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暮色将至》:在死亡之中如何活着

《暮色将至》:在死亡之中如何活着

時間:2024-10-19 01:57:14

蘇珊·桑塔格、狄蘭·托馬斯們生命的最後時刻

蘇珊·桑塔格不斷地在強化一個觀念“自己是非比尋常的”。和病痛的成功交鋒,更讓她強化了對自己的這種“塑造”。她的兒子戴維說:“在她内心深處,她不相信自己有撒手人寰的那一天,即使理智讓你明白,自己終有一死,你依然允許自己認為:不是這一次”

凱蒂·洛芙

狄蘭·托馬斯躺在聖文森特醫院的一個氧氣帳篷裡,這個寫下著名詩篇《不要溫馴地走進那個良宵》的英國詩人已經昏迷三天了。半個紐約文學界聚集在他房間外面,仿佛他們還是在參加一個自然而然以他為中心的輪轉酒會。據傳,在他昏然倒地前的那個晚上,他曾在白馬酒店連飲了十八杯威士忌……這位年僅39歲的詩人走到了人生的最後時刻,是酒精中毒嗎?一時間,關于狄蘭·托馬斯的死亡原因成為了英國文學界的一大公案。

對此,美國作家凱蒂·洛芙在非虛構作品《暮色将至(TheVioletHour)》中沒有回答。12歲時,凱蒂·洛芙擁有了第一次瀕死體驗,因為感染肺炎,她的一個肺被切除掉了一半。正是這次經曆,打開了她對死亡的好奇。“假如用語言捕獲死亡的到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誰最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呢?”有這樣幾個名單在她的腦海劃過,他們不是她所愛的人,而是一些作家和藝術家。“他們對于死亡特别敏感,或者說特别合拍,這些人在他們的藝術、信件、風流韻事以及睡夢中,已經解決了死亡的問題。”

“TheVioletHour”出自T.S.艾略特的長詩《荒原》,意為“暮色蒼茫的時刻”,用以形容人彌留之際,如同紫色暮霭,恢弘瑰麗。在書中,洛芙記錄了六位著名作家生命最後的場景:蘇珊·桑塔格曾奇迹般地兩度擊敗癌症,但這一次,生命不再眷顧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生研究死亡,擁抱死亡,卻至死與煙瘾玩着危險的遊戲;約翰·厄普代克通過體驗和書寫性愛來對抗死亡,他唯一求而不得的便是描摹出死亡時刻的真實形态;狄蘭·托馬斯活得熱烈,向死而生,他的生命在女人、酒精,以及他迷戀的名利之中消逝了……

在和這些作家生前親人、好友交談,以及閱讀了大量他們的著作、信劄、筆記後,洛芙在紙頁上重現了六位作家的最後時刻。每個人的人生,由死亡的那一刻逆向展開。

“死亡也統一不了天下”

“軟膜水腫、脂肪肝、沉積性支氣管肺炎”,在狄蘭·托馬斯屍檢報告裡的“死亡原因”一行中出現了這樣幾個字眼。

坊間關于狄蘭·托馬斯的“真實死因”仍衆說紛纭,詩人曾摔下樓梯,他曾經在街上被攻擊,他被一棵薔薇刮傷了眼球,他被人謀殺……

評論家和朋友們為了維護這個曾經寫下“死亡也統一不了天下”的充滿活力的詩人形象,他們仔細還原了那個晚上所發生的所有事件,以各種論據支撐他并沒有酗酒惡習,希望在某種程度上還詩人以清白。

但洛芙通過資料調查和對狄蘭·托馬斯身邊人的走訪卻發現了這種“美容”充滿漏洞。“狄蘭用酒精謀殺了自己,盡管用了多年時光。”一位同樣擁有酗酒傳聞的詩人約翰·貝裡曼,在自殺的前幾年,在一封信裡提到。

1946年,19歲的狄蘭·托馬斯憑借包括《死亡也統一不了天下》在内的一組詩歌,在文學界嶄露頭角。“死亡”是他作品中一個耀眼的主題。洛芙了解到狄蘭·托馬斯早在更加年輕時,就寫出了“時光賜我青春與死亡,盡管我戴着鐐铐依然像大海一樣歌唱”這樣的詩行。

一個人怎樣戴着鐐铐像大海一樣歌唱?在洛芙眼中,托馬斯采用了兩種形式:大量飲酒和不斷地更換伴侶。《時代》雜志曾公開說他是一名醉鬼和玩弄女性者。

“在薩頓區的一所城市住宅裡參加派對,托馬斯走到樓上和舉辦派對的伯爵夫人做愛,而他的情人麗茲正在樓下喝着金湯力。”洛芙在書中寫道。他試圖與一個新女人,或者兩個新女人共享一段時光,以在一個晚上擠榨出多個人生。

這種對時間的焦慮感,也體現在他對待金錢極端不負責任的态度上。狄蘭·托馬斯在私生活方面的名聲一片狼藉,但并不妨礙他在美國受到追捧,甚至這些風流韻事更為他增加了某種傳奇色彩。他受邀到美國參加一些巡回朗讀會,酬金高昂,但無論多少錢,他一定會在回家之前,就把它們用盡,絕不會給兒子留下交學費或者給自己買一包香煙的錢。“時光賜我青春與死亡,盡管我戴着鐐铐依然像大海一樣歌唱”——狄蘭·托馬斯

“有時候我感覺太他媽好了,太強有力了,仿佛我能夠跳出這副臭皮囊,我是不是快瘋了”——蘇珊·桑塔格洛芙還發現狄蘭·托馬斯一邊陷入自己患有“不治之症”的浪漫想象中,“我得了痛風、後背僵硬、支氣管炎、突發性不适”,并誇大它們,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滿足自己某種内心需求;一邊又極度諱疾忌醫,無視醫學建議和常識,生活習慣惡劣,他酗酒、不吃飯,以硬糖果和起了泡的兒童飲料代替三餐。

關于他死于“十八杯威士忌”的傳言是否為真,洛芙在書中并未正面回應。這也并非是她此次的研究重點。讓她感興趣的是托馬斯對于死亡的态度。

在去世的前幾周,一位朋友在一台舞台劇的排練現場見到了托馬斯,他形容托馬斯“臉色像肝髒一樣慘白,雙唇松散扭曲,雙眼暗淡冷漠,凹陷進腦子裡”,可就在當天晚上,托馬斯依然邀請人們來到他旅社的小小房間裡喝威士忌和啤酒。

“他對自己大不如前的健康狀況意識到什麼程度?他對死亡是否真的如此坦然?”洛芙自問自答,“在某一時刻,詩人對于死亡那病态的、過分的恐懼變成了義無反顧地一頭沖向它。”換言之,她認為托馬斯的自毀并不是他不懼死亡,恰是源于這位具有“戲劇性”人格的詩人,面對“死亡就在眼前”的非理性壓力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他選擇狂暴式的自我毀滅。

“即将死亡是一個令人驚奇的高峰體驗”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誰能決定不死的話,那麼非蘇珊·桑塔格莫屬。”蘇珊·桑塔格的傳奇性不僅在于她是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之一,還在于她在與疾病長達三十餘年的戰鬥中展現出的兇猛意志。

蘇珊·桑塔格在1975年、1988年、2004年分别被診斷出乳腺癌、子宮癌、白血病。在這三次患病中,她都像一個戰士一樣對抗病毒的侵略,并在前兩次戰役中死裡逃生。

四十出頭的時候,蘇珊·桑塔格第一次在鬼門關徘徊,她被診斷出乳腺癌四期。當時她咨詢的所有醫生,沒有一個人認為她有一絲一毫活下去的希望。但她卻沒被吓倒,反而當即判定醫生們是錯誤的。“她如此生猛,對權威是抗拒的,所以本能就是反抗它。”蘇珊·桑塔格的朋友莎倫說道。蘇珊·桑塔格把疾病看作一個數學問題或者是最高等級的邏輯拼圖,積極地尋找解法。

不同于狄蘭·托馬斯,蘇珊·桑塔格反對任何把疾病浪漫化的傾向,她切除了雙乳,并積極地接受化療,同時不忘把病中一些剔除了情緒、經過沉澱的思考記錄下來。在這本後來頗具影響力的論著《疾病的隐喻》中,她指出,病人要做好準備迎接艱難的治療,真正需要的是頭腦清晰、理性思維以及醫學信息,而不是詩歌和充滿感情的信念,“我們賦予疾病的那種想象,那層浪漫,其本身就是暴力的,充滿破壞性的。”她說。

在《暮色将至》一書中,洛芙認為蘇珊·桑塔格不斷地在強化一個觀念“自己是非比尋常的”。和病痛的成功交鋒,更讓她強化了對自己的這種“塑造”。

在和死亡一次次擦肩而過的過程中,她不斷發出一些驚世之言:“即将死亡是一個令人驚奇的高峰體驗”,“有時候我感覺太他媽好了,太強有力了,仿佛我能夠跳出這副臭皮囊,我是不是快瘋了,還是什麼?我知道,這聽起來很瘋狂,但有時候,我認為它是一個奇妙的經曆。”

“死亡的性吸引力”,蘇珊·桑塔格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裡這樣诠釋她和死亡的微妙關系,“那種不算靠近它、吸進它的氣味,然後轉身而去的危險和興奮。”蘇珊·桑塔格對醫學執着的信念和攻克困難的能力,讓身邊的人感到驚愕不已。她的兒子戴維說:“在她内心深處,她不相信自己有撒手人寰的那一天,即使理智讓你明白,自己終有一死,你依然允許自己認為:不是這一次。”

2004年,醫生第三次給蘇珊·桑塔格下死亡判決書,她被診斷出白血病,“沒有任何治愈或者緩解的機會”,建議她什麼也别做,用剩下的六個月時光好好生活。但是她仍然接受了一次極端的治療——骨髓移植。這時,她已經七十一歲了。

“太痛苦了。”身邊的人看到她的治療過程說道。蘇珊·桑塔格蓋着白被單,躺在輪床上,雙眼緊閉、臉腫到難以分辨,她的骨髓移植失敗了。她被送到機場,但她不是要回家,像朋友想象的那樣死在愛她的人懷裡,而是轉入了另外一個癌症中心,接受另外一套治療方案。

陪她走完最後幾天的一位護士說,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蘇珊·桑塔格都沒談到死亡,而是如何戰勝疾病,她離死亡最近的一個話題是“這管用嗎”。

“在心底裡,沒人相信自己會死……每個人都确信自己永存不朽”——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英雄般的清晰”

在采訪中,洛芙不斷地在質疑自己的動機:“我不停地琢磨來琢磨去,我為什麼要知道這件事,什麼樣正常的人會冒失地闖入這片靜寂而神聖的領域?”

她常感到一種強烈的不安感,一個死亡故事總是私密的、可怕的、讓人難以舉重若輕的。要求别人把那一段幽暗的、難以安頓的時光重現出來是如此的不人道,因此,她寫了一封又一封長長的道歉信和電子郵件,“我并不想侵犯您的隐私”,并主動為對方找後路,“如果您不願意和我談話,我非常理解”。

過程中,她無數次想停工,但這些故事卻像一張張未完成的拼圖一樣壓迫着她,讓她無法停下,“有這麼多的死亡,我想鑽研”。

最初洛芙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死亡産生興趣,是因為他似乎在生命盡頭時,所施加的那種令人羨慕的控制力,他為自己決定了死亡時間和方式,在征得女兒同意之後,讓醫生給他注射了嗎啡,為自己親自設計了死亡。

弗洛伊德希望自己對死亡有着“英雄般的清晰”。在一次殘酷的放療後,給自己的朋友寫信:“我的世界又恢複了當初的模樣——一座痛苦的島嶼,漂浮在漠然的海面之上。”放療的痛苦,普通人是難以忍受的,但是弗洛伊德卻拒絕服用止痛藥,以便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

弗洛伊德面對死亡的超脫、淡然連他最知心的朋友都印象深刻。1920年,當弗洛伊德美麗的女兒索菲因流感而死的時候,他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寫道:“對于我們來說,沒有什麼好說的。畢竟,我們知道,死亡屬于生命,它不可避免,想來就來了。”

即便是書寫這些“偉大的作家”,洛芙也并沒有受光環效應的幹擾,去合理化他們的某些行為,而是時刻保持着思辨意識和質疑精神,“我一直避免浪漫化的傾向,避免任何朝向的抒情、不夠誠實以及虛假救贖的沖動”。

“他決意要——至少在紙上——扮演一個頭腦冷靜,内心波瀾不驚的科學家,和一個有理性、思想深刻的知識分子形象。”洛芙如此描述弗洛伊德,“他不停地論證自己對死亡的接受,論證得如此雄辯有力,以至于他最親近的那些學生對此深信不疑。”

心理學家歐内斯特·瓊斯在回憶錄裡寫道:“如果這世上有人征服了死亡本身,敢于直面恐怖之王,絲毫也不畏懼,那麼這個人就是弗洛伊德。”這可能嗎?洛芙認為他對自己本能的壓抑十分努力,但還是存在破綻。

在弗洛伊德191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對當代戰争與死亡思考》中,洛芙看到這樣一句話:“在心底裡,沒人相信自己會死……每個人都确信自己永存不朽。”洛芙認為它暗藏了弗洛伊德内心深處對理性的抗議——接受自己死亡是不可能的。即便他那些接受死亡的文字寫得如此優雅得體,氣勢磅礴。

“他所推崇的‘英雄般清晰’并不總是可能的,他是一個目标、理想,一個前進的所在。”洛芙在書中寫道。對“死亡”的查看,并沒有像想象中那樣讓洛芙陷入到某種壓抑情緒,事實上,它“極其出人意料地安慰人心”。

《巴黎評論》稱這本書是一部絕妙的啟示錄:“她讓人們看到,對于死亡,我們感興趣的不隻是結果,不是最後那些事,不是名利與後代;相反,是這過程中如何與死亡相處,家庭和友情如何維持。一句話,就是在死亡之中如何活着。”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