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名老中醫布明德婦科驗案兩則

名老中醫布明德婦科驗案兩則

時間:2024-10-18 06:56:22

邸志芳河北省醫療氣功醫院066199

【摘要】名中醫布明德老師治療婦科疾病有豐富經驗和獨到建樹,筆者通過搜集、整理布老的學術論著、醫案、臨床病例等,從病因病機、診療思路、臨證特點以及治法方藥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布老診治婦科疾病的臨證經驗。

【關鍵詞】布明德;婦科驗案;帶下病;絕經前後諸症

布明德老師是河北省首屆名中醫,國家第五批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醫五十餘載,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布老精通中醫内、婦科,對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辯證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一些疑難病症有獨到的見解。現将布老治療婦科疾病的典型病例和臨證經驗整理如下。

1帶下病

xx,女,35歲,2015年3月15日初診。主訴:帶下量多,色黃半年。現病史:患者近半年來工作壓力大,帶下量明顯增多,質粘稠,色黃,有異味,伴外陰瘙癢,經期前後尤甚;月經周期比較規律,經前乳房脹痛明顯,煩躁易怒,失眠,晨起口幹口苦,脈弦數,苔黃膩。在當地醫院診斷為“陰道炎”,但未找到滴蟲、細菌及念珠菌等緻病微生物,自行外用藥物治療(具體不詳),未好轉。辯證屬心肝火旺,濕熱下注證。治法:瀉心肝之火,清下焦濕熱。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5克,當歸9克,木通9克,黃連10克,黃柏10克,生地12克,車前子12克,澤瀉12克,柴胡15克,栀子12克,蒼術12克,苦參20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囑患者治療期間禁性生活,内衣勤洗消毒。服用7劑後帶下量明顯減少,症狀緩解,但仍有精神不振,食欲不佳,上方去黃柏、黃連,加山藥20克,黨參15克。繼服7劑而愈。

按:帶下病[1]是指帶下量明顯增多或減少,色、質、氣味發生異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狀者,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相當于西醫學的各種生殖道炎症,以及某些婦科腫瘤、内分泌功能失調等引起的陰道分泌物增多或減少等疾病[2]。帶下一詞首見于《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女子帶下痰聚”,到隋·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脈證諸候》中才明确提出“帶下病”的病名。至清代已有較詳盡的論述,如《沈氏女科輯箋正》曰:“若濕熱則今最多,而亦最易治,其所下者,必穢濁腥臭,甚者且皮膚濕癢,淫溢欲腐,若大脾虛氣虛之症,固亦有之。”《傅青主女科》亦謂:“夫帶下俱是濕症。”由此可以看出,古代醫家皆認為濕邪是帶下病的主要病機,布老亦遵古人之訓,并指出濕邪郁久化熱,濕熱互結,則流注下焦,蘊結成帶。

黃帶指帶下色黃,質粘膩,常有穢臭氣,布老認為此乃濕熱為患,多因肝郁化火,脾氣受約,運化失常,濕濁留滞,郁久化熱,濕熱相搏而下注,帶脈失約,沖任不固所緻。正如《傅青主女科·黃帶下》所言“婦人有帶下而色黃者,宛如黃茶濃汁,其氣腥穢,所謂黃帶是也。夫黃帶乃任脈之濕熱也。”布老以此為依據治療帶下病濕熱下注證,臨床收效明顯。

龍膽瀉肝湯乃清利下焦濕熱之要方,本方以龍膽草上清肝膽之實火,下利肝經之濕熱,為君藥;栀子、蒼術、黃連、黃柏清熱解毒、燥濕止帶,助君藥瀉火除濕之力;佐以車前子、木通、澤瀉引火從小便而出,乃遵《内經》“在下者引而竭之”之意;柴胡為肝膽疏利之要藥,并引諸藥入肝膽;當歸、生地養血柔肝,以防苦燥滲利傷陰;苦參清熱燥濕止癢;甘草調和諸藥。全方配伍精妙,共湊清利濕熱、扶正祛邪之功。綜觀全方,瀉中有補,降中有升,利中有滋,祛邪而不傷正,瀉火而不傷胃,實為瀉肝之良方,用于臨床,可使火降熱清,濕濁得消,而帶自止。

2絕經前後諸證

xx,女,50歲,2016年6月27日初診,主訴:烘熱汗出半年,加重1月。現病史:患者于半年前開始出現月經周期不規律,偶有烘熱汗出,近1個月來烘熱汗出加重,失眠多夢,手心發熱,煩躁易怒,腰酸乏力,大便幹,納食尚可,舌紅少苔,脈細數。月經史:平素月經周期28~35天,經期5~7天,lmp:4月20日,月經量少,色暗,有血塊。既往:體健,孕2産1,宮内置環。診斷:絕經前後諸證,辨證:肝腎陰虛證,治法:滋補肝腎,養心安神。方用二至丸合甘麥大棗湯加減:女貞子15克,墨旱蓮15克,浮小麥30克,炙甘草6克,大棗10枚,煅龍骨30克,煅牡蛎30克,遠志10克,合歡皮20克,首烏藤15克,6劑。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

二診:2016年7月1日,患者自述服藥後烘熱汗出、煩躁易怒較前明顯緩解,仍自覺腰酸乏力,睡眠仍欠佳,二便調,舌脈同前。處方:上方加予上方加酸棗仁15克、黃芪20克、杜仲15克,服法同前,6劑。

三診:2016年7月7日,患者自訴服藥後睡眠可,餘症基本消失。續服上方10劑以鞏固療效。囑患者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避免精神過度緊張或情緒過大波動。後随訪3個月,未複發。按:婦女在絕經期前後,圍繞月經紊亂或絕經出現烘熱汗出、煩躁易怒、眩暈耳鳴,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腫、情志不甯等,稱為“絕經前後諸症”,相當于西醫學的“圍絕經期綜合征”,它是指婦女絕經前後由于性激素水平波動或減少所緻的一系列軀體及精神心理症狀[3]。西醫對本病的治療主要以激素補充療法及激素替代療法為主要手段,雖然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不良反應較多,有誘發其他疾病的危險[4]。布老認為,處于絕經前後的婦女年屆七七時,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月經漸趨失調以至斷絕,因此,腎虛為緻病之本。又因婦女一生經、孕、産、乳,耗傷陰血,易處于“陰常不足,陽常有餘”的狀态,故臨床以腎陰虛更為常見。腎陰虛者,多波及心、肝兩髒,即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火,使陰不納陽,水火不濟,心腎不交,而緻虛火上擾頭面和心神;而肝腎同源,腎陰不足,水不涵木則肝陽上亢,導緻肝火上擾。

本案患者已過七七,腎氣漸衰,沖任空虛,精血虧乏,故用二至丸以滋補肝腎,滋陰潛陽;甘麥大棗湯為《金匮要略》婦人雜病篇中治婦人“髒躁”之主方,方中浮小麥益氣養心、除煩斂汗,甘草補益心氣,和中緩急,大棗補脾益氣,三藥合用甘潤平補,養心除煩,使心氣充,陰液足,肝氣和;煅龍骨、煅牡蛎鎮心安神,收斂止汗,配遠志交通心腎;首烏藤、合歡皮疏肝解郁,養血安神助眠。諸藥合用,共湊滋補肝腎、養心安神、平衡陰陽之效,标本兼治,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玉珍.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183.

[2]解月波.胥受天診治帶下病經驗[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3(5):532-534.

[3]謝幸,苟文麗.婦産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64.

[4]陳玲,周錦梅等.滋腎甯心湯配合莉芙敏治療絕經前後諸症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6,34(3):146-148.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