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黑石的投資哲學

黑石的投資哲學

時間:2024-10-19 10:41:34

《黑石的選擇》

推薦指數:★★★

作者:[美]彼得·彼得

森出版社:湛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7月

作者簡介:

[美]彼得·彼得森

1926年出生于美國内布拉斯加州卡尼市的一個希臘移民家庭,27歲升任全球著名4A廣告公司麥肯公司副總裁,34歲成為美國《财富》300強企業貝靈巧最年輕的新總裁,并帶領貝靈巧走入“成長型企業”之列,44歲時受尼克松邀請出任總統國際經濟事務助理和新國際經濟政策委員會主席,後轉任美國商務部長。他是雷曼兄弟的拯救者,危難時刻,出任雷曼兄弟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開始了投資銀行家生涯。與施瓦茨曼以40萬美元創建黑石,并将其發展為華爾街真正的PE之王。

推薦語:

從嚴格意義上說,本書并不是一本理論色彩濃厚的私募投資分析教科書,而更多的算是一本關于黑石投資哲學和黑石奠基者人生感悟的著作。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彙豐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巴曙松

多年來,無論是在金融方面還是在公共政策方面,彼得森在世界舞台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現,但他仍舊是當年那個在父親的咖啡廳裡負責找零錢的内布拉斯加男孩。他的成長曆程是一個不尋常的故事。他在書中以坦誠的态度對自己的商業史和人生經曆展開了叙述,樂趣叢生,讓人耳目一新。——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沃倫·巴菲特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全球金融市場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了結構的轉型與調整。在中國金融市場上,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就是迅速蓬勃興起的股權投資行業。

在強調投資眼光、專業判斷能力、市場把握能力和社會資源動員能力的同時,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規模上,迅速擴張的中國股權投資行業都迫切需要找到參照,這種參照應該是現實的而不是理論的、第一手的而不是隔靴搔癢的投資家與投資機構。就如同巴菲特成為許多投資者學習的榜樣一樣,股權投資同樣需要一些參照。

在衆多關于股權投資的案例之中,黑石對中國的股權投資行業來說尤其具有參考價值。這不僅是因為黑石一波三折的成長經曆,還因為中國的主權财富基金恰好在危機爆發之前投資黑石而出現了為數不菲的賬面浮虧。

“永不進行敵意收購”

在本書中,黑石集團創始合夥人彼得·彼得森認為自己的投資哲學非常簡單:“我始終相信在一個機構中,道德規範應該放在第一位。從黑石成立的那天起,職業道德和誠信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正是基于這一理念,彼得森強調“永不進行敵意收購”,他深信這一投資立場将幫助黑石與其他企業建立更加有益且持久的關系。同時,出于減少裁員、為員工提供穩定工作的考慮,黑石創立了重組咨詢等反市場周期的業務。

彼得森的這些做法都與華爾街一度風行的短期化行事風格有較大的差異。但是,放到金融業發展曆史的大背景下來觀察,正是彼得森的這些更富有洞察力的投資理念成了黑石集團的護身符,使黑石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并購浪潮中得以幸存且進一步壯大,也使黑石在各大投行于金融危機中折戟沉沙的險峻時刻依然屹立不倒。

對中國股權投資行業有何借鑒

在品味彼得森的人生和投資故事之餘,我更關注的是黑石集團成長史中折射出的私募股權行業發展軌迹、它對實體經濟的推動作用以及中國股權投資行業可以從中借鑒的地方。

從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曆程看,私募股權投資産業的先驅之一應該是KKR公司。20世紀80年代,石油危機導緻美國經濟動蕩,許多公司的市值都已低于重置成本,KKR從中看到了機會,開始通過杠杆收購來對企業進行收購重組,這不僅引領了第四次并購浪潮,而且開創了一種新的金融服務業态。

黑石集團正是在這一并購浪潮中應運而生的。雖然杠杆收購會給私募股權基金帶來沉重的債務負擔,但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經曆了10年高增長、低通脹的時期,聯邦基金利率一直維持在5%~6%的水平,當時美國的股權投資基金有較好的金融環境來控制債務成本并獲得豐厚的收益。近20年來,随着退休基金和保險業資産規模的迅速擴大,長期投資産品愈加成為這些機構青睐的對象。而私募股權投資的期限較長,在相對平穩的市場環境中,這些私募股權投資的絕對收益率通常明顯高于股票和固定收益證券,這些條件一度迎合了市場需求,使私募股權投資迅速成為華爾街和全球金融市場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美國一些海外私募股權基金的有限合夥人無法兌現出資承諾,一些私募巨頭因此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虧損,比如黑石集團2008年第四季度虧損達到8.271億美元。面對金融危機的考驗,股權投資基金開始逐步改變原有的投資策略,有的開始探索降低投資風險,增加對風險較小領域的投資,例如從投資初創期的創新型企業轉向投資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企業;有的則在行業選擇上更加集中和保守,并開始參與一些中小型并購交易,同時大幅度減少杠杆收購;有的則在此基礎上将更多的注意力轉向新興市場。

2005年以來,中國的股權投資産業開始出現快速發展的态勢。特别是創業闆等推出之後,中國的股權投資基金無論是在募資、投資和退出規模上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不過,由于中國股權投資産業發展時間還不長,股權投資基金發揮的作用還不是十分明顯,特别是在目前股票上市發行受到較嚴格的管制的情況下,市場往往認為監管當局會對上市公司進行挑選,股權投資基金是否參與公司篩選對保證IPO質量意義不大。另一方面,嚴格的管制令IPO資源處于相對稀缺的狀态,促使股權投資基金過于追求短期化,過于注重Pre-IPO的投資,相應地,對小企業在擴張期的資金投入就容易忽視,這也會相應削弱私募股權産業對資本市場的正面影響力。

不過,随着參與股權投資的資金越來越多,依賴Pre-IPO獲得短期暴利的空間越來越小,競争也越來越激烈,而且随着上市發行管制的不斷放松,業務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因此,從趨勢上看,中國的股權投資基金會逐漸步入更激烈的市場化競争階段。例如,發行上市的市場化程度提高等因素會促使更多的股權投資基金将更多的資源投向處于創業早期的企業,并做好産業和區域投資布局,加強與不同金融機構的密切合作,積極拓展多渠道的資本退出方式。在這樣一個日益市場化的環境下,黑石的成長經曆将提供更多的參考價值。

(本文為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彙豐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巴曙松為《黑石的選擇》一書所作的序,内容有删減,标題為編輯所加。)

編輯:牛绮思

美編:孫珍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