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互聯網醫療與一座城的故事

互聯網醫療與一座城的故事

時間:2024-10-19 05:44:08

8月7日下午3點,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張大勇基本上結束了一天的門診,他從門診樓5層走向一樓的遠程專家門診室,那裡有一位5歲的小男孩在等着他。

與其他診室不同,一層的門診室隻有兩台電腦和一個話筒。張大勇穿着白大褂,坐在椅子上,電腦通過好大夫在線的系統接通遠在400多公裡之外,固原市下屬某縣的醫院。

出現在電腦屏幕上的男孩得了“奶瓶齲”,整個口腔20顆牙齒,有十幾顆已經完全壞掉。嚴重的奶瓶齲會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變,孩子會感到劇烈疼痛或牙龈腫脹、流膿,還會影響恒牙發育。

“基層醫院無法治療這樣的病人,一個是麻醉,一個是技術,這兩樣都達不到。”張大勇說,“通過遠程會診,如果我們醫院能解決,就可以告訴患者挂哪天的号,哪天兒童口腔科的專家在診,如果不能解決,我們可以告訴他,什麼是先進的方法,哪些地方可以解決。

從2017年4月17日到8月9日,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遠程專家門診,已經完成1593例門診治療。張大勇所在的口腔科也完成十幾例遠程門診治療。

除了遠程門診,銀川第一人民醫院還打造出10個與互聯網相關,能夠落地,并對基層幫扶較大的互聯網中心單元。就在7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複支持甯夏回族自治區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省(區),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産業園建設國家試點。

為什麼是銀川?

為什麼地處西部地區,整體醫療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銀川市能成為中國互聯網醫療的樣闆?

銀川市衛計委主任兼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馬曉飛的答案是:“被逼出來的。”

“甯夏發展互聯網醫療的需求特别強,甯夏優質的醫療資源比北上廣明顯欠缺,另一方面,甯夏地區之間的醫療差距也很大。這種區大落差和強需求最終轉化成銀川發展互聯網醫療的動能。”

由于醫療資源不平衡,很多當地百姓不得不遠赴北京等地就醫,成為最直接的痛點。馬曉飛公布了一組數據:2017年,銀川去北京就醫人群,不算門診,僅住院患者達8000多人,花費醫保金額1億多元。

“如果不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北京、上海等大醫院的資源就引進不到銀川,不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我怎麼去支援基層單位?”馬曉飛說。讓跑去北京看病的老百姓回到甯夏就醫,這是馬曉飛和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最初的目标。

此外,銀川市的三級甲等醫院已進入同質化競争階段,自身特點不突出,對标全國的三甲醫院,醫療水平還有很大差距。這就導緻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個腫瘤病人,銀川醫生說能活三年,病人不信;北京的醫生說能活三年,病人就信了。很多患者即使拖家帶口也要去北京,路費、住宿費不少花,挂号難,還不能保證找到真正對口的醫生。

于是,在銀川成為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之一的大背景下,2016年,馬曉飛帶領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始互聯網醫療的探路。一方面建設遠程醫療診斷,解決基層診斷能力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讓全國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銀川。

作為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張大勇對醫院的探索非常支持,在工作間隙的遠程會診,基本15分鐘就可以解決問題,卻很大地提升了基層醫院的診斷能力。“就像奶瓶齲這個案例,以前基層醫院的醫生可能會說,這個牙沒法治了,等着吧。現在,他們可能仍然無法治療這個病,但經過這次遠程會診後,他們起碼知道,這是什麼病,有什麼方法可以治,哪裡可以治。”

此外,作為一家處于“中遊”水平的醫院,日常診斷也需要求助水平更高的醫院。據張大勇回憶,“很早以前,我們會把片子用照相機拍下來,用郵件傳給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當時網速很慢,傳了半天傳不上去。”而如今,借助遠程影像中心,很多縣級醫院、衛生院拍的胸片,幾分鐘就可以用無損格式傳到遠程醫療診斷中心,專業醫師做出診斷後,再傳給下級醫院。“互聯網可以把各個層級的醫院都聯在一起,讓醫療信息、理念實現平等。”張大勇說。

多赢是核心機制

遠程影像中心就在遠程專家門診室的隔壁。房間的正中央,是由12塊液晶屏組成的巨大屏幕,上面滾動出現下級醫院上傳的各類片子。接入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基層醫院,如今已有60家,并且超出地域限制,擴展到内蒙古的基層醫院。

“隻要有需求,我們都會提供服務。”馬曉飛介紹說。截至今年8月,遠程影像中心已經為基層醫院診斷了4萬張片子,最多的一天,完成1300多張片子的診斷。22位專業的診斷醫生輪流在影像中心值班。“以往,這些病人都需要跑到銀川來看病,現在都不用來了,非常便捷。”

為了調動醫生們的積極性,醫院還為醫生配置了幾萬元的專業平闆電腦,信号強,屏幕分辨率高。這樣,醫生可以在休假、下班、出差路上等閑暇時間看片,然後将診斷報告發送至影像中心。醫生每看一張片子,還能得到相應報酬。

為了将互聯網醫療進一步落地,馬曉飛和醫院相關領導制定了“多赢機制”。“我們在這個閉環裡面,任何一個環節如果沒有利益機制,激勵機制,這個東西根本持續不下去,中間有一環掉了就白做,其核心是必須實現多赢。”

請北上廣的專家會診,一次診費最低200元,最高上千元;本地醫院的專家下沉到基層,診費最高的100元,最低20元;具體價格由專家的口碑、市場調節。平台方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作為平台維護費,這樣平台公司不是白出力,上級專家有利潤,本地醫院專家也有積極性。畢竟,本地醫院專家收集病人資料,進行輔助檢查,上傳資料等,也付出了勞動,有勞動就應該有報酬。

作為基層醫院,也要充分調動它的積極性。由于條件限制,全國沒有足夠的放射科和心電科的專業診斷醫師去基層診斷,這就意味着,即便醫院有設備,但拍出的片子沒有專業醫師下診斷,病人隻能到大醫院就醫。久而久之,病人不信任基層醫院,花大價錢購置的設備也隻能閑着。

“通過我們遠程診斷以後,以前基層醫院一個月隻能拍10張片子,現在能拍50張,總體收入大幅度上升。”馬曉飛介紹說,基層醫院把病人留住了,通過後續治療也可以赢利。此外,通過遠程會診和遠程影像診斷,基層大夫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所以說多赢是互聯網醫療的核心機制,有這個機制大家都獲利,老百姓更獲利。我同樣花鄉鎮衛生的錢,但是得到三甲醫院的服務,他也願意。”

除了遠程影像中心,遠程心電圖會診中心也肩負着與其相似的責任。過去,鄉鎮醫院根本做不了24小時動态心電圖檢測,患者都需到三甲醫院,先到心内科挂号排隊預約,再到心電室預約取儀器,檢測完畢還得跑到醫院把儀器還給心電室,然後過兩天再來取報告。至少要跑三趟。

現在,遠程心電圖會診中心已覆蓋188家醫療機構,基層覆蓋率達到92.3%,範圍從常規的心電圖診斷到24小時動态心電圖、24小時動态血壓檢測。如果遇到急診病例,2分鐘就能将診斷結果傳至基層醫院。

總理點“贊”

互聯網醫療看起來是一項多赢的工程,但真正落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遠程影像中心。(記者供圖)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馬曉飛介紹醫院的“共享輪椅”。(記者供圖)最新政策明确了互聯網醫院必須依托于線下實體的醫療機構,而且必須是二級以上的綜合性醫院,這樣才能做到責任權利的定位和落地。在互聯網上從事醫療工作的醫生,也必須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和銀川市衛計委進行注冊。

“醫院給互聯網提供的是一個平台,互聯網公司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我們互利互惠,這上面的所有責任權利,實體醫院是有承擔的。”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院務助理劉昱江告訴記者,“互聯網沒有圍牆,它很容易出現鑽空子的風氣。實體+互聯網是基礎,相關的頂層設計和法律法規都要跟上,我們後面還要出台一系列網絡安全上的東西。”

不觸碰政策紅線,明确責任權利,解決這兩大問題後,互聯網醫療的落地,最困難的是“理念”問題。這個理念既有老百姓的理念,也有醫務工作者的理念。最開始,老百姓會有疑慮:網上能看病嗎?有些醫生說,通過這種方式看病,不習慣,哪有面對面看病好。

最開始,遠程醫療門診出現在醫院門診樓一層後,好奇張望的人多,實際坐進診室看病的人少。在門診一樓,好大夫在線的工作人員,會給想了解這種就醫模式的人認真解讀,還會發一些普及小紙條,但效果不大。直到後來,真有患者從中得到實際好處,才在口碑影響下,不斷得以推廣,漸漸成為互聯網醫療的樣闆。

今年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銀川市考察。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李克強參觀了遠程影像中心,聽取了甯夏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工作彙報。他希望甯夏在創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區上走在前列,惠及各族群衆及周邊地區,并表示國家會積極支持。

在李克強視察之前,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同樣視察了銀川的互聯網醫療。

除了通過遠程方式向上連接優質的醫療資源,向下“賦能”基層醫院,銀川第一人民醫院還用互聯網把自己全副武裝起來。

在門診大樓一樓,有一排擺放整齊的“共享輪椅”,“過去,輪椅需要自己花錢買,推着它來醫院就診,用不着時,還要操心把它放在哪兒。現在,隻需要拿出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把輪椅推走,且前兩次免費。”馬曉飛介紹說,除了輪椅,在這裡床位也可以共享,全部采用信息化以後,管理起來非常便捷。

“走”着出院的老大爺

不止銀川第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療正在甯夏默默成長。2017年3月19日,銀川市一次性與丁香園、春雨醫生、醫聯等15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簽約,并為其頒發了互聯網醫院牌照。加上2016年第一批進駐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基地的好大夫和微醫,銀川市的互聯網醫院數量共計達到17家,坐擁全國近半數互聯網醫院。

從2017年初開始,作為微醫甯夏項目的負責人,陸源幾乎每天都會驅車往返于銀川與石嘴山之間。目前,微醫甯夏團隊共有七個人,大多數員工以業務拓展為主。

當年8月26日,石嘴山互聯網醫聯體上線,以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為中心,向上連接微醫烏鎮互聯網總醫院和全國2700多家重點醫院,向下覆蓋大武口區永樂社區衛生服務站、星海鎮中心衛生院等基層衛生服務點。在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大樓的一層,專門開辟出一個互聯網醫院的空間。

“這塊位置很顯眼,人流量最大,是醫院院長專門批準的,包括一些裝修,都由醫院協助。”陸源告訴記者。每天的固定時間段,都會有醫院的醫生為基層醫院坐診,還能幫助病人聯系對口的國内知名專家。

2018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石嘴山市市長李郁華,全國政協委員、甯夏衛計委主任馬秀珍向李克強彙報工作,聽完甯夏代表團的彙報以後,李克強當即做出指示,要求加快“互聯網+醫療”建設,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更多基層群衆。

如今,微醫與石嘴山二院合作的醫聯體已成立一年,陸源還記得一位80多歲的老爺子。“當時老爺子突然間就不會走路了,他住在石嘴山二院的康複科,推拿理療、針灸、康複訓練各種方法都用了,還是沒有效果。”後來,微醫幫助這位病人找到一位上海華山醫院的專家做會診,醫生了解完病情之後,又問了他的病史,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一個細節,他長期服用的一種藥,會導緻骨質疏松,骨質疏松嚴重也會導緻癱瘓。專家建議不能單獨做康複訓練,還要補鈣。

“很快,老爺子就出院了,出院當天,老爺子推着輪椅,上面還放着一些瓶瓶罐罐和行李,自己走出去了。”陸源回憶說。現在,這位老爺子有時來醫院看病開藥,還會偶爾過來坐坐。有時候陸源也會碰到他在醫院對面廣場上鍛煉身體,也會打招呼。“感覺确實蠻有成就感的,這也證明遠程醫療會診,通過專家的介入,确實能幫助病人解決問題。”

醫院裡的76位工程師

2018年7月4日,又一家互聯網醫院在銀川開業——銀川唯醫互聯網骨科醫院西北中心。該中心承擔着以銀川為中心,輻射西北地區的任務,由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唯醫合作共建。

唯醫是專注骨科領域的互聯網醫療平台企業。這樣,銀川市注冊的互聯網醫院已達18家,這些互聯網醫院都有着很好的網上資源。

馬曉飛稱,銀川唯醫互聯網骨科醫院西北中心的使命,不僅解決地方百姓骨科看病的需求,也不僅着眼于提升當地骨科醫療資源與醫療力量,更重要的是探索打造“骨科醫療互聯網的樣闆”。

銀川第一人民醫院與唯醫是單純的技術合作,借助其平台引進北京、上海等地的專家資源和管理方式,每個月支付平台服務費。“我看好他們的專家和平台資源,再和線下的實體醫院結合起來,就能構成線上+線下一個新的服務模式。”馬曉飛說。

銀川第一人民醫院還專門把辦公樓的5層劃分出來,成立銀川市互聯網+醫療健康應用研究中心。整層樓2000多平米,13家公司共76位工程師在這裡集中辦公。這樣就改變了過去的一個弊端:科研公司靠想象,臨床大夫不懂科技。雙方對接後,臨床醫生提需求,科研公司按照需求滿足你,這樣産品很快就出來了。

最終,醫院再把各個公司優秀、成熟的産品,完善的做法和模式全部整合到銀川市,建立一個互聯網+醫療的完整的生态系統。“我們畢竟是互聯網醫療的試點,試點地區你不能光說幹,你還得總結歸納,看看哪些模式可以在全國标準化推行,這是我們要達成的目标。”馬曉飛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