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河南省鄉村振興的幾點建議

河南省鄉村振興的幾點建議

時間:2024-10-19 03:34:37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産大省和農業大省,素有“中國糧倉”“國人廚房”之稱。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為指導,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以全國7%的耕地,貢獻了全國10%的糧食産量,每年調出400億斤糧食及糧食制品,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使河南在全國農業發展大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鞏固。

一、河南省鄉村發展存在的問題在河南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與全國一樣,農業生産受到農産品價格“天花闆”封頂和生産成本“地闆”擡升的雙重制約,加之人均資源占有率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速度放緩,農業農村發展受到一些制約因素影響。一是城鎮化工業化帶動能力不足。2017年全省城鎮化率50.16%,低于全國平均水平8.36個百分點。二是農業發展空間拓展不夠。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度低,農産品加工企業呈現“大群體、小規模”特征,産業集中度不高。三是生産要素流動不暢。“三農”發展受到人、地、錢多重制約。四是文明鄉風建設任務較為艱巨。農村不良風氣依舊存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因婚緻貧”現象。

二、河南省鄉村振興的建議(一)完善政策體系

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要研究制定推進河南鄉村振興的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确未來農業農村發展的思路、方向、目标、重點任務及思路舉措,構建完善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為推動河南省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政策支撐。河南省相關部門應按照職能分工,強化配套政策的制度供給,重點在農業科技、基礎設施、人才供給、環境治理、财政稅收、金融保險、收入保障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着力解決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瓶頸問題,提升農業農村活力。引導各地結合實際,積極開展探索實踐,創新思路舉措,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優化農業供給結構,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一是穩定提升糧食生産能力。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耕地紅線,大規模開展高标準農田建設,抓好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的建設,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完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任務。二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調整優化農業産品結構、産業結構和布局結構,以農産品加工業和農村“雙創”為重點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發展特色産業、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産業新業态,推進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産标準化、發展産業化。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培育農産品品牌,增加綠色優質農産品供給。強化農業産業化集群培育,開展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積極創建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三是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土地托管、聯耕聯種等多種經營方式,把小農生産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作用,打造區域公用品牌,開展農超對接、農社對接,幫助小農戶對接市場。扶持小農戶發展生态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訂制農業,提高産品檔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間。

(三)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推動生産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打造生态宜居的農村環境。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創建生态公廁,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加快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等,切實解決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及面源污染等突出問題,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加強村莊規劃設計,實行全域規劃、全域提升、全域建設、全域管理,加快推進通村組及入戶道路建設,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深入推進田園建築、整潔田園、美麗農業建設,加快村莊綠化,顯著改善村容村貌。積極開發觀光農業、遊憩休閑、健康養生、生态教育等服務,創建一批特色生态旅遊示範村鎮和精品線路,打造綠色生态環保的鄉村生态旅遊産業鍊,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農村經濟發展相協調。

(四)加強鄉村文明建設

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提升農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激發鄉村文化活力,建設風清氣正的文明鄉村。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挖掘農村傳統道德教育資源,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深化農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加強農業農村文化遺産挖掘保護利用,切實保護好文物古迹、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築、農業遺迹、灌溉工程遺産、農耕文化遺産、古樹名木等,傳承發展農村地區優秀戲曲曲藝、少數民族文化、民間文化等。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公共文化資源重點向鄉村傾斜,鼓勵創作反映農民生産生活尤其是鄉村振興實踐的優秀文藝作品,培育挖掘鄉土文化本土人才,培育農業農村文化産業,不斷增強農村文化生機活力。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培育農村社會新風尚。

(五)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确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開展以村民小組、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鼓勵發展鄉賢理事會、參事會、議事會等鄉賢組織,積極培育文體協會、環保協會、志願者隊伍、愛心基金會等社會組織。加強農村法治建設,推進平安鄉鎮、平安村莊建設,開展突出治安問題專項整治,加快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基層站點規範化建設,強化農村普法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衆自覺守法用法,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堅持德治為先,深入挖掘鄉村熟人社會的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開展創新,加強道德講堂、德育基地等載體建設,廣泛開展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宣傳典型事迹,營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強化農業農村幹部的培養、配備、使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深入開展平安鄉村創建,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拐騙等違法犯罪,依法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滲透活動的打擊力度。

(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以城鄉融合為主線,以完善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推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着力推進新型城市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确權登記頒證,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支持以出租、聯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深化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和活化集體資産股份權能,防止内部少數人控制和外部資本侵占集體資産,引導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補貼政策,擴大“綠箱”政策的實施範圍和規模,探索建立糧食生産功能區、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的利益補償機制,深化糧食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完善農村金融保險政策和農産品貿易調控政策,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争力。

(作者單位: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