環境分析(一)面臨的機遇和有利條件

1.全球創新行動為河南省科技創新帶來新機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為河南把握世界科技創新方向,提供了曆史機遇。

2.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促進中部崛起戰略布局帶來新動力。鄭州作為“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鄭歐班列的運營和航空貿易促進了河南與沿線國家經濟、科技、文化的交流和互動,為河南打造内陸開放型創新高地提供了良好契機。

3.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帶來政策紅利。特别是在吸引全國乃至全球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落戶鄭州,制定了許多超前的獎勵和激勵措施。

4.為自貿區建設帶來新優勢。自貿區将為河南省的科技創新工作提供新的體制機制,有利于探索新的科技、經濟、市場乃至政府運行機制。

5.為“雙一流”大學建設帶來新契機。鄭州大學入選“雙一流”高校,将為鄭州市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強大的本土化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持。

(二)面臨的挑戰

外部,周邊區域競争更為激烈,尤其是對創新資源的競争更為明顯,武漢、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在基礎研究、産業基礎、高校資源、人才吸引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内部,現階段鄭州市科技創新能力、前沿科學成果、科學領軍人才素質亟需提升,科技創新管理機制改革與聯合科技攻關力度亟需加深。

(三)優勢或基礎

1.河南省自主創新基礎牢固,創新溢出效應明顯。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創新支撐引領經濟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創新主體數量和質量優勢明顯,各類高端創新平台相繼落地,重點領域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提速,知識産權強省戰略穩步推進,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2.鄭州市創新驅動優勢明顯。鄭州市經濟總量占全省20%,集聚了全省優質的各類創新要素和資源,國家戰略平台疊加、主導産業、開放式創新、區域創新要素資源集聚等優勢明顯,且得益于河南省科技創新成果溢出,鄭州市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的基礎更加堅實。

(四)發展劣勢及存在的問題

1.河南省創新驅動存着明顯缺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創新型人才有待加快集聚,雙創平台建設有待提速,創新投入力度有待加大,創新生态體系有待優化。

2.鄭州市科技創新存在明顯不足。一是領先科技資源較為分散;二是科研機構相互協作缺乏渠道;三是科技人力資源儲備不足;四是工業供給結構總體依然偏重。

三、總體框架思路(一)總體思路

圍繞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支撐“三區一群”國家戰略,立足鄭州,輻射中西部,以農業為核心,聚焦農業、生物、信息、裝備、能源、環境六大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和變革性技術研究,布局一批交叉前沿創新平台和産業創新轉化平台,建設若幹“雙一流”大學和學科,為建設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高地提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六大原則”,即堅持高端引領、問題導向;堅持多方推動、發揮優勢;堅持開放合作、協同創新;堅持體制突破、激活要素;堅持以人為本、人才優先;堅持科技引領、産業為本。

(三)總體目标

到2020年申建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到2025年基本建成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台、科學研究的制高點、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到2035年,建成國際一流水平、面向國内外開放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

(四)總體布局(建設重點)

總體布局是“4+N+1”科創框架體系。“4”是指沿黃河建設四大核心載體:國家實驗室(包括國家級研發中心)核心區、大科學裝置核心中區、教育科研核心區和成果轉化核心區;“N”是指在每一個核心區中規劃建設“N”個科創平台,即建設“四個一批”科創平台;“1”是指一體化國家科學中心與産業創新中心,構建科創與産業無縫連接的全鍊條創新體系。

(五)空間布局

規劃建設“濱黃科學城”或“黃河科學新城”,集中承載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優化“濱黃科學城”或“黃河科學新城”“四大核心區”空間布局:在鄭開科創産業帶建設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在高新區等建設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在西大學城和龍子湖高校園區建設“教育科研區”;在高新區、鄭東新區、經開區、航空海港區等地布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區。

四、重點任務(一)強化戰略布局,實現錯位競争

一要明确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河南省核心戰略。二要發揮交通區位優勢,推動開放創新。三要着力打造創新平台,集聚創新要素。四要着力推動創新鍊與産業鍊雙向互動、融合發展。

(二)強化集聚地輻射帶動作用

一是創新布局集聚。集聚任務最突出在鄭洛新,其後依次是鄭州大都市區、“一級三圈八軸帶”及中原城市群節點城市。二是推動産業布局集聚及轉型。增強“核心-軸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及輻射帶動力,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三是強化集聚地輻射帶動作用。提升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區、産業集聚區、創新型城市的輻射帶動力。

(三)構建協同創新機制,推進創新生态構建

一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二要構建政産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三是拓展創新生态系統的外部網絡。

(四)正确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一要強化政府引導。二要強化市場主導。三是強化企業主體地位。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标課題“建設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科技創新中心的對策研究”(2017B31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